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石頭由原子構成,為什麼人類有思想,而石頭沒有?

汪青蘭


雖然我們在潛意識中已經確定意識的誕生來自於大腦的神經元網絡。但是科學家對於意識的本質起源並未產生統一的高度。

人腦神經產生意識來自神經元放電,而石頭不存在這樣的結構,它主要是由硅元素構成的非生命體。

結構決定性質,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但是為什麼卻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形態。因為原子不同的組合數量和排列順序的差異會形成不同功能的分子。分子的不同組合又呈現出宏觀上的差異。

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的分子差異還在於是否可以通過某種手段達到熵減。石頭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內部的分子只會越來越混亂,這是自然形式熵增。

而生命體可以通過DNA重新組織分子排列從而自發抑制熵增,達到熵減的效果。比如鹼基對可以被組合在一起排列。原本混亂的鹼基對就可以變得有序。而意識內容的千變萬化可能來自對微觀粒子可控的操作。這種可控的操作必然包含熵減過程。

從這點來看,意識來自可自發抑制熵增的生命體。而石頭只能遵守自然形式的熵增。

我並不認可石頭會產生思想。但是在哲學層面上,石頭有無思想是無法證偽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圖靈測試和缸中大腦。

圖靈測試的結果告訴我們,即便人工智能高度再怎麼發達,它的行為即便與常人無異,可你依舊無法確定人工智能是否具備意識。

在主觀唯心論中,你甚至都可以懷疑你周圍的親朋好友是否是真正具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因為你可以認為他們只是你意識中模擬出的假象,儘管他們的行為看起來毋庸置疑,但依舊無法證偽他們是否具備獨立意識。

同樣在缸中大腦模型中。你無法得知自己的肉體是否是客觀存在,還是自己只具有一個大腦,其他的五感官感受只是來自模擬。

按照這種邏輯,你無法判斷石頭是否具有意識。

如果你是唯物主義者,那麼問題就簡單很多。意識肯定來自生命體,因為石頭不是生命,也不具備神經元組織,所以不具備意識。

我們的意識起源的本質依舊是個謎

為什麼神級元放電可以產生意識?微觀上的放電行為,為什麼會產生主體感受?

神經科學給出的答案:意識是神級網絡傳遞信息的湧現性質。

可是人們可以繼續追問:為什麼傳遞信息會產生湧現?

目前對意識的研究學科冗雜繁多,各個學派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大部分是認可意識來自於神經元的。所以在這一點上,石頭不具備意識是因為它不是生命體。


科學認識論


因為原子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這正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基本自然規律。找到正確的排列組合方式,你就發達了。

正如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但水可以喝,氫氣和氧氣卻不行。

正如手機和玻璃都含有硅,但你不能用一塊玻璃上網。

無它,原子的組合關係和排列方式不同,其性質就會有差異。甚至哪怕同樣是水,還有固液氣三態的常見變化,從而產生極大的差異。我們最需要的是液態的水,連尋找地外生命都優先尋找擁有液態水的星球或衛星,原因就在這裡了。


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就會擁有不同的功能,這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的自然規律。而思想,就是人類擁有的一種能力,你只要按照造人程序製造一個人,並把他她放到人類社會中正常培養,你就會得到一個有思想的人。注意,要按照合法的造人程序!而製造一個人的全部信息,被儲存在人的基因組中,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這些信息,只不過我們的技術還不能廉價的用另一種方法來造人。

圖示:BBC經典紀錄片 ,如何製造一個人,探索人體發育的奧秘,從受精卵的衰老死亡的人生歷程。


自我意識之謎

我當然沒有自我貶低和否定的意思。人終究是不同的,這種不同在於,只有我們才有這麼多問題,其它世間萬物,無論活的死的有生命的無生命的它們都沒有這麼多問題,這大概是因為我們擁有語言的副作用,語言本來用來傳播八卦,但少數人開始用語言思考人生和星空,於是我們就有了思想和思想家。



不過,在有思想和思想家之前,先得有——自我意識。

圖示:豬不會思考豬生,但人會。


世間萬物籠統的說,擁有兩個最基本的性質,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而生命的秘密主要通過分子的化學性質體現出來。但生命為何能發展出擁有思考能力的人類?這個秘密被沒有被完全揭開。


只能說在大約三百萬年前,有一隻靈長類動物,因為被東非大裂谷分割,其中呆在森林中演化成了今日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而呆在裂谷另一邊的由於森林的衰退,被迫來到稀樹大草原上生活,在這時發生了一個關鍵的變化——直立行走。

