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大聲叫我董先生


孩子有這樣的極端表現,主要責任來自於家庭,家長對孩子過份溺愛和對孩子犯的錯誤非打即罵,這兩種情況長此下去都有可能造成這樣不幸的後果。



家庭影響對孩子性格形成很關鍵,如果一個孩子長期在溺愛環境中長大,他就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在乎任何人的感受,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已經習慣了只要一哭就會有奶喝的情況,有一天父母突然強硬他就會受不了了,這種時候很容易會走上極端。


對孩子犯錯誤不是指責就是罵,這樣會造成孩子性格上很自卑,即使有事也不敢和父母說,對父母存在恐懼感,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過份在意的話,如果成績偶爾一次考不好,他能想象父母知道了會怎麼樣,由此陷入深深地恐懼之中,這種心理很容易造成孩子孤僻極端的性格。

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和孩子相處,瞭解自己的孩子,不要總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更不要過份溺愛孩子,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對三觀的認知。


極光暮光


不用說,這個17歲的孩子在家裡一定是皇帝,從小開始說了怎樣,家人都不會逆他的意,一定是千依百順的,應該怎樣教孩子,我來告訴你吧。

10多年前,我的孩子3-6歲的時候,我帶著她從廣東去廣西嶽父家,當時小舅也了個兒子,全家人都很寵他,只要他一哭 ,全家人馬上進房去哄他,越哄,他就越哭得厲害。當時我就很反感,我對岳父說,不要再哄他了,這樣會害了他的,讓他獨個兒哭,哭到他自己停口,以後都這樣,不用多久他就不哭了。因為知道就算哭也沒有理他,你越去哄他,他就越會得意。現在再去,他已經小學一二年級了,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大哭大鬧,不過還是很調皮,一起出去散步,人家好好的在談話,他卻故意用腳踢起沙塵去胡弄別人。我就一個警告:“你再這樣,我脫掉你褲子打你。”他不聽,我真的脫了他的褲子打了他,不過是半玩的性質,他知道我說一不二,以後也不懂這樣做了,去年我也是這樣,他老是跑到我房間來搗亂,我直接把他按床上手腳不許他動,憋得他臉都紅了,以後就不敢再亂來了。

小孩是會看人的,他們難纏,遇到比他更難纏的,他們就會變聰明,但如果全家人都對他千依百順,他們就會相當得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有誰可以治得了他。

岳父問:“你是怎樣管女兒的,她做的每一件事怎麼都問過你們經你們同意?”

我從小就對女兒嚴加管教,一,用老一輩的嚴來管,錯一次批評一次,絕不放過每一個管教的機會,當然,一次做好了是會表揚和獎勵的,但千萬別獎太多,你可以洗一次碗獎五毛,讓孩子感受到靠勞動掙酬勞的甜頭就行,考試成績好就獎書本。從小在車上她哭鬧,我就停車,讓媽媽把她扔下去,我讓她知道,想要什麼,哭鬧是沒用的,但有徵求父母意見,什麼都有話好說。

到她長大一點,讀初中高中了,我每次見到她,都會把社會上發生的事情告訴她,大學生情殺案、空姐打滴滴被殺……還有自殺案,我會跟她談論,問她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怎樣。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呀 。

再談回這個自殺的男孩,不用說,父母從小就沒有像我這樣教孩子,十次出錯,可能只有一兩次批評,其它的還有人護著,頂撞父母也有人袒護,從他在車上跟母親吵架馬上自殺,就知道這人從來沒受過挫折。當年我女兒去參加才藝比賽,十秒鐘被“叮”走了,我們還覺得高興,因為這是一個挫折教育,讓她知道,自己不夠努力,而在外面,這只是其中一個小挫折,她還要面對更多的挫折。

反觀現在很多的家長,一件小事就到學校去刁難老師,打老師有,告老師的人,這幾十年來都是這樣護著孩子的家長,現在報應的候來了,這樣的事以後會更多,血的教訓,讓你還護著你的孩子,讓你還動不動不許老師體罰學生,罵兩句批評兩句都不行。溺愛是一種毒,是一種慢性毒藥,如果馬上會發作,那你的孩子還有救,可這種毒一般要十幾年幾十年才體現出來,到你發覺的時候,想抓住他的腳不讓他死也是無能為力了。


教你孩子學英語


一個17歲的孩子在母親面前消失,那是多麼的殘忍,多麼的撕心裂肺,經過這事,希望能引起很多家庭的重視,我的兒子17歲叛逆期,我是小心翼翼的度過,他的父親是一個自私的男人,我為了生活漂泊在外,孩子那是念高中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由爺爺奶奶陪伴,我和兒子的交流,他根本不聽,只是把媽媽當成一個提款機,我絕望過,甚至想用自己的死來換回兒子叛逆的心,我曾經告訴過我的兒子,我說媽媽也年輕過,媽媽也是一個女兒,後來才當上了媽媽,我沒有當媽媽的經驗,但我想當一個合格的媽媽!你可以把我當朋友,教我怎樣當好媽媽,兒子現在27歲了,也當了父親,但由於我常年在外,兒子對我還是不怎麼關心,我還是同樣的話告訴他,等我學會了怎麼當女兒,又學著怎麼當媳婦,等我還沒學會怎樣當媳婦就在學著當媽媽,還沒學會當好媽,又在學著當婆婆,人生苦短,其實我也想為自己活幾天,但誰又能懂我的心?


