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大聲叫我董先生


17歲男孩的極端舉動,出乎家長的預料。近幾年,類似事件頻頻發生,這不單單是家長的問題,孩子也有問題。往往是事情發生後,家長悲痛自責,更多的人給家長支招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與孩子溝通,很少有怎樣培養孩子具備強大心理的方法和渠道,長此下去,更多的“玻璃心”孩子會出現,不能不令人擔憂。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心理脆弱?家長太護犢子。孩子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家長的問題。小時候,哭了就抱,跌倒了就扶,要什麼給買,要去哪陪著。孩子長大後已經習慣了別人的順從,對於拒絕就不能接受。家庭以孩子為中心,孩子以自己為中心,這兩個中心的重合,在孩子心裡深深烙下的印記就是: 這一切都是必須的、應該的、天經地義的。孩子在這種環境長大後,聽不得難聽話,容不得違背自己的意願,一旦遇到,由於心理脆弱,就會選擇不適當的方式、甚至以結束生命來抗拒,多麼可怕的現實啊!
如何讓孩子的心理強大起來,這是家庭、學校、社會應該共同關注和重視的問題,再不從這方面著手教育,孩子真的是“惹”不起,動不動就走極端。媽媽批評幾句就跳江,老師批評幾句就跳樓,求愛不成留下遺書一走了之。家長怕,老師更怕。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如此脆弱的孩子怎麼能擔負起重任?不要再片面的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優秀不優秀,這不是唯一的考量標準。
17歲男孩如此衝動的結束生命,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何教育孩子,這是家庭的課題、學校的課題,也是社會的課題。


620春暖花開


看到視頻的那一瞬間,脊背發涼,心痛到極點!

事情發生在上海,17歲少年湯某因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事後又遭其母親批評,母親載其回家途中,途經盧浦大橋時跳橋身亡。


這個年僅17歲的孩子,從車上下來,毫不猶豫地跳下了橋,整個過程都不到5秒鐘。這是有多麼決絕,才會在自己的親身母親面前縱身跳下,而且沒有一絲一毫的留戀。剩下的只有媽媽絕望捶地和一生的淚水。

總是說要孩子學會敬畏生命,要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但是在這個漫長而又艱鉅的教育之路上,作為父母,自已的一點一滴和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先管好自己,再管好孩子。


1、傾聽比說教更有力量


我們很多家長正是由於自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所以才容不得孩子的半點錯誤。現在的父母要麼容忍程度極低,孩子有個風吹草動,就會大發雷霆,訪佛孩子就是父母家長的一顆棋子,讓他向東,就不能朝西。容忍程度極高的家長就是萬般的縱容,任由孩子發展,最後就是嬌寵出一個小霸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是一個遇錯,改正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在一次次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往往把自己的好脾氣都給了外人,然而對於我們的親生骨肉卻發洩不滿,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反而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手。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披荊斬棘的過程,孩子遇到的各種問題,都需要家長的耐心傾聽,傾聽的過程就是家長給予孩子信心的過程,有了信心,才會有對待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如果家長採取說教,給孩子的是刺耳的諷刺,那起不到任何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作用。

請家長管住自己的嘴和手,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基礎。

2、愛孩子不是謾罵打擊


有些家長,不殺人,卻誅心。


喋喋不休,翻舊賬是很多家長的通病,若家長和孩子換位思考一下,家長就能夠保證自己能規矩懂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嗎?我們眼裡孩子的缺點遍地,但是孩子眼裡父母卻是滿分。家長的愛孩子可以看在眼裡,但是變形的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地獄。愛孩子是用心與心的交匯去感知對方,而不是用謾罵和拳腳相向來解決問題。


打罵孩子可以換來孩子的一時屈服,但是也增加了孩子叛逆的砝碼。家長一時為了孩子好,接著就是謾罵甚至動手,這樣只不過是自己一時解氣的藉口。沒有耐心的父母是最失敗的父母,打罵孩子也是父母最無能的表現。



3、拿真愛才可以換真愛


父母做不到一流,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門門功課第一,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樣樣爭前頭。


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是平等的,不是孩子受管制於家長。在平等的關係中,家長只有拿出十足的愛心,孩子才會在愛的滋養下成長為陽光向上的孩子。沒有拿出真愛,卻向孩子要優秀?沒有這樣成立的等式關係。