從直立行走到成為思想者,歷經了三百萬年時光和難以盡數的滄桑,在這條路上,我們曾經擁有許多同樣直立行走甚至會用火的親屬,但它們統統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我們堅持到底,沒有滅絕,終於在大約20萬年前修成正果,成為一種擁有極強環境適應能力的動物,然後我們的祖宗開始從非洲遷徙出來,用雙腳丈量完了地球。


這一非凡的生物進化歷程,讓我們擁有了思考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形成了自我意識,這是生命世界中一次石破天驚的創造。就像人類製造出了第一臺通用計算機那樣。

圖示:人類第一臺通用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5000次加法。


人類製造的計算機,發展歷程是從大到小,而大腦在自然界的演化則是從小到大。

圖示:人類製造的計算機與自然界中動物的計算力之間的對比。


從自我的立場出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是生命這鍋化學濃湯中最讓人心動的精華,甚至在宇宙的尺度上,沒有自我意識的覺醒,宇宙是否存在也毫無意義,它將只是簡單的存在著,直到它被一種生命主動觀察並加以分析,宇宙的秘密才突然擁有了價值。而我們越是思考,越是倍感孤獨,因為地球上似乎沒有另一種生命可以和我們對話,我們迫切的想要和外星智能生命對話,同時又陷入被害妄想狂之中,因為我們自身對同胞的迫害。


外星人是否靠譜不知道,但希望終有一天,我們能製造出陪伴我們的終極思考機器。


三思逍遙


我來介紹一個最新的理論,它可以幫助你在思考「意識」的時候,擁有更高級的觀點。

這個理論叫做「信息綜合論」,英文名叫「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所以也簡稱為「IIT理論」。是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物理系的Giulio Tononi提出的意識理論。

我們都知道,意識摸不著看不見,只有擁有意識本身的主體,才能確定自己有意識,而對別人則完全無法確定。比如你我面對面,如果較真起來的話,我完全可以說「我不知到你是否有意識」,同樣,你也可以對我說相同的話。

意識有幾個性質,首先就是意識是不可分割的。對於一個意識主體,比如人來說,正常的人都只有一個意識主體。其次是,意識是有很多種類的,我們有觸覺的意識,有聽覺的意識,還有思想的意識。

舉個例子,我們怎麼區分人的視覺體驗和攝像機的攝像過程呢?答案是,攝像機的狀態數太少,而且它內部的結構是可分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一張圖片或者場景,我們會有無數種狀態:花、草、水、人、蚊子、書籍……種種。而攝像機呢?對於早期的攝像機,分辨率很低,對應的狀態數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攝像機中的信息沒有被整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如同上面圖b中一樣,劃出一道線,使得通過線的信息極少。而對於人則不一樣,人腦有非常豐富的神經連接,以至於我們找不到一個劃分方法,可以讓人腦分為獨立的兩邊。即便找到了一個讓信息極小的劃分,這個極小值仍然是非常大的。

所以,信息的互聯、產生,是產生意識的關鍵。石頭之中,信息並不會在大尺度上傳播,也不會大規模的產生信息,這樣的系統,是幾乎不會有意識的,即便有,也是極其微弱的。

兩篇參考文獻:

A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of consciousness,Giulio Tononi,BMC Neuroscienc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from consciousness to its physical substrate,Giulio Tononi,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章彥博


人類和石頭由原子構成,為什麼人類有思想,而石頭沒有?

如果掉進人和石頭都是有原子構成的這一個坑裡,那麼很抱歉這個話題就沒法繼續下去了,因為已經被自身的思維給框死在原子這個區域內了!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理解這人和石頭之間的差異呢?

石頭的的組成是硅酸鹽類的無機物,而人體卻是有九大系統組成的有機整合體,包括運動、循環、消化、呼吸、泌尿、神經已經男女生殖系統等,當然我們今天要說的最關鍵部分是神經系統,因為其他系統都是神經系統的配合單位!


為什麼說神經系統才是最主要的?因為我們大腦中樞就是神經系統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當然相信猩猩也有功能類似的系統,但只有人類才具有真正的思想,因為我們與其他所有的生物都不一樣!神經系統中的各種感知器官,比如視覺、觸覺、味覺、痛覺、熱、冷.....等所有的感知系統的交叉與關聯,會讓我們獲得難以計數的信息,而在這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來整合和處理這些感知器官傳輸過來的龐大信息,大腦猶如一個超級大數據處理中心!就像不同水平的軟件可以從大數據中撈出不同用途的信息,甚至一個設計優良的大數據軟件能為我們處理更多,這就像人類和猩猩之間的差異一樣!

