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6萬億的亞馬遜退出中國,世界首富敗給馬雲、劉強東!

一敗塗地!

剛剛,世界首富貝佐斯慘敗在中國!

沸沸揚揚的“亞馬遜退出中國”雖然被闢謠了,但確定的是,亞馬遜將於7月18日停止對中國商戶的服務。

這意味著,亞馬遜在中國的個人電商業務進入死亡倒計時!

在歐美被奉若神話,來了中國終究還是難逃一敗。別了,亞馬遜。

從2004年收購卓越網算起,亞馬遜中國已入華15年。互聯網15年,人間滄海桑田。

當年巴菲特看不懂亞馬遜,錯失千里馬,如今它已經市值9000億美元,比肩蘋果、微軟;貝佐斯也身家暴漲,這兩年穩坐世界首富,徹底甩掉馬雲、馬化騰。

誰能想到,何其偉岸的巨頭,竟然沒能看懂中國。全球業務如火如荼,在中國混成灰頭土臉........

15年過去,亞馬遜在中國電商市場的份額慘到不足1%,只剩跨境電商、雲服務等維持。

市值6萬億的亞馬遜退出中國,世界首富敗給馬雲、劉強東!


廣袤的中國市場,一度是貝佐斯的摯愛,他曾多次不遠萬里而來,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過境遷,風雨催人,神秘的東方今天成了他的滑鐵盧。

巨頭折戟中國,先忘掉一片唏噓吧,因為這背後的原因讓人觸目驚心!

所有互聯網企業都知道,中國市場是塊大肥肉。

阿里、京東知道,亞馬遜當年也知道。但要打開中國市場,必須找一個本地隊友。

2004年,已經和噹噹齊名的卓越網,被選中了。

卓越網成立於1999年,一年後涉足電商業務,在雷軍、陳年操盤下,4年做到了當時中國國主流的電商網站。

2004年9月,多次調研後,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收購卓越網,踩著七彩祥雲踏開中國大門。

收購結束,雷軍遠走高飛,陳年呆了沒多久也走了。因為,老美收權嚴重,卓越的大部分管理層被洗出局。

蜜月還沒過完,矛盾倒挺深,大家不如好聚好散。

陳年走了,但留下一手好牌。彼時,淘寶、京東剛剛成立,還是初生牛犢,中國電商能和亞馬遜中國一戰的只有噹噹網。

而且當年亞馬遜年銷售額已逼近70億美元,全球範圍內王者無敵。

先機佔盡,又有錢,怎麼算都遠勝當時還忙著招兵買馬、四處融資的阿里、京東。

事實上,亞馬遜中國也確實領跑過一小段,2008年,它在中國B2C市場的份額一度高達15.4%。

只是好景不長,後來的中國電商風雲起雲湧,在阿里為首,京東、唯品會、聚美優品、網易考拉、拼多多一茬又一茬的衝擊下,亞馬遜中國徹底敗退。

到了今天,中國電商市場已被本土巨頭完全拿住。2018年第4季度,中國B2C市場份額,天貓61.5%、京東24.2%,亞馬遜連1%都不到。

早已邊緣化的亞馬遜,在中國人眼裡,何止是小眾,10個人有1個在用都算難得了。

如此差的業績,也讓貝佐斯連續10年沒有在股東信中提到亞馬遜中國......

本來一手好牌,被傲嬌的外企打成稀爛。

15年轉瞬即逝,青絲變白髮,性感也熬成了骨感。

往事如煙,這場敗退卻還是為我們,留下歷歷在目的教訓。

1.水土不服、反應太遲鈍

陳年走的時候,說過一句話“我失落了,要做一份符合中國市場的規劃太難了,因為美國人基本不聽你的。”

足以證明,亞馬遜對中國團隊的態度:

不管你多懂你的祖國,只要照我們說的做就行了。說白了,中國區就是個運營中心。

什麼意思?憑外企那一套,就能應付當年野蠻生長的中國市場?

中國團隊喪失決策權的後果就是,亞馬遜在中國水土不服、反應遲鈍。

首先是一切都很慢,卓越2004年被收購,直到2011年正式更名亞馬遜中國,雙方才算完成過渡。7年一渡,堪稱佛系.....


市值6萬億的亞馬遜退出中國,世界首富敗給馬雲、劉強東!


