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圖/文 :王藝紅

據《 史記·秦本紀 》等資料記載:春秋中期,秦穆公為平陽公主在陳倉區陽平鎮一帶建有封宮,後逐漸荒廢。到了唐宋時期,經濟迅速發展,平陽宮南形成一條擁有酒坊、染坊、木行、客店、飯店等三十餘家的商業街。解放後,由於發生了幾次水災,輝煌無比的‘虢縣’第一大鎮開始沒落。但是,陽平悠久的歷史文化,依然使她成為關中西府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的故鄉就在陽平鎮風景秀麗的香花山腳下。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沿著村十字新鋪好的混凝土大路向北,一路盛開的櫻花頷首相迎,青翠的柏樹列隊致敬。為了響應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山間很多地帶栽上了紅楓和柏樹。較為開闊、平緩的地帶,有著大片的麥子和油菜 ,暖風吹過,鼻翼間拂過陣陣花香和草香,不由人心曠神怡。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半山腰,引渭渠的河水和厚實的防護欄像兩條白綠絲帶在香花山的腰間纏繞。近幾年,有關部門對引渭渠下大力度整改:河堤寬闊,防護得力。引渭渠已成為香花山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到清晨或黃昏,總會看到三三兩兩的徒步群伴著晨光和晚霞散步,讓這座古老的香花山有了朝氣和活力。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河對岸有一方果園:桃樹、杏樹、李子樹、蘋果樹、葡萄樹,蔚然成蔭。一棵棵樹上的小花揚著粉白、雪亮的小臉在春光裡嫣然淺笑。果園內一孔泉眼,清冽的泉水常年流淌。正是因為這一汪清泉的滋養,香花山果園裡的果子才特別香甜。每到成熟的季節,附近許多人,驅車前來採摘購買,供不應求。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果園的西側長眠著一位烈士——晁周平。他是我們香花山人的驕傲。1987年1月7日,晁周平於老山地區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0歲!後被追記三等功。碑文上篆刻烈士生前所在部隊——原步兵第四一七團團長劉亞蘇題詞:壯哉周平,雖死猶生,昭如日月,護佑家園,衛我河山!每年的清明節,社會各界人士趕往香花山烈士陵園瞻仰、掃墓。晁周平烈士,在香花山母親的懷抱中安息吧!祖國不會忘記你,香花山人民不會忘記你,沒有當初的熱血男兒,怎麼會有今天的太平盛世?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從引渭渠向西約200米,就會看到河對岸刻有‘香花山道觀’(原名香花洞)五個大字的石門。拾級而上,路旁不知名的野花:粉的、黃的、白的、淡青的,掩映於青翠的柏樹、棗樹之間。過了八角涼亭,就看到了有名的小廟——香花洞的廟門。廟內自東向西:財神洞,藥王洞,玉皇洞,老君洞,救苦洞,雷神洞,七娘洞,各方神靈的仙洞傍山而居,洞口朝南。這幾孔窯洞是在香花洞原貌的基礎上經過加固翻修、加衣添彩而成。唯獨靠近廟門的三官殿門朝北,屬於後來新建。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每年的正月和農曆的三月,是香花山最為熱鬧的季節。特別是農曆的三月十五,香花山古會,幾乎每年都會有五到七天的秦腔戲助興。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蜂擁而至,看戲,購物,到香花山祈福。聽說 ,香花山廟內的七娘洞特別靈驗。不少善男信女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喝一口香花山的水,“偷”一個七娘洞內的獻果(貢品)求得子嗣。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走出廟門,依山路而上,步行約100米到達山頂。俯瞰香花山:滿目蔥蘢,層層梯田綠波盪漾。山腳下,一幢幢小洋樓鱗次櫛比,寬闊的馬路四通八達。山腳下的兩所學校:村東的幼兒園和村西的陽平一中,如兩朵小花綴在秀麗的香花山腳尖。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笑聲,在適齡少兒大部分流向城鎮的很多農村,唯獨香花山的兩所學校生源穩定,校風優良。為香花山人培養出一批批好苗子。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香花山人傑地靈,真是一座寶山。聽父輩們說:災荒年間,正是有這座小山才使他們得以果腹。到現在我都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山上瘋玩的情景。春季,挎個籃子,上山挖薺菜、捋榆錢、採白蒿、掐苜蓿、勾洋槐花,總懷疑自己的籃子不夠滿,兜兜轉轉,直到大人們呼喚著找來。夏季,趁大人們午睡,跟著大孩子們在香花山的樹上找蟬蛻;在路上的水渠邊採黃菊花,然後由老練的小頭目賣給蔡家坡附近的藥店。之後的好幾天,一棵高大的皂角樹下,就會有一群孩子輪流著你一口,我一口,圍著一根咣噹當冰棍吃。

秋季,最美是秋季。成熟的大棗、酸棗常常惹得頑童們垂涎欲滴。一群野孩子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偷偷相約來到山上,大個子負責打棗兒,小個子負責揀棗兒。一邊在棗兒雨中歡呼雀躍,一邊相互往嘴巴里塞棗兒。連綿的秋雨中,在坡堎邊撿地軟是最愜意的事呢。地軟包子那可是無上的美味。冬季還有油菜苗和蕨菜,山上隨處可見,拔回家洗淨,煮了晾乾,可炒可涼拌。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後來在大城市見到從小一直和我們相伴的這些野菜、野果經過加工,被冠以‘綠色無公害’食品,還有很多野菜成為酒店的招牌菜。不僅莞爾一笑:難怪香花山人相貌駿雅,難怪香花山人才輩出,因為有這一方水土的潤澤。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時值農曆三月十五,香花山的文化、旅遊商貿古會到了,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回家吧!在和煦的春風中登山踏青;看一看、聽一聽醇正的秦腔戲;吃一回香花山的槐花飯和臊子面;餐飲區的扯麵、油糕、餄餎、醋粉、麵皮、羊肉泡、酥油麻花、蜂蜜粽子等各種西府名吃一定能滿足您胃裡的饞蟲。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規劃有序的服裝、日用百貨、木材、牛羊、遊樂等各種市場等待您的檢閱。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勤勞善良的香花山人在國家富民政策的引領下闊步向前,淳樸厚道的香花山人歡迎您來做客、參觀。

香花山,美麗的山,我的故鄉,我的愛。

寶雞王藝紅:香花山,我的故鄉,我的愛,今天香花山的古會到了

作者 王藝紅

作者簡介:王藝紅,寶雞陳倉人,大美西部觀察主編。歲月清寒,拈字為暖。

注:本文系作者王藝紅原創作品,曾於2018年4月在一公眾號平臺發佈,現經作者修改後授權大美西部觀察重新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