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接受父母的平凡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接受父母的平凡

文 | 廈九九

01

自從當了媽媽,和身邊的職場媽媽們交流多了,發現幾乎所有人都聊到同樣一個話題,那就是對媽媽或婆婆的不滿。

以我朋友小七的故事為例吧。小七和她老公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小家庭剛成立沒兩年,小傢伙就來報到了。休完產假,小七復工上班了,五個多月的孩子只能交由婆婆帶了。

可她婆婆是農村人,幾乎沒上過學,不識字,還只會說一點點普通話,而小七又不會當地方言。相處過程自然是一波三折,矛盾重重,因為思想觀念不同、行為習慣不同、又沒法順暢溝通,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小七滿是擔憂和抱怨,又無可奈何,常常因為這些事和老公爭吵,甚至一度吵到要離婚。

吵到最後,小七對她老公說,我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媽不是個知識分子。要是你出身書香門第,父母都是知書達理之人,現在就沒有這些問題了。小七的老公很憂傷地說,是啊,歸根結底,就是你瞧不起我父母,無法接受他們是這個樣子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想,所以呀,女人結婚不能只看這個人,還要看他的父母、家庭是什麼樣的。否則,結了婚生了小孩就知道厲害了。的確,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另一半以及未來的公婆,但我們卻不能選擇自己的親生父母。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接受父母的平凡

02

小七抱怨婆婆沒文化,是出於對孩子養育的擔憂。而生活中很多人,又何嘗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埋怨自己的父母呢:

讀書的時候,看到身邊同學物質上的富裕,埋怨父母的無能,給不來自己更好的生活。

工作的時候,看到同事朋友的風光無限,埋怨過父母的平凡,幫不上自己的鴻鵠之志。

面對迷茫和困難的時候,數落父母的卑微無知,不能給自己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甚至從頭到尾,都不願意提起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太平凡,你怕因此被人瞧不起。

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都只是普通人。

所以我們大多出身普通,長相普通,才能似乎也普通。好不容易上了大學,找了份工作,辛辛苦苦幹了幾年,終於等到要升職了,新同事才來了幾個月,最後升職的人是他,不是你。因為他家有關係。

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拼不過那些有父母幫忙打通關係,整合資源的人。越長大,越發現,你努力到達的終點,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這種心情誰都有過,誰還沒被現實暴擊和碾壓過呢?但為此你就嫌棄自己的父母,埋怨指責他們的無能,那隻能說明你還沒長大,你離真正的成熟還很遠。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接受父母的平凡

03

看一個人是否成熟,就看他是否接受現實。

成熟與心智有關,李笑來在《和時間作朋友》一書中說,打開心智的第一步,就是要接受現實,接受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無能為力,接受社會上的不公平,接受資源稀缺的實事等等,這也包括接受自己的出身,接受父母的平凡。

只有接受了現實,你才能徹底放棄無用的對抗和埋怨,抱著 “事實就這樣了,那怎麼辦吧”的心態,去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接受現實,方能改變。

看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對自己的認知程度。

一直活了24年,我都不覺得自己的心智有什麼問題 。直到經歷了一場極大的挫折和持續的痛苦,我開始向內看,開始有意識地察覺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情緒感受。

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侷限,也理解了這些侷限是如何形成的。每個人的出身、家庭、成長和教育環境不同,決定了每個人的思維模式、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利用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便利,通過努力去改變和成長。

認識到你自己的侷限,你就能理解父母的平凡。

我們的父母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他們也受限於所處的時代、所處的家庭和環境,而且他們無法像今天的我們一樣,意識到這些並有大把的機會做出改變。所以我們更多的是同情 、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埋怨、嫌棄。

身為父母,他們已經竭盡所能地,為我們提供了他們所能提供的最好條件,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年過半百還在為兒女成家立業、撫養下一代勞心勞力,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相反,我們更應該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而不是把自己生活的不幸,歸咎到父母的平凡。

一個人有多成熟,就看他如何接受父母的平凡

04

走向心智成熟的第一步,是敢於承擔責任。

在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待了近20年的著名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在開啟心智成熟之旅時,首先講到的一點就是:承擔起你該承擔的責任

人生註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人際關係,家庭危機,財務危機,職業困境,這些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重大課題。這就像上天給我們的考題,必須一個個戰勝它們才能收穫成功的人生,才能達到心智的成熟。

大多數人的煩惱和痛苦,在於人們想逃避責任,不願為他們的問題和生活承擔責任。遇到問題就怨天尤人,選擇逃避,不願意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回到小七的例子,一個剛成立不久的新家庭,面對養育孩子引起的各種家庭問題,最後的解決辦法只能是:要是婆婆要是知識分子就好了。

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可是養育孩子不應該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嗎?因為當下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也沒有能力更好地解決。所以把問題的根源歸咎到幫忙帶孩子的婆婆的身上。這其實很不公平,也很不負責任,關鍵也不能解決問題。

心智成熟的人知道,作為成年人,整個一生都充滿了選擇和決定的機會。你要做的,就是為你的過去、現在、將來承擔起責任。不管你當下遇到的難題是什麼,都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擔起責任,方能成熟。

誠然。我們羨慕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他們握著一手好牌,無論怎麼打都是贏家。再看看自己手上的牌,出身不好,父母平凡,沒有靠山,沒有資源,長相一般,也沒有過人的天賦……可是,你別忘了,你就是你人生最好的底牌。

人唯一不能選擇的,就是出身。人唯一能掌控的,就是你自己。與君共勉。


我是廈九九,生活在廈門的廈大人,90後職場寶媽,7年營銷策劃及品牌運營經驗,頭條號簽約作者,專注個人成長、自我管理、職場乾貨分享,新書《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