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備胎不能做主胎用,那麼備胎為什麼不能換成跟主輪胎一樣的輪胎呢?

我曾有隻狸花貓


首先要了解備胎並不是都不可以當主胎使用的,也是有直接當主胎用的,叫做全尺寸胎。也就是說車上的5個輪胎都是一模一樣的,這種時候就可以互換。一般來說,過去的家用車配備全尺寸備胎比較多,但是現在大多都是配備非全尺寸備胎。



這樣的輪胎胎寬更小,或者乾脆使用不充氣的壓縮胎(使用的時候要先打氣),甚至有的車型壓根就不再配備備胎,車上放備胎的車主也越來越少。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全尺寸備胎重量太大並且太佔空間

體積大、重量大的全尺寸備胎並不受汽車製造商的歡迎。它不但會佔用後備箱大量的儲物空間,還會增加油耗,讓車型的競爭力大大下降。所以主機廠往往為了能讓有限的資源都用在刀刃上,越來越多的傾向於使用輕便且便宜的非全尺寸備胎。


備胎的使用機會少之又少

其實現在的家用車大多都是在城市或者高速上跑,這些場景下能用上備胎的幾率實在是非常低。當今社會滿大街都是汽修店和4S店,一個電話24小時都有小工上門幫你取胎、補胎、換胎。此外車主們購買的商業車險也有增值服務,保險公司每年都會送三次50公里內的免費救援服務。爆胎了直接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很快就會安排拖車直接把車拖到你想去的汽修店,根本不需要車主自己動手。而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爆胎,更加不提倡缺乏經驗的車主在安全通道上DIY,還是叫救援更安全保險。


缺氣保用胎的使用

所謂缺氣保用胎就是當輪胎在扎破的時候,完全可以依靠胎壁裡的加強物質暫時支撐起輪胎,而不至於迅速癟掉。比如寶馬的多款車型都是普及的缺氣保用胎,所以備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當然也有的品牌是使用了有自修復功能的輪胎,雖然原理不一樣,但效果都是類似的。

綜上,備胎的作用在汽車行業的發展下漸漸被新科技和便捷的服務取代了,所以全尺寸胎越來越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不是備胎不能當作主胎來用,而是沒必要當作主胎來用。



馬頭人車庫


備胎全稱備用輪胎,一般轎車都會備有一個備用輪胎,按照備胎尺寸的大小可以分為全尺寸備胎、非全尺寸備胎和無備胎。

1.全尺寸備胎


顧名思義,就是備胎的規格與原汽車輪胎規格相同,可以用於任意輪胎的更換。特點:能夠提供一定時間的安全行駛能力。缺點:佔用空間較大、重量較沉。

2.非全尺寸備胎

非全尺寸備胎是指比常用胎的輪胎直徑略小、寬度較窄的備胎,非全尺寸備胎也只能做暫時性更換,並且最高時速不超過80公里。特點:少佔車內空間。缺點:規格較低,行駛安全不能被很好保證

3.無備胎


一般是車輛上安裝了零壓續行輪胎,或者是車輛上配有氣泵和補胎劑以供臨時修補。零壓輪胎又被稱為安全輪胎(run-flat tire),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防爆輪胎”,業界直譯為“缺氣保用輪胎”。


與普通輪胎相比,零壓輪胎在遭到刺扎後,不會漏氣或者漏氣非常緩慢,能夠保持行駛輪廓,胎圈也能一直固定在輪輞上,從而保證汽車能夠長時間或者暫時穩定行駛至維修站。靈壓輪胎的成本高,一般用於豪華車型上。

現在大部分在售車輛採用非全尺寸備胎:

1.車輛重量,考慮到車輛的重量會對動力經濟性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的車輛一般追求輕量化,對於備胎這種使用頻率不高的裝備就減輕重量。

2.成本節儉,現在各大車企都走上了成本節儉的路線,各種部件質量尺寸都在不影響性能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地改動,這種前提下,採用非全尺寸備胎可以幫助節省很大的成本。

3.減少空間佔用,想比幾年前,輪胎的尺寸越來越大,輪胎寬度也有增加,放在後備箱裡佔據的空間是比較大的,想比備胎的使用效率,後備箱使用頻率更高,因而非全尺寸的能節省後備箱空間。

4.提醒作用。全尺寸備胎也只能是備胎,不能當做全新胎來用,從安全的角度,備胎屬於長時間放置的物品,所以備胎的磨損程度、輪胎氣壓與汽車上正在使用的輪胎不一致,大大影響了備胎的抓地性和排水能力。全尺寸輪胎容易讓人忽視備胎的事實,從而不顧提示【低於80km/h,行駛不超過50km】,而非全尺寸備胎尺寸和結實度看起來就跑不快,安全性不如原車輪胎,讓車主時刻注意保持警惕,早些更換備胎。至於車主買不買賬就因人而異了。

在用車過程中,切記不可在需要換胎的時候才想起來備胎。備胎雖然平時不工作,但輪胎的橡膠會老化、輪胎長時間不用會缺氣,所以在平時不僅要檢查正常行駛的輪胎,也要對備胎定時進行檢查。

以上。


鯨魚Auto


關於您這個問題,我曾經也回答過很多人。今天藉此機會羅列一下供各位參考:

