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特別在意孩子在學校裡的每一次考試成績嗎?

行者26048122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成績肯定很在意,但我在意的不是那個分數,更在意的是透過分數反應出的孩子成長情況。

孩子每次考試後,我更願意拿出他前邊的成績和分析情況,和他進行對比和分析。這次與上次有進步嗎?進步的成功經驗是什麼?能否通過分析和總結,對後期的學習指導和安排?

成績只是對某一時間段的學習情況的一個反應,並不是全部。學習的過程講求循序漸進,分數固然重要,分數之下反應的學習習慣和品質才是最重要。

透過成績,我更願意看到的是孩子的付出和獲得。對孩子的努力和付出的肯定,才能保持孩子的積極向上之心,他的勞動得到了尊重才更有動力;只有收穫獲得感,孩子才有學習激情,更關鍵的是能讓孩子明白他是在為自己而學。

透過成績,我更希望孩子能從中總結出經驗和教訓。只有培養孩子的總結習慣,孩子才能更好的把握現狀和規劃未來,畢竟總結能使人提高。

看到題主的補充描述,真為那些孩子悲哀!錯一題罰十題百題,恐怕重罰之下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更反感更迷茫,畢竟這種模式下的學習是在為分數而學為家長而學,你想過孩子的感受嗎?

再說了,唯分數論早被無數次批判了,而必用明知是錯的理論來扼殺孩子的學習激情呢?醒醒吧!還在堅持唯分數論的家長們,知識與能力要並重!


醉z清q風f


看完這個問題,我仔細回憶了一下我的整個學生生涯,不算大學,因為那個時候已經遠離父母身邊了,從小學到高中,我的父母幾乎沒有主動問詢過我的考試成績,排名,無論是平時的小測驗或者是期中期末這樣的大考,他們獲知我成績的渠道主要靠家長會,別人父母的八卦,還有就是我有時候的主動說起。即便知道了結果,無論好壞,進退,也只是蜻蜓點水般地在飯桌上說上兩句,好的,表揚一下,不好了,下次努力,如此而已。

在我記憶中,我媽有兩次提及過別人家的孩子,一次是小學的時候,說到一個同年級的特別出色的男生,開玩笑地問我什麼時候能超過他,變成男生裡的第一?後來超過了,並且無論大小考和最後的高考都是男生裡的第一,但是我媽似乎早就忘記這事了,再未提及;再有就是高中的時候,我幾乎每半個學期就會超過前面的一個女生,我媽又跳了出來,開玩笑地說:你看那個誰,人家從來沒有考過第二(這個妹紙大部分時間都是第一,最後高考也是第一),我就理直氣壯地說,我也從來沒有考過第二啊!打那以後我媽就再沒提過了,不過這次我食言了,最後高考的時候我考到了第二。

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我的父母一定是非常不合格的,似乎他們從未關心過我的學習,沒有打罵,也沒有什麼鼓勵,從來不去給我定下什麼目標,也不去關心我的具體排名,所以更不會去在意別人家孩子的排名。平時我時間怎麼安排,他們也從來不過問,比如高三的時候,我依舊保持著放學回家看動畫片,然後出去打籃球到八點的習慣,如果是在夏天,我媽也會保持著等我打球歸來,帶我去路邊擼串喝啤酒的習慣,我敢說即便在那個年代,作為一名高三學生和高三學生的家長,我們絕對也是另類的存在。但是,看完動畫片,打完球,擼完串,喝完酒,回家衝個澡,大概從10點到凌晨1點,時候我固定的學習時間,因為我覺得那個時段效率最高,而我父母也從來不會因為睡眠時間之類的問題干涉我,什麼時候學,學到什麼時候,那是我的事情,他們從不過問。

現在看來,這樣的家庭氛圍大概是我成績一直不錯,而且一直穩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似乎我從小就把學習這件事情歸屬到了自己的名下,過程,方法,結果,都是我自己說了算,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沒有人嚴格地管理,沒有人因為階段性的成績而大喜大悲,反而讓我覺得很舒服,但不會鬆懈,因為始終認為學習這是我自己的事兒,而且我也想把它做好,而且我也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做好這件事,這種自由的管理反而催生了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得益於這種管理能力,我有很強的內在動力去約束自己,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其實要說我的父母不在意我的學習成績,那肯定是假的,只不過我覺得相比一次兩次考試的分數,他們更看重的是趨勢,是我自己是否有繼續提升的意願和行動,如果有,那麼他們就不必去幹涉,因為他們信任我,而這種信任讓彼此收益。

