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記怒批“大忽悠”的“鐘聲”傳得更久更遠

據媒體報道,4月17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市直“三區”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該市市委書記潘啟勝發了火,公開怒批營商環境中的形式主義,怒斥道:“‘放管服’改革一再提速,政府拿在手上的項目卻快不了,‘服務一條龍’竟成了‘攔路幾隻虎’。我看只是材料總結得好,說得好,其實是大忽悠!”

孝感市臨近武漢,有“武漢西大門”之稱。市直“三區”是孝感市高新區、臨空經濟區、雙峰山旅遊度假區的統稱,這是拉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新型戰場,也是招商引資的主平臺、資本產業聚集的主陣地,“三區”走向不僅對孝感市經濟發展、打造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具有核心引擎作用,也對武漢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如此緊要的經濟開放區域,一些“拿到手”的招商項目和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存在報批環節繁雜、前置條件互設、審批手續“空轉”等問題,也還有“辦事效率不高、造成服務‘梗阻’”現象存在,“營商環境”成“硬傷壞境”。

對此,市委書記發火、怒批,敢於自我暴露自揭家醜,這是堅持問題導向,用“謀事幹事成事”的要求來發問,是為民情懷的體現。書記尖銳批評直面不足,在矛盾和問題面前不遮掩不迴避,體現出其解決問題的信心、能力與魄力,是實幹擔當!這一點值得可喜。

書記怒斥“大忽悠”,也顯現了諸多堪憂。2018年孝感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精準發力打出“組合拳”,“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但在現實中,存在“一批辦事效率不高、造成服務‘梗阻’的窗口工作人員,一批市場主體和老百姓不滿意的幹部”,這自然會影響政策執行的效果,會挫傷人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會導致投資者“惹不起躲得起”捲鋪蓋走人。

目前,把材料搞得漂漂亮亮,妙筆生花,在數字上“搶眼球”,出“成績”,忽悠投資人和上級部門,非一地之疾。“工作幹得好不好,全靠材料彙總表;工作方式新不新,全看寫手精不精”,一些幹部就喜歡把說的當成做的、把計劃當成現實、把思路當作成績。面對如此這般阻礙地方經濟發展的庸政、懶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政者無動於衷,聽之任之,不怒不斥,就會讓謀事創業者心裡堵氣,對政府評價自然就會降低。

孝感市委書記對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不含蓄,說難聽的話,敲響的是警鐘,是對“自家人”的嚴管,對轄區發展的負責,給投資者信心;是倒逼幹部“站在企業和群眾的角度換位思考”,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讓惠民項目儘快落地;是在激勵黨員幹部要把責任扛在肩上,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更好地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在新徵程路上激盪新氣象。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我們應該讓“別成大忽悠”這樣的“鐘聲”傳得更久更遠,讓更多的黨員幹部聽到,以驚醒碌碌無為者,警醒尸位素餐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