如果愛孩子,請拿出真愛。

有些人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抱怨只有用打罵才能換來孩子的乖巧聽話,當觸發孩子最後一絲希望的時候,孩子就會爆發,而那時候換來的就是永遠都不能挽回的局面。那個時候,無論如何懺悔都不會換回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切的一切也成為了徒勞。


放下家長的“權威”架子吧,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比任何語言暴力和打罵都更有力量。


餘爭的世界


4月17日,母親把車停在有車流的上海盧浦大橋,母親先下車,拉開車門對立面的人說了一通,然後一個男孩突然跑下車迅速跑到橋邊跳下,緊跟其後的母親未能攔住,男孩死亡。

事後,很多網友都在指責甚至謾罵這個死去的男孩,我真的覺得現在的人太傲慢太冷血無情了,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男孩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母親是什麼態度對待男孩的,男孩死了,網友理所當然覺得男子的錯,真可笑。

在中國父母的眼裡,孩子一直都是沒有人權的,也是沒有自尊的。我甚至看到有些言論說,誰不是在父母棍棒底下長大的,和父母談自尊挺可笑的。為什麼不能和你的孩子好好說話?不能和你的孩子講講道理?為什麼不能分析分析原因?為什麼不能從自己身上找找錯誤?

中國父母永遠都不會錯!中國父母死要面子就算錯了也是對的!孩子算什麼,不過是成材了賺大錢了,都是你教的好,自殺了跳橋了就是孩子心理素質差,就是活該,就是不孝,就是自己找死!別忘了,孩子隨你的基因,他不好是你給他的基因不好,他心裡素質差是你教育有問題,是他生長環境差!

孩子17歲死了,沒有一個惋惜年輕生命逝去的!全都在可憐母親,母親他在車流的橋上停車,打開車門,憤怒說一些話激怒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她就該為這一切承擔後果!她不就是仗著自己是孩子的母親,不就是仗著自己生了他,所以才有恃無恐,她是在拿自己孩子的命開玩笑,那一刻,她有把自己孩子當一個單獨的完整的生命個體對待嗎?為什麼愛著孩子的母親會選擇在那麼危險的情況下停車?那是愛孩子的表現嗎?為什麼明明有矛盾的情況下還故意開車門激怒孩子,我看她就是想自己孩子去跳橋吧?好了,現在孩子如你的願真去跳橋了,你開心了?

在中國孩子永遠都被認為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原以為父母是自己的靠山,是會和自己站在一邊,會幫助自己,可是錯了,父母比陌生人更絕情,嘴裡說最愛自己的媽媽在橋上打開車門,用言語激怒他,不用猜就知道那個母親說什麼,無非就是“有本事你就真去跳橋”,不就是死麼?這下好了,單方面死生不復相見了。

所有的幸福都葬送了,夢裡見面母親你還是不會和你的孩子道歉的吧?就算見面還是會指責他狠心,到底誰狠心?不過這下你的孩子也不欠你的了,因為他把命還給你了!

如果是兒子和母親吵架,兒子停下車,打開車門,母親跳橋,網友肯定就罵兒子畜生了,就不會說母親心裡素質不行了!這就是中國父母的心裡,有爭吵出事情了永遠都是孩子錯!

中國的父母可以打罵自己的孩子,就算父母錯了也永遠不會道歉!可是當他們老了,孩子只要頂嘴一句就會被認為不孝!父母可以和孩子不講道理,做了錯事可以用棍棒教育,可是當父母老了做了錯事,孩子們也可以用棍棒教育他們嗎?

都反思一下吧,否則今天這樣的悲劇以後還會上演。孩子死了沒有思維了,你卻要懊悔整個後半生,不過也有可能我太看得起人性了,通常啊這個孩子沒了就沒了,轉頭就又生一個了。原本就是,孩子算什麼呢。後半生安生著呢。


我是渡君呀


我是昨天看到了這則新聞: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一個男孩突然跑下車迅速跑到橋邊跳下,緊跟其後的母親未能攔住,男孩死亡。

那一刻,真的感覺難以接受!雖然我知道,我們國家每天都會有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可是當親眼看到孩子跳橋的視頻時,還是覺得特別心痛!

為什麼在一切正好的花季年華,為什麼在被母親批評之後,就選擇了這麼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的欠缺!