手機用戶6821665187


寒假期間讀高二的孩子在杭州學美術,每晚學到十一二點才入睡,本該過年寒假是休息的時候,但為了讓他更自律還是學習為主,有一個晚上我收到杭州美術學院老師短信說孩子脾氣暴燥不配合她,我就覺得好奇怪,就回老師短信發生什麼事了?半夜了老師沒回短信,等到天亮我撥通了老師電話:那電話里老師很生氣的說把你家孩子來杭州帶回去,我就直接和那老師說請把電話交給我兒子我想問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因為孩子也正是十七八歲受不了無辜的被說我要為兒子討回公道!結果證實孩子沒有犯錯,是宿管老師管不了別的男生把我兒子也訓了一通,後來和管事的老師溝通後那宿管老師態度360度大轉彎,學校老師都要互相溝通不是指責,家長也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指責孩子,孩子的心靈會受傷的!什麼事都需要溝通互相理解!悲慘的事千萬不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真的人生苦短!


步尚街


我有一個朋友,她快四十了也沒有孩子 ,老公有毛病,她是一個初中數學老師,很多時候我覺得她說得話很對。她說,如果她有孩子,不會溺愛孩子,什麼都不為他準備,作為她的孩子必須自立堅強,我說也要照顧孩子的情緒,現在的孩子抑鬱症的很多,她說,如果她的孩子抑鬱症了,或者選擇自殺,那麼死就死了,這樣的孩子即使活著也沒出息。雖然話語很無情,可能她沒有孩子的原因,但是還是有點道理,一個17歲的男生,能匆匆這麼瞭解自己,那麼即使他沒死,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太沖動,太幼稚,太不負責任。只是可憐了他的母親,一輩子活在自責裡。現在的孩子真是玻璃心啊,一碰就碎,一言不合跳橋給你看,這都是什麼孩子呀,父母教育還是有缺失的。


喵嗚小花


很多人説孩子玻璃心,玻璃心很怕死,只會裝樣子嚇人,這孩子肯定收到了很大委屈或長期壓抑,沒有出生在那種原生家庭的人不會懂的。看過視頻了,孩子沒有任何遲疑的跳了下去。留下父母一輩子的傷心。 在此奉勸家長。寧願孩子是個一無是處的混蛋,也不要使其受盡委屈,生無可戀。每個家長的責任不是管教孩子成才,而是要使其快樂成長。你是一隻雞,下了一個蛋。用鷹的標準教育她,飛不起來不行,你自己怎麼不去飛。鷹飛九天,雞縱草叢。都有各自的快樂,各自的悲哀。何況好多孩子長大了走入社會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起碼養家餬口沒問題的。哈佛出來的能他媽白日飛昇啊,一輩子不長,樂樂呵呵就過去了,別太叫板哈


無為140183374


刷抖音上刷到這個視頻,反覆看了好幾遍,先是震驚,然後是心疼,這麼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他的媽媽蹲在地上無助的拍打地面真的是很揪心。在西安出差的先生也看見了視頻,馬上給我打電話說:以後不要逼孩子學習,愛啥樣啥樣,健康快樂最重要。我反思了一下:首先我和孩子的關係很好,我們無話不談,可能是因為他還小吧,他是我自己帶大的,和我的關係也最好,我們經常和對方說“我愛你”。其次,我脾氣不好,遇到學習問題確實很容易發火,大吼大叫,會說一些傷孩子自尊的話,我知道這樣特別不好,但火氣一上來根本控制不住,以後慢慢改掉這個毛病。最後,我想說無論我的孩子將來做什麼我都愛他,支持他,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360行行行出狀元。

番外篇:以前覺得明星沒有任何隱私,現在連我們這些普通老百性也沒有隱私。發視頻的人有沒有想過會對本來就喪子的媽媽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大家會說她什麼?她還能不能再有勇氣活下去?還有那個孩子,有人說受不了失敗,心裡承受能力不行,您知道是什麼原因就這麼下決斷?這件事帶給我的就是反思反思再反思,剩下我沒有任何資格評價。


夏小沫summer


17歲的青春,就這麼毫無價值的消逝了,令人痛心!可以說,這位少年,死於情緒的失控,而失控的導火索,則是其是母親的批評。母親的本意是教育孩子,而正是在錯誤時間裡的教育,導致了孩子生命之花溘然凋謝!