很多家長提問怎麼能讓孩子主動學習,我覺得在要求孩子轉變之前,我們先要轉變,如果一切的計劃,目標,方法都是我們制定並強加給孩子的,如果我們總是因為眼前的成績來衡量孩子的過程,如果我們總是把他和別人家的孩子去比較,很難想象,他們如何能對學習這件事情產生內在的動力。如果想要讓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那你首先就要把學習這件事交給他們,並信任他們,過程中可以引導,建議,但不要粗暴地干涉和獎懲。


愛陪娃的熊叔


作為家長,我在意孩子的每一次考試成績。我認為,分數表明了孩子最近階段學習情況。如果分數太低,說明這個知識點孩子沒學懂。沒有學懂,弄懂了補起來就好。

不為分數責備孩子,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成績,家長才能在孩子遇到學習問題時,第一個知道。


我家囡囡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數學沒考及格,回家直接說,媽媽,我數學測驗沒及格。我回答,拿來我看看,哪裡沒學會。囡囡說,沒有!就是計算太多,粗心算錯了很多。再要求她出示卷子,她始終不肯,說處處是叉,有什麼好看的!我有點擔心,但沒有強迫囡囡。過了多久,我不記得了。我只記得,有一天囡囡放學回家,遞給我一張90多分的試卷。再詢問上次考砸的原因,還是回答,計算失誤,不是不懂。

後來,我帶每一屆畢業班,都告誡學生們,每一次的考試都只是檢查你的薄弱點。不要在意分數。每次考試下來,檢查自己的錯題,理解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一個一個的鞏固。距離中考高考的時間越近,考試成績才越接近你的最終成績。以此,來緩解學生們內心的焦慮,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自有他成長的動力。每一個都有想生活得更好的願望。老師家長不必用你龐大的身軀挺立到孩子面前,揮舞著你的大手發洩你的不滿。


需知,每一次你對孩子的不滿都是在索求。孩子考試沒有達到你的要求, 孩子分數背後涉及到的一些東西沒有了,諸如面子榮譽金錢……當孩子長大成人,他也會索求,也要求所有人滿足他。於是,悲劇開始了……


教育之象


聽說每個對育兒有要求的家長都關注了格格巫育兒日記。

女兒四年級了,我不是特別在意孩子在班上的每一次成績,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不苛求孩子每一次都是滿分或者第一名。

孩子的成績,一直在班上雖然不是最突出的,每次滿分,第一的情況並不多,但是很穩定,每學期在某一方面都有小進步。同樣,你也可以為孩子提取出每一學期進步的閃光點,不斷鼓勵孩子的進步。

並沒有要求她一定要考滿分。那些經常得滿分或者第一名的孩子,都是比較細心的孩子。我家孩子粗心一點,前幾年考試滿分的情況的確也並不多,這學期開始多一些了,數學和英語經常滿分。這也是屬於她的小確幸。

一直處於進步的狀態當中,這種感覺比較好。不是第一,就感覺永遠有潛力,有進步空間。也不怕人家超過自己,如果是第一名,被大家盯著,註定要被超越的,為了保住第一名,心會很累。

2.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本質是上課不聽講或者沒聽懂,所以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是培養孩子愛上學習和良好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班上成績不好的幾個孩子,有些家裡是找不到一本書的,間接說明閱讀的重要性。

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專注力也會很不錯,上課聽講認真,課後認真完成作業,考試自然就不會差。

3.成績不理想時,本著幫助的態度,而不是指責,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一點。

如果孩子偶爾考的不好,就幫著一起總結一下,你知道以後要注意什麼方面了嗎?考的好不好,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

儘量讓孩子知道,錯誤和失敗是被允許的,這樣能讓她不那麼糾結於考試結果,把注意力轉到關注於學習過程之中。不斷關注學習過程中的細節,成績不提高都不可能。

我也知道,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太一樣,但是我們更願意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過程,盡全力,但是結果怎麼樣順其自然。你覺得呢?

覺得好的話,請為格格巫育兒日記點個贊。

【格格巫育兒日記:育兒自媒體,育兒達人,專注科學育兒、親子閱讀,青雲計劃獲獎者】

格格巫育兒


孩子的在學校的成績固然重要,可是太過在意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本意,我們是教育孩子變成一個考試機器呢?還是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血有肉,能自力更生,勇敢面對社會的人呢?