我想起了20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時,我們正在教室上課,突然有個老奶奶衝進教室,衝我一個同學大喊:“快回家,你姐姐喝藥了!”當時,教室裡一片寂靜,老師也立刻安排我同學跟著老奶奶回去。

後來,我從我媽媽口中得知,我同學的姐姐因為考試沒有考好,被她媽媽批評了幾句,結果,她姐姐想不開,直接喝了農藥,搶救無效,死了。

當時,兩口子吵架,妻子喝農藥嚇唬丈夫、結果真死了的事情很多,但是孩子喝農藥自殺,還是第一次,這事一直被老一輩人唸叨到現在。我媽也說:“可惜她姐了,如果當時沒喝藥,現在孩子肯定都很大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很多孩子。我發現,在孩子們看似樂觀的表象下,隱藏著高敏感、高自尊、高脆弱。其中,有一個五年級的女孩,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這個小女孩性格穩重、心思細膩,從小就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奶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她身上,陪她上各種藝術班,補習文化課。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驚呼真是“別人家的孩子”。舞蹈跳得超級好,書法、繪畫樣樣精通,成績也是數一數二。

如果不是那天上課時她突然嘔吐,如果不是她後來經常嘔吐,如果不是她奶奶告訴我要帶她去北京治病,我永遠想象不到,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孩會突然抑鬱、厭學,甚至需要天天吃藥維持健康。

我曾經聽一個家長指責孩子:“整天供你吃喝、供你學習,你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可是,孩子就是不快樂。

我們都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可是我們的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得那麼快樂。在我們眼中的一件件小事,可能在孩子的世界裡,都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理解孩子的“問題”,我們的孩子都有向上的本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優秀,可是如果父母一味否認、並責備孩子,結果孩子更會因為逆反心理做出傻事。

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2歲時,選擇了自殺。在孃家人“不珍惜生命”、“不負責任”的指責中,她崩潰大哭:“我也不想死,可你們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在她的哭訴中,我們才知道,她一直遭到丈夫的家暴和婆婆的刁難。雖然她也想過離婚,可是媽媽總是勸她忍耐,嫌她離婚丟人。她求救無門,在被丈夫毒打後,才不得已選擇了自殺。

孩子也是一樣,除了衝動自殺外,很多孩子的自殺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長期的恐懼、絕望、憤怒、委屈等導致的結果。如果還有選擇,如果生活快樂,孩子怎麼捨得自殺?

所以,這也提醒我們,要重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千萬不要讓孩子生出“既然你們都不喜歡我,那我死了算了”這種念頭。

在面對孩子時,除了更有耐心,努力理解孩子的錯誤行為和情緒外,我們還需要給孩子上一堂重要的課——生命教育。告訴孩子生命的可貴,讓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別說孩子,就是我們大人,其實對生與死的理解,也不是多麼透徹。當孩子誤以為,死是一種解脫,死了就沒有任何煩惱時,就非常有可能衝動行事,釀成慘劇。

所以,我們要努力改變觀念,生命中除了學習,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畢竟,孩子的幸福、快樂比什麼都重要。孩子都沒了,成績再好有什麼用?

每一次有孩子不幸離開人間,都是對我們敲響的警鐘。逝者安息,活著的人也要更加積極地生活,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小燦親子教育


一個17歲的孩子在母親面前消失,那是多麼的殘忍,多麼的撕心裂肺,經過這事,希望能引起很多家庭的重視,我的兒子17歲叛逆期,我是小心翼翼的度過,他的父親是一個自私的男人,我為了生活漂泊在外,孩子那是念高中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由爺爺奶奶陪伴,我和兒子的交流,他根本不聽,只是把媽媽當成一個提款機,我絕望過,甚至想用自己的死來換回兒子叛逆的心,我曾經告訴過我的兒子,我說媽媽也年輕過,媽媽也是一個女兒,後來才當上了媽媽,我沒有當媽媽的經驗,但我想當一個合格的媽媽!你可以把我當朋友,教我怎樣當好媽媽,兒子現在27歲了,也當了父親,但由於我常年在外,兒子對我還是不怎麼關心,我還是同樣的話告訴他,等我學會了怎麼當女兒,又學著怎麼當媳婦,等我還沒學會怎樣當媳婦就在學著當媽媽,還沒學會當好媽,又在學著當婆婆,人生苦短,其實我也想為自己活幾天,但誰又能懂我的心?