2007年開始,中國電商競爭激變,融到錢的淘寶、京東先後全面擴張,甚至全網打起了價格戰。

打仗就是要兵貴神速,亞馬遜中國區負責人決策權都沒有,怎麼打?

幾場價格站下來,電商平臺和用戶都變得成熟理性,但也各自有了歸屬。

反觀亞馬遜中國,幾乎沒參與這種野蠻生長,自然也被用戶漸漸遺忘。

2.一成不變,服務堪憂。

直到今天,國內電商平臺頁面千變萬化,一個商品恨不得用全景VR展示的時代。

亞馬遜頁面甚至還保持著老牌巨頭的驕傲,一個商品往往只有一兩張圖片,更別說視頻。

成千上萬元的東西,就一張圖,你敢信?


市值6萬億的亞馬遜退出中國,世界首富敗給馬雲、劉強東!



畢竟歐美是歐美,這套簡潔傳統的形象在國外吃的開,可完全不符合中國人的購物習慣啊。

再看亞馬遜的服務,號稱引入自家物流服務後,銷售額提升了20%。如今來看,只是個理想。

亞馬遜中國的物流之慢,有目共睹。京東物流當日達的今天,它的配送水平還是忽高忽低。

再加上奇葩的退換政策,用戶退換貨過程複雜,甚至到了讓人放棄的地步。在國內7天無理由退換面前,友商都得替你尷尬。

當年混戰時,尚且不能勝出;今天追求個性化、用戶很難留住的時代,還怎麼打?

3.傲嬌外企,慘敗於中國996

最近,全網熱議996的同時,法國人也懶出了名。

我們知道,國內不止電商,整個互聯網行業都是恨不得加班加點拼命幹。盡責、高效,這是我們不能逾越的底線。

而法國的懶,足以讓你大開眼界。

在崇尚慢節奏、充分享受生活的法國,別說996,一天工作3個小時都是多的。遲到、拖沓,對於他們是常有的事。

更讓人驚訝的是,法國人每年都有累計超30天的帶薪長假。

或許,馬雲推崇996,激勵中國年輕人尋找價值時,法國兄弟姐妹們正在南部沙灘度假!


市值6萬億的亞馬遜退出中國,世界首富敗給馬雲、劉強東!


美國人雖然沒有這麼誇張,可亞馬遜也是濃厚的外企文化:員工基本按時下班、公積金也是最高檔的。

作為一個運營中心,亞馬遜中國又能有多大進取之心?

殊不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在歲月靜好,對手卻在瘋狂生長。

反觀中國互聯網企業,正點下班是一種奢望!

當年亞馬遜佔盡先機,京東全體上刺刀,劉強東甚至直接睡在公司地板上。

阿里、華為同樣,沒有一家不是以拼命三郎的精神,走到如今的規模。

直到今天,馬雲還在鼓勵年輕人,996不是強求,但你一定要找到自己價值;劉強東還在怒髮衝冠,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


市值6萬億的亞馬遜退出中國,世界首富敗給馬雲、劉強東!


一邊“氛圍良好”,一邊如狼似虎。外企進中國,既不入鄉隨俗,也不讓中國團隊放手幹。你說,憑什麼幹過阿里、京東鐵軍?

起點不夠高,就拼命來追趕,這是我們的剛強所在。

或許有人說,亞馬遜早已不靠電商,而是科技巨頭。

事實如此,它的雲計算全球領先,已經大到讓美國政府質疑壟斷的地步;AI、智能家居業務也全面開花。

這次敗退後,它也還是有跨境電商、全球開店、Kindle、雲服務等業務在中國運營。

但就電商來講,敗了就是敗了,15年掙扎難逃一滅,歷史不需要藉口。


市值6萬億的亞馬遜退出中國,世界首富敗給馬雲、劉強東!



時代永遠不可捉摸,世界500強的城頭永遠風雲變幻。每一片土地,也永遠有它的規則。

在貧瘠的非洲,iPhone火不了,但便宜、功能強大的傳音能火;在日新月異的中國,一成不變肯定行不通,你不但要貼緊用戶,還得跑贏時間。

在這片熱土,我們有自己的規則,即便世界首富也不能改變!

凡所過往,皆為序章。西方的強勢,已經在中國企業的衝擊中,崩現裂痕。

阿里能擊敗亞馬遜電商、華為能搶佔蘋果份額。未來,我們照樣能在更高的領域,引領風潮。

拼搏之精神不滅,中國企業的未來就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