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物理系的Giulio Tononi提出的意識綜合論也許比較貼近這種觀念,而這個過程是會隨著大腦的處理經驗而累積的,簡單的說就是你的腦子越用越聰明,越用越有經驗,越用思想會越敏銳!但很多朋友可能一直都處在接受互聯網所給予的知識卻願意做更多的處理,因此未來可能會處在一種非常微妙的狀態,即:有意無意的稱為互聯網各種謠言的傳播者,這是一個非常好玩的課題,很多朋友正有這個趨勢哦......他們跟石頭的區別是還會傳播謠言,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話,但腦子真的是多用用比較好!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鋪墊的廢話不說,不需要過度文字,過濾水份直接上乾貨。

有人提問:人類和石頭都是由原子構成,為什麼人類有思想,而石頭卻沒有思想呢?

我認為這個提問很幼稚很可笑,這個提問有致命性的錯誤,為什麼呢?

下面我簡單明瞭地對其錯誤進行批判,順便給予糾正,同時把正確的道理講給大家:

(一)首先,誰能有效證明石頭沒有思想?做為人類,你不是石頭,你怎麼知道石頭沒有思想?難道是石頭告訴你的?如果是石頭告訴你祂沒有思想,這恰好證明了石頭有思想有意識,而且還能跟你對話。

(二)既然人類不能證明石頭沒思想,那就有可能石頭有思想。

(三)我認為,人類有思想,石頭也有思想。不但是石頭跟人類一樣有思想,而且天地萬物所有一切都跟人類一樣,都有思想!

(四)思想,也稱‘觀念’,指客觀存在的相互反映。

人類、石頭及萬事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祂們之間都是互為主客、相互反映,這些相互反映的內容,就是祂們的思想。

(五)人類的思想,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那麼,石頭的思想,也是客觀存在反映在石頭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

(六)古往今來,人類固有的理論認為,人類因為有大腦,所以人類才走意識才能形成思想。這些理論是錯誤的。

(七)正確的理論是:人類因為有基因,所以人類才有意識才能形成思想。

(八)石頭及萬事萬物都有基因,所以,石頭及萬事萬物都有意識都有思想。











妸姆星系盤古飛船


其實這個問題要先搞清楚兩件是

  1. 思想或者說意識到底是什麼?

  2. 我們如何才能斷定“石頭”沒有思想?

如果我們無法確定什麼是思想或者什麼是意識,我們其實是無法斷定石頭到底有沒有思想或者意識的。


思想或者說意識到底是什麼?

關於這方面的科學研究,講真全是假說,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有個假說是這樣的,科學家認為自我意識和鏡像神經元有關,那什麼是鏡像神經元呢?

科學家發現,嬰兒剛出生的時候照鏡子是不能看出鏡子裡的是自己,還有很多動物也是這樣。也就是說,自我意識是不是能看出自身的變化,而鏡像神經元就是負責這個的。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似乎我們能下一個結論,一個人的意識和思想似乎和神經元有關係,也就是說,和大腦有關。是神經元的信息傳遞實現了意識和思想。而且也正是大腦作為中樞,指揮的全體身處的系統,組織和細胞進行工作。而大腦強大的處理功能也正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

但目前來看,我們還沒有辦法把神經系統等同於意識,只能說這是一個假說。


我們如何才能斷定“石頭”沒有思想?

如果按照人的標準來看,石頭是肯定沒有思想的。但是神經元的信息傳遞是不是就是思想的物質基礎,其實我們目前也無法下這個斷言。所以,其實現在給石頭下沒有思想還為時過早。


鍾銘聊科學


人和石頭的區別很明顯,組成石頭的原子種類和排列情況和人類的完全不同,這樣早就了人類有思想而石頭沒有。



物質的結構決定了其外在物理性質,比如同樣都是由碳元素組成,鑽石和煤炭差別不是一點半點。而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宏觀物理性質差別,原因就在於碳原子在兩個物質中的排列組合情況不一樣。生命和非生命物質的這種區分更為明顯,非生命物質的原子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排列的也比較簡單。組成生命的原子,不僅種類繁多,排列也是千變萬化,無窮無盡。



也正是這種變化無盡的原子分子間排列組合,才早就了人類可以思維而石頭不能。假如讓石頭也按照某種形式排列組合為傳說中的硅基生命,那麼石頭有可能也會具有思考能力。可惜的是,自然界不會發生這種自發誕生生命的事情,因為生命結構的熵要比石頭低的多,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高熵物態是不能夠向低熵物態轉換的。



物質決定意識,有什麼樣的結構決定什麼樣的物質屬性。石頭和人類,一個有思維一個沒思維,理當如此。


科學探秘頻道


這個問題的思考範圍可以從科學到哲學,題目講了人有思想,石頭沒有,但哲學家們還會反問題主,你怎麼知道石頭沒有思想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如果我們把石頭換成計算機,那麼這道題的答案又會變得詭異了,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在圍棋等很多領域完勝人類了,再過上數百年,隨著量子計算機等出現,也許電腦也足以完成人腦的功能。

當人工智能開始思考自身存在的時候,當AI算法突變,能夠體驗人類的情感時,能夠開始自己的創造時,那麼計算機也有擁有思想。

擁有自己意識的計算機或者說機器人,已經在智力和體力方面完勝人類,那麼它們還會服從人類的領導嗎?

