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誘發橘子果前苦味的基因

研究揭示誘發橘子果前苦味的基因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徐娟團隊發表了研究論文。該研究報道了誘發柑橘果實產生前苦味特性的新橘皮糖苷類積累的關鍵控制基因,即1,2-鼠李糖基轉移酶基因(1,2RhaT)和1,2RhaT-like基因。這一研究將為後續深入解析馴化過程中柑橘果實前苦味性狀的形成及演變提供理論基礎。

新橘皮糖苷類誘發柑橘果實前苦味的形成,且在不同柑橘種質中呈種質差異積累特性。採用50個柑橘栽培種及兩個柑橘屬間雜交群體為材料,作者發現柑橘屬和枳屬中1,2RhaT與新橘皮糖苷的積累與否直接相關。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作者發現除1,2RhaT基因外,各柑橘基因組中還存在兩種類型的1,2RhaT-like基因,且1,2RhaT與1,2RhaT-like高度同源。序列比對及進化分析表明,1,2RhaT和1,2RhaT-like可能存在複製和演變關係,而後者編碼的酶不具備催化合成類黃酮新橘皮糖苷類物質的功能,僅催化合成非苦味的類黃酮-7-O-二-葡萄糖苷,這對揭示柑橘風味品質的馴化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者認為1,2RhaT的丟失及功能性改變可能導致了柑橘風味相關類黃酮代謝譜的演變,而這種現象可能源於人類選擇的干預。本研究將為今後開發分子標記用於無苦味或弱苦味優良柑橘種質的篩選、鑑定和早期選育提供借鑑。

該研究由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徐娟實驗室完成。陳嘉景博士和袁子?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新西蘭皇家植物與食品研究所高級科學家Jia-Long Yao和徐娟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歡迎添加關注田聯網微信公眾號:tianlianwang1234 柑橘網微信公眾號: ganjuwang 瞭解更多農業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