手機用戶6821665187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讀小學的時候,聽班主任說,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也一直這麼認為,認為父母的愛無條件的!

包容自己,雖然,隨著長大以後,我發現這是天底下最大的謊言,父母的愛是有限的。

不知道你們的父母是怎麼樣的,我真希望你們父母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如果不是,那當我父親以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偉大的父親,像天空一樣寬廣、像大山一樣厚重。

我從小就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小孩,所以,我被父母帶下去讀書的時候,他們就不怎麼理我了。

我一個人每天很認真的讀書、很認真的上課,父母和老師也非常喜歡我,經常給我鼓勵,漸漸的

也養成了我一根筋、死腦袋的性格。

自從上了初中,有了電腦,我就開始不聽父母的話,或許大多數人覺得是叛逆,但是當時的數學老師說我

”這已經不是叛逆了,而是什麼也聽不進。"

當時,我記得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件事。

初一,開家長會,完了之後。

我記得我媽說,開家長會的時候,在聽老師念表揚的學生的時候,她等著念出我的名字,結果沒有,

她覺得很沒面子,所以整個初中,就不再參加家長會。

最令我傷心的一件事、心非常非常涼的一件事。

高一、高二,我非常認真的讀書,也不跟同學說話、也不跟他們玩耍、一有空,就看書。

班上的人都覺得我是書呆子,只會讀書,老師也說我是死讀書。

其實,當時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說我。

出來社會,幾年,我通過慢慢的思考,也漸漸的明白了一些事。

當時的我,受父母的影響,就只會聽話。

不知道話、有真話、假話、實話、謊話。

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考上一個大學,誰知,在高三前,暑假,我發現原來父母根本,就不想我上大學。

家裡,我哥、我媽、我爸,都不都想我上大學,因為我對他們的態度太差。

我自己的想法,我對他們不好,他們就承受不了我一步一步的超越他們。

我忘記了,父母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像大地、大地也有地震的時候,像天空也有電閃雷鳴、狂風暴雨的時候。

有時候,他們經常覺得自己很偉大,難道在教訓我們的時候,沒有摻雜一些自己生活上的不滿、工作上

的壓力嗎?

難道,就是純粹的為了我們小孩子、不求回報的好????

可笑,大多數人,我的政治老師,就說過,養兒子是為了防老。

這還敢說,是為了小孩子好嗎?

請各位家長們,不要以愛之名,發洩自己的情緒。

對我所說的,提出反對意見的,我相信大多數早已為人父母,不能接受,我這樣赤裸裸的批評他們。


大庸臣


刷抖音上刷到這個視頻,反覆看了好幾遍,先是震驚,然後是心疼,這麼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他的媽媽蹲在地上無助的拍打地面真的是很揪心。在西安出差的先生也看見了視頻,馬上給我打電話說:以後不要逼孩子學習,愛啥樣啥樣,健康快樂最重要。我反思了一下:首先我和孩子的關係很好,我們無話不談,可能是因為他還小吧,他是我自己帶大的,和我的關係也最好,我們經常和對方說“我愛你”。其次,我脾氣不好,遇到學習問題確實很容易發火,大吼大叫,會說一些傷孩子自尊的話,我知道這樣特別不好,但火氣一上來根本控制不住,以後慢慢改掉這個毛病。最後,我想說無論我的孩子將來做什麼我都愛他,支持他,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360行行行出狀元。

番外篇:以前覺得明星沒有任何隱私,現在連我們這些普通老百性也沒有隱私。發視頻的人有沒有想過會對本來就喪子的媽媽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大家會說她什麼?她還能不能再有勇氣活下去?還有那個孩子,有人說受不了失敗,心裡承受能力不行,您知道是什麼原因就這麼下決斷?這件事帶給我的就是反思反思再反思,剩下我沒有任何資格評價。


夏小沫summer


17歲的青春,就這麼毫無價值的消逝了,令人痛心!可以說,這位少年,死於情緒的失控,而失控的導火索,則是其是母親的批評。母親的本意是教育孩子,而正是在錯誤時間裡的教育,導致了孩子生命之花溘然凋謝!

