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這位書記為村裡通電、修塘、築壩... 把青春都獻給了農村!

“這幾天,把人都忙暈了。”記者見到龍輝,是在與鎮領導一起統計精準扶貧對象的桌子旁。我們一行駕車從衡陽出發,經過湘軍水師創始人彭玉麟的故居,翻過九曲迴腸的三十六彎,來到省級貧困村—衡陽縣金溪鎮蘭泉村。

蘭泉村(是在2015年6月份由原蘭田村、泉水村合拼而成的)是衡陽縣最偏遠的地區之一。該村有人口2093人,23個村民小組,東鄰三餘村,南接橫江村,西與雙峰縣石牛鎮隔山相連,北界原隆興鄉德江村。蘭泉村交通閉塞,出產貧乏,村民主要收入來源靠外出務工、種田過日子。

衡陽這位書記為村裡通電、修塘、築壩... 把青春都獻給了農村!


龍輝、男、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71年6月出生於衡陽縣金溪鎮蘭田村。2005年開始在村裡先後任會計、村長、書記。

鍥而不捨,把光明送給村民

早在2014年前,每逢過年過節的蘭田村村民腦海裡考慮的第一件事是把家裡的燈打開,這不是當地的風俗,而是由於用電超負荷,變壓器的功率小,晚上根本無法照明,別說電煮飯或取暖了。2011年,龍輝在當時村委會負債幾萬元的情況下接過蘭田村書記的接力棒。2012年開始逐步硬化組道8條,約4公里。2013年他帶領村支兩委成員,多次跑鎮、縣級電力部門,協商解決該村用電難的問題。通過他們的不斷努力,一臺100KW的新變壓器落地於蘭田村,讓村民真正體會到電力帶來的便利。

衡陽這位書記為村裡通電、修塘、築壩... 把青春都獻給了農村!


2015年他與衡陽縣能源辦進行扶貧對接,在該辦歐陽友至主任與其他各級領導和本村的愛心人士的幫扶下,全村安裝上200盞LED路燈,讓村民從此告別了摸黑時代。

衡陽這位書記為村裡通電、修塘、築壩... 把青春都獻給了農村!


修塘築壩,去村民後顧之憂!

2013年夏,衡陽地區連續60多天烈日當照,時值雙搶季節,已插好的晚稻急待灌溉,已收的稻田急需耕種,久旱無水、小河斷流、池塘、水庫乾涸,蘭田村的幾百畝稻田只能荒蕪。村民收入無盼,龍書記欲如當頭一棒。2014年新年伊始,龍書記就計劃把村裡所有的池塘、水渠進行清理加固。到2016年為止,已完成7口水塘的蓄水,從而保證了幾百畝稻田的灌溉。讓村民再無後顧之憂。

衡陽這位書記為村裡通電、修塘、築壩... 把青春都獻給了農村!


順時而動,保村民身體健康

2015年初,蘭田村響應國家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工程。龍書記組織村支兩委與黨員幹部到處尋找無汙染水源,確認水質,再結合各組的實際情況,打井裝管,先後解決5個村民小組、約600人的飲水問題,從而對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之後,這位書記大力開展荒山造林及村道綠化;做好土地流轉工作、引領村民發展種植,養殖事業;暢通雙衡(雙峰至衡陽 )路基工程,可以說他是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獻給了農村,這樣為村民做實事的好乾部值得我們為他點贊!

文章來源:衡陽新聞網新聞、厲害了大衡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