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為什麼抹黑商紂王並美化姜子牙?你怎麼看?

天下歷史風雲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問法,醜化紂王和妲己,美化周武王,神話姜子牙的人不是許仲琳,而是周朝初年到明朝中葉的主流媒體。

何謂古代的主流媒體?皇帝、史學家、詩人、詞曲作者、話本小說作者等有話語權有影響力的人。這些人運用自己政治上或者文學上的優勢,不斷的醜化紂王和妲己,美化周武王,神話姜子牙。

許仲琳寫《封神演義》時,他們的形象早就固定了。許仲琳只是把自己聽到的內容融入到作品中,至多是為了情節需要誇張一些。

從周朝初期到明朝中葉,古人為何要不斷地醜化紂王和妲己,美化周武王,神話姜子牙呢?在這個問題中,醜化紂王與美化周武王是一個問題,醜化妲己是這個問題的衍生品,神話姜子牙是單獨的問題。我現在逐條回答一下。

第一,紂王為何越來越荒唐?周武王為何越來越英明?

最初醜化紂王與美化周武王的人,就是周武王自己,或者是他授意的周朝人。這件事很好理解,李世民為何要醜化李建成和李元吉,弱化李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形象,鞏固自己的統治。但是李世民策劃玄武門事變屬於被逼無奈,他與李建成李元吉之間沒有絕對的是非黑白。武王伐紂不同,若是站在道義角度,周武王是理虧的。

武王伐紂的真相是什麼?周武王、姜子牙等人在紂王精銳部隊遠征東夷、殷商都城守衛空虛之時趁機而入,用自己的王牌軍隊打敗紂王臨時拼湊的奴隸大軍,並且逼死紂王成功建立新王朝。

以有道伐無道,就是一句流傳千年的彌天大謊。這樣的真相,周武王怎麼可能嚷的世人皆知。為了維護統治,為了讓新生的王朝有延綿後世的底氣,周武王必須把紂王說的一無是處,把自己攻打商朝的行為上升到順應民意、替天行道的層面。

於是智勇雙全的紂王變成荒淫無道的昏君,周武王也由一個侵略者變為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英雄。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不相信,紂王的臣子和後代也曾進行過激烈反抗,但是大局已定。周朝八百年的統治過後,誰還記得當時的情況如何?周朝滅亡後,紂王殘暴的形象已經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周武王在美化自己貶低對手這件事上,堪稱一代宗師。

周武王為了維護統治醜化紂王,可是紂王身上的髒水並不是周武王一人潑上去的,甚至在周朝滅亡後,紂王又有許多暴行問世,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有一句話就是答案,他說:“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這句話的意思是牆倒眾人推。紂王的形象已經狼狽不堪了,再加點荒唐事又有什麼關係,紂王也不會醒過來找自己算賬。於是後人把一個昏君能做的事都加到紂王身上,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就這樣過了一代又一代,紂王身上的髒水早就變成塗料,不使用化學產品已經洗刷不淨了。許仲琳寫《封神演義》時紂王之惡早已天下皆知,他也只是為了劇情需要增加一些小料,主要是與蘇妲己在一起狼狽為奸的事情。許仲琳算不上抹黑紂王第一人,甚至他連抹黑紂王的主力都算不上。但是他在抹黑紂王這件事上居功至偉。若不是他的小說,以紂王和妲己生活的年代,不可能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第二,後人為何要醜化妲己?

這個問題也很好理解。紂王是昏君暴君,還是亡國之君,這類皇帝身邊一定要有一個妖妃才說得通。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是不是每一位荒唐殘暴的君主身邊都有一個類似於妲己的妃子。這些妃子干涉朝政、奴顏媚主、殘害忠良,皇帝都是好皇帝,只是受到她們的枕邊風才變得不可理喻。即便在男權至上的社會,一個女人再受寵也不可能產生這樣的作用。但是封建社會的文人墨客都這樣認為,廟堂之上的國之棟樑都這樣認為,妲己等人也只能“擔此大任”。

紂王妃子眾多,妲己為何能成功入選禍水的角色呢?或許是因為妲己的來歷吧。她是有蘇氏的公主,紂王打敗有蘇氏後她作為戰利品被送到紂王身邊。這樣的身份,比正規途徑進入後宮的女子更有話題。

第三,後人為何要神化姜子牙?

孔子和關羽為何被神化?因為統治者和百姓都需要這樣的人。從漢朝開始儒家思想被奉為正統,科舉制出現後,所有的讀書人想走入仕途都要苦讀儒家經典。在這種情況下,孔子的地位只能一次次升高。關羽是忠厚仁義的代表,忠於漢室、義薄雲天等等品質都是統治者喜歡的,也是群眾嚮往的,因此關二爺也能享受後世香火。

姜子牙也是如此。他才華出眾卻懷才不遇,得到賞識時已經年過六十。只這一條就足夠後世頂禮膜拜,無數得不到重視的人都可以用姜子牙的經歷安慰自己。姜子牙在儒學、法學、縱橫學等方面都有成就,是後世公認的“百家宗師”。這樣的人,自然能得到後人的敬仰。這份敬仰,時間長了就會神化。另外姜子牙還是周武王成功伐紂的大功臣,並且在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貢獻卓越。這樣的臣子自然會得到歷代國君喜歡。因此姜子牙既有群眾基礎還有君主賞識,只要時間一到,被神話是必然的。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夜狼文史工作室


商紂王、楊廣這些人,都是正史蓋棺定論的昏君、暴君,你寫小說你怎麼寫?不可能先長篇大論引經據典的反駁“正史”吧?把紂王寫成聖主?那你是寫小說還是考究歷史?

他只能按照正史書寫的歷史形象來寫,加一些野史和民間傳說,

如果你不是研究歷史的,或者就認為商紂王是昏君,而他寫的小說《封神演義》把紂王寫成明君聖主,你會不會又覺得他是在洗白紂王呢?

就如同很多人覺得《武媚娘傳奇》《走向共和》等電視劇洗白武則天和慈禧、李鴻章等人一樣。

看歷史就像盲人摸象,你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史料得出的結論就會不同,你怎麼能認為你覺得的就是對的,就認為是真實的歷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