痛定應該思痛,我覺得我們必須明確一下四點,在自己或者他人情緒激動情緒失控時,採取正確的姿勢,度過情緒失控這個危險期:

其一,情緒失控之時,絕不是教育之機

情緒失控,容易讓人感到絕望,覺得生無可戀,衝動之下失去理智。可見,失控的情緒之下,我們應該做的是疏導,是讓失控的情緒恢復平穩,而不能感情用事,火上澆油。

就拿這個悲劇事件來說,知子莫若母,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性格應該是很清楚的,在得知孩子跟同學發生矛盾的情況下,父母要做的,是傾聽,是安慰,讓孩子傾倒出心中的負面情緒,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去批評,這個批評,就是把孩子推向深淵的推手。

其二,控制情緒茲事體大,切不可等閒視之

但凡不是預謀的極端事件,可以說都是情緒失控的結果,當造成嚴重後果後,所有的當事人都表示追悔莫及。作為旁觀者,往往會斥其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其實,這是不懂人的心理。情緒失控時,人就會失去理智,根本想不到所做作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其三,情緒激動時,起碼要做三次深呼吸

人人都會有情緒激動之時,遇到情緒激動時,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深呼吸,再次深呼吸,三次深呼吸,一般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三次深呼吸都無法平復,最後的一招就是離開現場,眼不見心不煩,情緒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其四,最親近人的言行,最容易導致情緒失控

在很多情緒失控發生的事件中,導致一方情緒失控的,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因為人心情極其糟糕時,心中充滿了負面的情緒需要宣洩,而最親近的人,則是宣洩的傾聽對象。如果此時,最親近的人沒有當好垃圾桶,而是指責、批評、懲罰,就會導致對方絕望,做出極端的舉動。所以,遇到家人或者親友情緒激動時,傾聽安撫就是最好的良藥。

綜上所述,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高度重視情緒的自我控制,高度重視對他們情緒的引導和紓解。情緒失控之時,絕不是解決問題之時,一切的問題,都留到情緒平穩、冷靜理智的時候處理,否則,只會使事情走向我們預期的反面,造成嚴重的無可挽回的後果。


當代師說


看到這個新聞,確實令人難受。

17歲男孩衝下車跳橋身亡,全程不到5秒,母親因沒能抓住孩子而目睹兒子死亡,癱軟下來,跪地痛哭!

發生這樣的結果,誰都沒有想到。孩子在學校發生矛盾,媽媽批評教育,這估計是我們作為父母經常性的行為,習以為常的行為。一個花季的孩子,馬上成年的孩子,最後因為媽媽的批評而選擇極端的方式進行對抗。

看到好多人都在批評母親的教育方式,都在責怪母親。將事件的結果都歸責於母親,認為是她的原因造成,這是不公平的。我們在批判母親的語言暴力交易,但我們對於這母親,何嘗不是一種語言暴力。我想,這位媽媽,可能這一輩子都活在自責和難受中。

對於我們來說,批評教育,在我們的校園生活,在我們的家庭生活都再平常不過。這個事情,母親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問題,但是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樣是個問題。但是,這個事件都應當引起所有父母及學校的警示,父母如何與自己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都至關重要。

我們父母,學校,社會對於孩子的期望,總是希望在學校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即是我們所謂的成功。而這是這樣,教育總是重成績,而是忽略孩子心理培養。


葉律師


昨天在抖音上看到了這個事件,當時內心為之一振,孩子說跳就跳,母親追都來不及,最後那位母親只能倒地痛哭。

事後120趕到現場,孩子已經去了,17歲正是一生中的如花一樣的年紀就這樣去了,留給父母的事多大的傷害啊,含辛茹苦十個月,一朝開五指,把他帶到這個世界,然後辛辛苦苦養育了17年,一朝化為了烏有,悲痛、嘆息!

我們不知道在車裡面,母子倆發生了什麼,母親可能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是孩子無論如何不應該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留給親人的只是無限的悲痛。

17歲也正是孩子的叛逆期,但是這樣不知道尊重自己的生命,是誰的過錯?家庭教育的缺失?還是學校教育的缺失?亦或是孩子自己的心裡有問題?

我們不知道,但是經過這件事,我們應該深以為戒,到底該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未來的重中之重。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挫折亦是一種成長,珍愛生命從我做起,這些最基本的觀念父母應該都傳達給孩子,那些動不動就拿生命開玩笑的人,從小的教育肯定都缺失了,所以,良好教育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