我們家老大已經小學四年級了,從孩子上學開始,我們就從來沒要求孩子考試一定要考100分,每次考試前,我會跟孩子說,考試的時候要認真一點,把自己平時的學習水平發揮出來即可。

孩子雖然每次考試都考的不錯,但是,有時候會有個別題目因為馬虎考不了100分,考試成績出來以後,有時候孩子也懊惱。我們會告訴孩子,認真總結考試出錯的原因,爭取下次考試不要在同一個地方出錯。

平時的作業也是一樣,每次題目出錯,要找到錯誤的原因,及時的糾正。功夫花在平時,而不是考前臨時抱佛腳。平時作業出錯是在所難免的,如果不出錯就不用學習了,孩子都是在錯誤中逐漸成長起來的,關鍵是要找出來錯誤的原因,爭取下次不要再犯錯。如果因為孩子做錯了一個題目,就罰孩子10道,甚至50道,是一種非常短視的行為,勢必會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就算孩子做完了被罰的10道或者50道題,掌握了這個題目,孩子也會因為內心的痛苦,對學習產生抵抗的情緒。

只要孩子平時做好了各種細節,考試的時候就一定不會考的太差,後面要幫助孩子的就是考試的時候的一些技巧,考試畢竟只是衡量孩子做題的水平,並不能代表全部,家長切勿太過重視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心理和能力的成長。


歡迎訪問我的頭條號“睿爸快樂育兒”,瀏覽更多育兒知識。睿爸和睿媽是一對真誠的爸爸媽媽,本科畢業於鄭州大學,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雙學位,我們育有兩子,一個10歲,一個3歲,老大學業優異,我們以親身經歷分享育兒經驗。所有回答全部保證原創,歡迎分享、收藏、評論、關注。


睿爸快樂育兒


您好,我是翼翔老師,也是一個父親。

現在的教育,造成了家長們的普遍焦慮,除了家長自身對孩子的高期望外,也跟老師平時給的一些壓力有關。

似乎大家流傳著一個說法:小學低年級95以下屬於不及格。這種說法絕對是不科學的,人為的製造恐慌。

成績只是一個參考而已,就像是體溫計。你是關注一個人的健康,還是盯著體溫計天天在那調體溫?

孩子的學習,其實關鍵在於狀態。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我們教育的關鍵,其實在於讓孩子相信,他自己擁有改善自身的潛力!

為了一兩分,對孩子進行懲罰式的累積作業,我不知道最終教育成功的家長到底有多少。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即便是隻算到高考,也是十幾年的時間。這麼多年,如果長期處於一種緊張焦慮甚至是恐懼的狀態,我不知道一個孩子能夠堅持多久!

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的心智發育不完備的情況下,是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的,出現一些小失誤其實也是被允許的。

如果一味的簡單重複式的懲罰式的練習,可能可以收到效果,但是失去的更多。你得到了那一兩分,但是孩子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失去了學習的樂趣。

與其天天盯著那些一兩分的分數,不如讓孩子去嘗試接觸更多有挑戰性的任務。

語文,可以閱讀有深度的文章嗎?能寫出有條理的長文嗎?有時間,不如多讀書,多寫作。

數學,多去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吧,嘗試著接觸新的概念,做一些有意思的思維題。甚至只是自己嘗試去讀一讀課外讀物也是不錯的選擇。

看一個學生是不是尖子生,成績是表象,真正需要注意的是:

1、孩子的獨立性

這個學生有獨立完成學習的意願和能力嗎?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在低年級通過各種方式,想盡辦法慢慢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

2、孩子的精神品質

孩子喜歡學習嗎,她覺得學習有成就感嗎?

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孩子:好學,樂於接受新事物,不怕失敗,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但是很多父母的做法卻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行,你怎麼就是做不到,為什麼會的還是錯?

這些做法都是在損害孩子對於學習的感覺。

3、足夠的智力支持

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開發都是不夠的,混亂的。智力的開發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可惜的是,很多孩子根本沒有時間探索,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在簡單的重複。

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平時練習的時候,一個自己的想法,比正確答案更重要。

歡迎說出你的想法,互相交流!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家長,我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但,我不會把孩子每一次考試成績看得那麼重!原因有三點:

1、我希望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孩子學習好,我高興,但,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德行,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高尚的情操和審美能力,懶惰成性,這樣的孩子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

2、正在學習階段的孩子,我十分關注他的考試成績。

孩子考得好,我高興,如果偶爾一次,成績不理想,我不會對孩子發牢騷,更不會拳打腳踢。不會罰孩子寫10遍,20遍,甚至50遍。我會幫助孩子分析失分的原因,看看孩子那部分內容沒學好,然後,和任課教師取得聯繫,在老師的幫助下,在我的耐人輔導下,協助孩子把丟落的知識儘快補上來,爭取不讓孩子掉隊。

3、成功的教育不能只盯著孩子的考試成績,快樂成長尤為重要!