痛定應該思痛,我覺得我們必須明確一下四點,在自己或者他人情緒激動情緒失控時,採取正確的姿勢,度過情緒失控這個危險期:

其一,情緒失控之時,絕不是教育之機

情緒失控,容易讓人感到絕望,覺得生無可戀,衝動之下失去理智。可見,失控的情緒之下,我們應該做的是疏導,是讓失控的情緒恢復平穩,而不能感情用事,火上澆油。

就拿這個悲劇事件來說,知子莫若母,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性格應該是很清楚的,在得知孩子跟同學發生矛盾的情況下,父母要做的,是傾聽,是安慰,讓孩子傾倒出心中的負面情緒,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去批評,這個批評,就是把孩子推向深淵的推手。

其二,控制情緒茲事體大,切不可等閒視之

但凡不是預謀的極端事件,可以說都是情緒失控的結果,當造成嚴重後果後,所有的當事人都表示追悔莫及。作為旁觀者,往往會斥其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其實,這是不懂人的心理。情緒失控時,人就會失去理智,根本想不到所做作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其三,情緒激動時,起碼要做三次深呼吸

人人都會有情緒激動之時,遇到情緒激動時,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深呼吸,再次深呼吸,三次深呼吸,一般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三次深呼吸都無法平復,最後的一招就是離開現場,眼不見心不煩,情緒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其四,最親近人的言行,最容易導致情緒失控

在很多情緒失控發生的事件中,導致一方情緒失控的,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因為人心情極其糟糕時,心中充滿了負面的情緒需要宣洩,而最親近的人,則是宣洩的傾聽對象。如果此時,最親近的人沒有當好垃圾桶,而是指責、批評、懲罰,就會導致對方絕望,做出極端的舉動。所以,遇到家人或者親友情緒激動時,傾聽安撫就是最好的良藥。

綜上所述,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高度重視情緒的自我控制,高度重視對他們情緒的引導和紓解。情緒失控之時,絕不是解決問題之時,一切的問題,都留到情緒平穩、冷靜理智的時候處理,否則,只會使事情走向我們預期的反面,造成嚴重的無可挽回的後果。


當代師說


我個人認為,中國父母的通病,獨生子女原因,孩子從小頗受溺愛,長大後就在父母身上索取更多,就想吸血鬼一樣,已經形成依賴,當媽媽意識到孩子不把父母放在眼裡時,需要管教了,已經晚了,他已成魔,處於叛逆期,不好管理了。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真的,好比一塊玉,一開始就要細心打磨,從小經歷要豐富些,他的內心才會慢慢強大。捱打是成長經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並非讓你一年揍幾次,但一定要在他發育之前揍一兩次,最好皮疼肉不疼,既不傷其筋骨,還有效的削掉他的旁枝。基本十歲後就不用打了,說服教育,完美!


充滿陽光的靚麗人生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心情特別沉重,男孩縱身跳下的那一刻,我想,媽媽的心裡一定是絕望和痛苦的。

曾經跟朋友聊過這個話題,現在的孩子心理怎麼這麼脆弱呢?很多人都拿自己小時候的經歷跟現在的孩子比。可是,我想說,現在孩子的生存環境跟以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他們幾乎失去了培養抗壓能力的土壤,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個人的抗壓能力應該是在跟周圍環境 和兄弟姐妹,同伴朋友的交往中,在各種摩擦與碰撞,挫折與磨難中鍛煉出來的。比如小時候大家庭裡有很多兄弟姐妹,在相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爭吵,孩子尋求大人幫助時他們經常會偏袒一方傷害另一方。在這些經歷當中,孩子們慢慢接受了生活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公存在,他們學著去處理人際關係,學著去尋找途徑消化這些委屈,學著自己安慰自己,樂觀面對生活中的難題。

而現在00後這一代孩子,他們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缺少玩伴,陪伴他們的只有網絡。從小生活在溫室裡的他們,小時候有父母寵著愛著保護著,一旦到了集體生活,人際關係的矛盾就開始表現出來了。他們不知道如何跟同伴交往,也不知道如何正確面對矛盾,更不知道遇到問題時怎樣尋求幫助。

這個新聞裡的男孩,因為母親批評了幾句就想不開自殺,說明他內心苦悶尋找幫助,而母親的不理解讓他徹底絕望。

從這件事裡,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如何正確地溝通,怎樣提供正確的指導和幫助。可能在大人看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到了孩子那裡已經是驚濤駭浪了。不管怎麼說,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從小就要灌輸正確的生命觀,然後和他們一起面對生活中的難題,做他們最有力的後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