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1906年,在非洲的剛果盆地內,一群非洲原住民正在瘋狂地進行跳高。但這既不是非洲的傳統更不是非洲原住民的表演,而是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侵佔剛果之後,為了獲取更多的財富,準備選擇一些具有特殊天賦的非洲原住民去進行勞動。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這就是利奧波德為了篩選具有跳躍優勢的原住民而進行的比賽,許多非洲原住民因為害怕被砍掉手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於是拼了命的跳得更高。那這些非洲原住民為何如此害怕這個利奧波德呢?他又在非洲做過什麼事情呢,以至於他被後人稱為“殖民主義之王”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帶領比利時成為“歐洲工廠”

1830年,比利時通過“九月革命”脫離了荷蘭的統治。一年之後,在英國倫敦,當時的世界大國承認了比利時王國的建立,推舉利奧波德親王為君主,這也就是比利時的第一任國王。之後,利奧波德一世娶了一位法國的公主,生下了長子利奧波德·路易·腓力浦·瑪麗·維克多,也就是後來繼位的利奧波德二世。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利奧波德二世

由於比利時國土面積不大,資源不是十分豐富,再加上剛剛建國不久,所以在許多重大國際事件中,比利時也都是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經過35年的發展,比利時才在世界列強中站穩腳跟,但這段時間中,比利時因為弱小備受多國欺凌,給小利奧波德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1865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繼位,他在位期間對比利時的政治、貿易等方面進行了大力的改革,讓比利時成功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此後,比利時的工業、軍事、經濟都得到了大力的發展,比利時造的機器出現在了歐洲各地,一度成為“歐洲工廠”。隨著不斷地發展,比利時的需要也越來越大,但比利時畢竟資源有限,於是利奧波德二世也開始決定對外擴張,加入世界列強瓜分世界的行列。

曾計劃征服中國,但最終征服了非洲

為了保證商品和資本的輸出,獲得廉價的勞動力,利奧波德二世開展了他的殖民計劃。一開始,利奧波德二世的目標是征服中國或者遠東的一塊地區作為殖民地,但因為當時的列強早已經瓜分了亞洲地區,利奧波德二世只好放棄了這一計劃,但這並不阻礙利奧波德二世政府多次參與他國侵略中國的計劃。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後來,利奧波德二世又把目光放到了非洲的剛果,他也不敢直接在英法的眼皮子底下直接佔領剛果,而是以“科學探索”等名義一步步侵佔了剛果。之後,他又騙取比利時國會和挑動列強之間的鬥爭,建立了“剛果自由國”,在1885年,比利時國會給予利奧波德二世"剛果自由國國王"的稱號。這塊殖民地也就成了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財產,這塊殖民地的首都利奧波德維爾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瘋狂剝削剛果,勞工不夠還從澳門招募

利奧波德二世建立了一套名為"利奧波德制度"的獨裁統治制度。宣佈“剛果共和國”內的所有資源都是他個人的,原住民必須按時上交橡膠和象牙作為賦稅,交多少都是當地官員隨意規定。殖民者還把這些原住民當作活靶子練習射擊,許多原住民都因為勞動過度而死,殖民地內的人不夠了就去其他非洲國家招募,甚至還到中國的澳門招募華人。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在利奧波德二世統治剛果期間,剛果大約死去30萬人,差不多是剛果人口的一半。利奧波德二世要求剛果自由國內的人不得外出殖民地,違者格殺勿論。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勞,利奧波德二世還在布魯塞爾建立了一座非洲宮。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非洲宮

隨著利奧波德二世在非洲的暴行不斷被爆出,加上英國對剛果也有了野心,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的地位也開始動搖,輿論開始讓利奧波德二世失去了優勢。1908年,利奧波德二世失去了剛果自由國的領導權,剛果從此歸屬於比利時王國,1909年,利奧波德二世離開了人世。此後人們對他的評價也都是褒貶不一的,就像中國歷史上的武則天一樣。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反映利奧波德二世殘暴統治的漫畫


他被稱為殖民主義之王,要求殖民地內跳得高人才可以活下來

利奧波德二世的墓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