有多少家長死盯著孩子的分數,一次沒考好,又諷刺又挖苦,弄得孩子眼淚汪汪,苦不堪言。

有多少家長因為看重分數,為孩子擇名校,結果在緊張的學習大環境下,孩子因為不適應學習環境而焦慮,有的孩子因焦慮過度而生病。患精神分裂症的孩子大有人在,跳樓自殺的孩子也早有耳聞。家長的唯成績論,把孩子折磨的沒有了快樂。

因此,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一位家長,我希望孩子成績好,但我不把每一次考試成績看得那麼重,我希望我的孩子全面發展,快樂成長。


臨溪撫琴


身為父母,說不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是假的,但是如果不樹立正確的成績觀,你很容易焦慮呢。從孩子一年級開始,直到考上大為止,想想十幾年時間讓你得長多少白髮喲。很多家長由於對孩子成績期望值過高,每次孩子考試哪怕丟幾分都要發脾氣,其不知你這是在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元兇行為哩。

第一,何為成績觀。很簡單,就是父母對孩子每次考試成績的態度和觀點。一年級時,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考雙百才過關,才能讓自己滿意,其實這就是錯誤的成績觀。為什麼錯誤呢?想讓孩子考一百分,你得培養孩子考一百分的能力啊。能力從哪裡來?從平時的學習習慣培養中來啊。如果你不知道怎樣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百分百會讓你對孩子每次考試成績失望,這就如老農民種地,把種子撒到地裡,不鋤草、澆灌、施肥、除蟲等粗心耕作,哪會有秋天的豐收嘛。

第二,從肯定孩子的努力著手。記得多年前,正上一年級的兒子突然對我說,爸爸我怕明天考試考不好。我心裡就一驚,立刻意識到孩子已經揹負成績的壓力了。細想想,我從沒有要求過孩子成績啊,是誰在給孩子製造成績壓力呢?分析之後,發現是孩子媽媽,家裡的老人,還有學校的老師。於是我就蹲下來,微笑地對兒子說,你不要有任何擔心,哪怕你就是考零分,也是爸爸最愛的好兒子啊。以後不要管別人怎麼說你的成績,你只要相信爸爸接受你考出的任何成績就行了,因為你每天都在努力,瞧,老師說你上課認真聽講,放學後你認真寫作業,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啊。兒子聽我這麼說,立刻高興起來了。

第三,幫孩子分析丟分的原因。每次孩子考完試,我都不讓兒子告訴我他考了多少分,而是讓他說丟了幾分。你很奇怪吧?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這裡有奧妙所在,就是和孩子一起分析為什麼丟分,一起來查找丟分的原因。如考試時沒認真讀題,書寫時匆忙不過大腦,答完後沒有認真檢查,平時該記該背的內容偷懶了等。找到具體原因後,再重點從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意識引導入手,鼓勵孩子重視這些基本功,你就可以少丟分或不丟分嘍。瞧,注意力都放在查找問題上,孩子自然就專注聽和配合了,壓力自然就消失了。

第四,鼓勵孩子的進步。孩子歷次考試都會有波動現象,或高或低。如果你對孩子取得的進步只沾沾自喜,對孩子過多丟分而嚴加訓斥,這就壞了。會讓孩子產生心裡壓力,只要丟分多了,就怕挨訓,久而久之,就成了孩子給你考試,而不是為了自己。理性的家長,謝謝是不管孩子考的怎麼樣,都會鼓勵孩子。考的好時,拿孩子平時學習習慣養成做鼓勵,考的不理想時,鼓勵孩子重視學習習慣養成為出發點。不管怎樣都讓孩子看到你樂於接受他的成績,這樣孩子就會特別感激你,認為你和其他同學的爸爸或媽媽不一樣,你很尊重他,信任他,自然就會努力嘍。

第五,讓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凡是過度看中孩子成績,並且對孩子成績稍有下滑就風聲鶴唳的家長,往往眼裡只盯著重點校,其實你這樣做,反而容易給孩子過大的壓力。試想,有多少孩子是在小學階段就揹負著父母過高的期望,苛刻的要求而負重前行的。遠且不說,到了中考分流時,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普高,如果你不調整好心態,讓孩子先做一個普通人,或許你的孩子就是上不了普高的那一個。因為你過早地讓孩子厭學,或者壓力過大把注意力轉移到遊戲中去了。我在培養自己孩子時,我始終堅持把他培養成一個普通人的觀點與原則,因此,孩子從小學到初中結束都是在快樂而輕鬆的氛圍中學習,雖然成績普通,但是孩子學業後勁十足。

和家長們聊了這麼多,你對自己孩子的成績觀是否有改變?如果你是理性的家長,相信該認真反思一下自己了吧?成績本身說明不了什麼,而培養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習慣品質,學會做人做事,才是獲得好成績的根本哩。


寒石冷月


作為家長,肯定需要在意孩子每一次的考試成績,無論大型還是小型的!