就像電影普羅米修斯系列裡一樣,高級文明創造了人類,人類進化後,創造了機器人大衛,而大衛則拿人類做實驗,創造出能毀滅高級文明和人類的異形,真是天道循環。


量子實驗室


萬物的物質成份都是原子,但原子堆砌的方式不同。就像一張白紙可以折成紙鶴,但也可以揉成團變成廢紙。這其中的區別就在於,相同物質的構造不同。而之所以人類有思想,而石頭只能是石頭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有序度不同。

顯然人類大腦的有序度高於石頭,但這種有序度並不體現在大腦和石頭的靜態結構上。只有活著的人才有思想,這表明“活著”這一重要特徵似乎更多地決定了思想的本質。活著的大腦當中才允許神經元與其他的神經元根據外界刺激建立突觸的複雜連接,才能讓神經電流在這個複雜的網絡當中傳輸、瀰漫,產生特定的結果反饋,這些現象是一顆石頭所沒有的——這就是思想的神經學本質。

生命實際上是一種能量循環,是一種在時間和空間上自維持的物質和能量現象,而正是這種循環維持了生物體的有序度,包括結構、能量通量、溫度等等。沒有生命的生物體就會腐朽——這是有序度流失的表現。實際上一切物體都在腐朽,只是生命利用能量在對抗這種腐朽罷了,究其根本,熱力學第二定律是這種有序度流失的根源。

一顆死去的大腦似乎也跟石頭一樣沒有太多的差別,甚至還更容易喪失有序度。所以石頭與活著的大腦之間的差別在於生命新陳代謝的循環過程。而新陳代謝就如同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或者行星圍著恆星旋轉,是一種有序度的自然維持方式,其產生可能就和電子、行星旋轉的發生是一樣的自然和普遍,而石頭,只不是過是暫時沒有進入到這個過程而已。

或許終有一日那石頭就會分解成砂礫甚至離子,參與到某個生命體的代謝過程中——我們的身體不就是來自於這行星上循環數十億年的氣體、液體和固體嗎?石頭某一天也會成為構建人類思想的物質基礎的一部分,成為在神經元中在細胞膜的電位差的引導下有序流動的離子或者在成骨細胞的外泌體的礦化作用下成為保護大腦柔弱思維結構的骨骼。於是,我們可以認為,智慧和思想,就源於流淌於這些物質結構中的能量潮汐,是受這潮汐沖刷和擺佈而產生的構像,這類似一片沙灘,幾朵浪花,幾片雲彩或幾個旋渦。

生命看來更像是廣泛自然中的一隅一瞥,生命體、智慧體也與其他非生命體沒有本質的差別,不過是能量穿流而過的現象罷了。或許萬物有靈在這個意義上是成立的。


小宇堂


《聖經》上說,上帝先創造了天地,後創造了人,因為人是神的高仿品,上帝給了人神氣,石頭沒有。所以人有思想。

女媧造人時 向人的鼻子裡吹了一口仙氣,人就活了,就有了思想。石頭沒有仙氣 是死的,就沒有思想。

中國這是挖了一個坑,讓人跳。如果問:都是人,都有腦子和四肢,為什麼智商不一樣?

準確的說,應該是人類的身體和石頭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這是現代科學給出的結論。人類有思想,有意識。那麼人類的思想意識是什麼?由什麼構成?人的幾大系統是靠什麼來相互聯繫又相互別約的,是原子嗎?什麼原子。不能將現代科學還沒有發現的就不承認它的存在。人類未發現細菌前,它不照樣存在?

石頭沒有思想,人類是怎麼知道的?也許還沒有發現而己。也許石頭的思想和我們不在一個層次。

比如一隻螞蟻在大象的腿上往上爬,它肯定認為大象是一塊石頭或木頭,不然,它爬上去幹什麼?

再比如,以前人們認為能在天上飛的是神仙,人不能做到。現在變成了現實。

因此說,對一件事沒有充分的認識,不知道的不一定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