首先,車子備胎方案分為3種:

1.全尺寸備胎:配備全尺寸備胎的車子,一般都為小型車或者微型車、麵包車一類。特點是,原車懸胎本身尺寸就很小、成本不高、不會佔據太多後備箱空間,所以能跟原車輪胎同尺寸設計配備。

2.非全尺寸備胎:備胎胎寬和輪轂直徑小於原胎,輪轂材質幾乎都為鋼(節約成本),第一為了節約成本,第二為了節約後備箱空間,第三為了減輕車身負載。

3.無備胎設計:通常適用於原車配備防爆胎的車子,如寶馬,幾乎所有車型所有車系都採用缺氣保用防爆胎,即使完全洩氣也可以以80km/h的速度繼續行駛80km的距離,足夠時間去補胎店。

大致分了以上三種設計,那麼簡單做下延伸分析。

講講普通太和防爆胎的優劣,防爆胎的優點剛才說了,說說缺點1,貴!同尺寸同品牌同品質的防爆胎比普通胎售價高50%左右,有的甚至不止,但是,貴是有他道理的,它成本高。2,胎噪!防爆胎比普通胎在同一輛車同一鋪磚路段同一氣候條件同一駕駛速度行駛下胎噪明顯要高。3,舒適性!防爆胎都偏硬,因為胎壁比普通胎更堅硬,緩衝力自然降低了。

而普通胎,價格便宜,舒適度高,但高速爆胎引發的事故率以及駕乘人員傷亡率可想而知,一旦高速爆胎,胎體脫離輪轂,與地面失去支撐性接觸,導致車輛平衡性瞬間消失,其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總結:兩種胎各有利弊,看自己怎麼權衡,個人覺得,安全第一!

注:備胎的速度極限無法達到原胎級別,所以,正常都只建議更換完備胎後,要以較低速度行駛去補胎店換胎或者補胎。

@懂車時刻表友情提示:注意安全駕駛,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懂車時刻表


備胎能否用作主胎?首先要看這個備胎長的什麼樣?汽車,有著百年以上的發展吏,從第一輛汽車出廠,備胎可以說行影不離,看一看那些老爺車的圖片就知道,有汽車,就有備胎,時至今日,仍然隨處可見,備胎的作用,顯而已見,車胎出現問題,十幾分鍾,自己就可以換上,車上備有千斤頂,專用板手,設計的時候己把備胎,專用工具按放到一個合置的位置,以備行車時急用,大多數車的輪胎,輪轂,跟車上的其餘4輪長的一模一樣。這個備胎叫做原尺寸備胎,這樣的備胎最好,買車時大家可以留心看一下,一個原尺寸的備胎,13寸的鋼製輪轂+輪胎大約有14-15公斤,市場價格在220元左右,原廠的價格會高一些,還有一種叫非原尺寸備胎,這種備胎很流氓,輪轂也小。輪胎更小,小到嚇你一跳,有個安全提示,行駛速度不要超過每小時60公里,儘快找到維修網點,就近修補,或更換新輪胎,這樣的備胎怎麼當正常輪胎用,一個備胎也就60-70元錢,不會超過百元,這個說白了就是生產廠家為了追求更大商業利潤,降低成本的小把戲,說可以降低油耗等,,,,有些高檔車確實沒有備胎,但每隻輪胎的價格也是幾千或過萬。這個也是事實,所以如果你的車是原尺寸輪胎,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如果不用,過了三年五年,橡膠老化,同樣也要換掉。一個輪胎,正常使用3萬一6萬公里,但如果車輛本身有問是,幾千公里報廢也是常事。


雲中漫步72952633


若不是真心喜歡,誰有甘心做備胎



joker大哈


你知道什麼是備胎嗎?

備用,以備不時之需,有了備胎心裡會很踏實,可是假如你的車子裡沒有備胎呢,開車都沒底了吧,更不敢出遠門或者陌生地段

備胎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提醒和警示,所以在你平時駕駛的時候應該養成觀察的習慣,平均一週觀察一次,不僅是用眼睛觀察還要用手按壓,以保證備胎永遠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當你把備胎更換以後,第一時間是需要趕快找到補胎的地方把原車胎修好後再更換回來然後把備胎放回原處,這才是最正確的使用方法


獨立汽車人


備胎之所以叫做備胎是因為,車輛在發生緊急情況後用來應急的作用,生產廠家都有特殊的要求和規定,每個原胎尺寸等都是根據車型具體設計好的,所以說備胎只能做應急使用,當情況穩定後還是要及時換原胎。


行車有道


你說的是在城市通勤的情況下,確實可以不用備胎。但如果你需要詩和遠方的時候,備胎特別是全尺寸備胎就非常重要了。還有你說的好像現在的人越來越弱智了,換個備胎都成了高不可攀的事了。


重慶藏華堂藏藥


我的車買來七年,用了兩次備胎。全是自己換的。一次在路邊,一次在小區。等救援那個時間,你等得起嗎?只要你用到一次備胎,你就會覺得這個東西是非常必要的。


zjyzcr


全尺寸的備胎不少車型也是有的,說到底是車廠對於後備箱空間的設計及對於成本的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