這個需要表現出的是告訴孩子一個態度,因為如果家長對每一次考試的重視程度不夠,那麼會過渡給孩子,讓孩子認為考試也不是很重要,那麼如果作為一名學生,認為考試都不重要了,那麼學習自然而然也就不重要了!

學習其實是一個態度,這個態度肯定是由家長先引起重視的,然後過渡給孩子告訴他考試的時候可以不緊張但是絕對重視考試,因為有很多家長認為學習不是太重要,孩子健康才重要,其實兩者都很重要!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就應該以玩為主,這種想法其實是在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以前是可以這麼考慮的,你會發現,等到孩子四年級以後學校開始轉為成績為主,很多家長在那個時候回頭找到老師問我怎麼辦?如果孩子在三年級之前一直處於學習散養的狀態,是很難調整過來的!

關注曲老師的悟空問答號,看曲老師的教育類問題精彩問答!


曲老師課堂


為什麼家長會在意孩子的每一次考試成績呢?主要因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為了讓孩子每一次的考試成績滿足中考和高考的需求,作為一名初中生平時的考試成績要達到中考的錄取分數線哪怕是一所普通高中的分數線,才能讓孩子在中考的時候考上一所高中,高中生平時的考試成績則要達到歷年高考的二本線,最低也要達到三本線,才能讓孩子在高考的時候考入一所大學!二本專業高考過後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第二個原因:可以從每次考試成績中來判斷孩子對本學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從以上兩點看出,想要讓孩子學業有成,通過中考和高考這兩次極為重要的考試,那麼作為一名初中或高中的家長就必須重視孩子的每一次考試!然而現實卻是很多家長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主要因為有他們以下兩點錯誤的認識:

第一點:錯誤的認為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考試又不是什麼重要的考試,考不好也沒什麼關係。

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能夠充分的反應出一個學生本學期對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態度,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個學生如果連平時普通的考試都考不好的話,又怎麼可能在中考和高考這樣的大考面前取得好成績呢?因此小學的時候可以不必過於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既不能過高要求也不能聽之任之,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後家長務必要關注孩子的每一次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的考試成績穩中有升距離中考或高考的錄取分數線越來越近,說明孩子近期學習態度端正,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掌握的比較到位,不能說每次要考前幾名但是最起碼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知當孩子考試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要趕緊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因為學習需要的是無縫對接從初(高)一到初(高)二再到初(高)三知識只能越來越難,如果孩子出現了不及格的科目,說明之前所學的知識存在漏洞和斷層,如不及時解決問題查漏補缺,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學不懂後續越來越難的知識,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聽不懂老師講課,孩子學習成績也越來越低,距離中考和高考的錄取分數線越來越遠,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接下來我們不妨拿最容易
出問題的英語這門功課來說,如果一個初二的學生英語考試成績不及格,說明之前有很多單詞和短語根本就沒有背會,可想而知接下來他還能聽懂初三老師的講課嗎?而且初三還有很多新的單詞和短語需要背,補背之前沒有背會的單詞就沒有時間背新學的單詞,所以只能是越積越多,很多孩子最後索性也就乾脆不背了,徹底放棄了這門功課,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低,只要二三十分,放棄了英語這門主要的課程,這個孩子還能考入高中嗎?還能考入大學嗎?所以在此建議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每一次考試成績!以防患於未然!

第二點:很多家長溺愛孩子,心疼孩子,錯誤的認為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放鬆了對孩子的管理約束,結果讓孩子在本該學習的時間,肆無忌憚的玩耍

時間就是成績是我多年來給初高中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在初一到高考這六年的寶貴時間裡,時間對誰都一樣都是那麼的公平,如果你想在中考和高考的時候取得好成績,那麼你就必須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如果你沉迷於玩遊戲或看電視等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那麼時間只能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悄無聲息帶走你的知識,給你帶來一次比一次低的考試成績,最終帶走你的大學夢想,因此家長要想讓孩子去的好的考試成績,考一所理想的大學,就必須《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由上圖可知:孩子考試成績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在玩,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學累了需要放鬆一下玩耍的時候,學習成績差的孩子還再玩,這就是兩者之間考試成績差距越來越大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的觀念是多麼的重要!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新書推介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由於上傳篇幅有限,只能上傳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為各位家長教育孩子帶來幫助,同時警戒那些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以後仍然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並且在頭條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感謝今日頭條給我們交流的平臺!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讓您的孩子學業有成,贏在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