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當年,太宗的昭陵建成後,在一千三百多年中,大自然的風化侵蝕掃光了地表建築,剝蝕了石雕石碑,甚至一些地形都大大改變了。此外,還有多次人為的嚴重破壞,陵前唐代所立的石碑早已丟失。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在昭陵北面距石宮不遠處立了一塊石碑,碑文上書:“唐太宗昭陵”。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而昭陵最為人所稱道的地表文物,當屬原在昭陵北面的“昭陵六駿”了。它們是浮雕著英駿戰馬的石刻。每塊寬五尺半,高四尺半,厚約一尺。這六匹馬的名字是: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它們都是當年唐太宗騎著南征北戰,開拓大唐疆土的心愛駿馬。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拳毛騧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白蹄烏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特勒驃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青騅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什伐赤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颯露紫

在唐詩人岑參的《玉門關蓋將軍歌》中,有這樣的詩句:“……櫪上昂昂皆駿駒,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臘日射殺千年狐。……”詩中“叱撥”為“什伐”的音轉,桃花為紅色,故“桃花叱撥”即“什伐赤”。由上列詩句可知,它是一種價格非常昂貴的外來駿馬,毛色是紅的。唐代與外國來往領繁,“什伐”為古波斯語“阿溼婆”的縮譯,由此可知,昭陵六駿之一的什伐赤是由波斯(今伊朗)運來的駿馬。

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下令宮廷畫師閻立德、閻立本兩兄弟雕刻這六匹駿馬置於昭陵。六駿雕成之後,太宗親自撰寫《六馬圖贊》,並由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書法作品未能傳世)。

拳毛騧:黃馬黑喙,平劉黑闥時乘。前中六箭,背二箭。贊曰: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弧矢載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純赤色,平世充建德時乘。前中四箭,背中一箭。贊曰:瀍澗未靜,斧鉞伸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白蹄烏:純黑色,四蹄俱白,平薛仁杲時所乘。贊曰: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特勒驃:黃白色,喙微黑色,平宋金剛時所乘。贊曰: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入險摧敵,乘危濟難。

颯露紫:紫燕騮,平東都時所乘。前中一箭。贊曰: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山川,威凌八陣。

青騅:蒼白雜色,平竇建德時所乘。前中五箭。贊曰: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關於“昭陵六駿”,在唐代即已流傳著這樣的一段神話。安史之亂起後,唐將哥舒翰率軍與叛軍將領崔乾佑在潼關外進行了一次會戰。唐軍大敗。崔乾佑領白旗叛軍騎兵左右馳突,唐軍怕他像見了神鬼一樣。突然又見到幾百隊黃旗軍,唐軍以為是叛軍,不敢接近。不久,見到黃旗軍與崔乾值的白旗軍打了起來,反覆交鋒多次後白旗軍大敗,而不知哪裡冒出來的黃旗軍也忽然不見了。後來看守昭陵的官員向皇帝報告,說在潼關會戰那一天,陵前的石人石馬出了一身大汗。這就是說,那天參加戰鬥前黃旗軍是昭陵前的石人石馬組成的。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詩人李商隱在他寫的七絕《復京》中,就用到上述這個典故。

虜騎胡兵一戰摧,萬靈回首賀軒臺。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馬來。

此詩寫的是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將李晟平定朱泚、李懷光的叛亂,收復長安的事,故詩題為“復京”。

全詩的意思是:朱泚和李懷光的叛軍被迅速打敗了,萬民一齊向著軒轅臺(傳說中黃帝所建,借指唐代皇帝居住之處)朝賀平叛戰爭的勝利。老天使得司徒兼中書令李晟赤膽忠心,用不著再要昭陵石馬前採助戰了。

昭陵六駿雕刻非常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加之它們一千多年來一直陳列在著名的昭陵前,這是我國極其珍貴的文物。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大約在清末民國初年,有一個在當時北京外國公使館工作的英國人,將昭陵六駿的縮小拓本帶到倫敦,引起很多人的驚歎,於是他勸英國政府設法收買。誰知被美國人搶先下手。1914年,美國人勾結北京古董商盧芹齋,許以重價,要他盜出六駿。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文物販子:盧芹齋

盧芹齋

(C .T. Loo, 1880-1957),浙江湖州人,先後旅居法國、美國等,二十世紀初國際著名的文物販子、大古董商,將許多中國國寶級的文物販賣至國外,包括中國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傑作之一,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那時袁世凱當權,他拿著袁世凱兒子袁克文的信件到西安,讓當時的陝西將軍陸建章派兵保護,從昭陵將“颯露紫”和“拳毛騧”兩塊拆下運到北京,交給了美國人。餘下四塊準備繼續盜運,可不久發生反袁起義,陸建章跟著倒臺,於是只好暫停。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袁世凱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袁世凱之子:袁克文

到1917年,盧芹齋又到西安,買通了陝西督理陳樹藩的父親,將餘下的四塊打碎後裝箱,秘密沿渭河用船運出境。西安人民知道此事後,紛紛向陳樹藩提出抗議。正好盜運的船到渭南(或潼關)時,因遇到渭河北岸有張鈁、郭堅等人起兵反陳,船隻不能通過。陳樹藩也知道此事關係重大,就派人將船追回,將餘下的四駿交給陝西省立圖書館保存。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陳樹藩

解放後成立了陝西博物館,這劫餘的四駿由博物館接收,拼合修補後鑲嵌在石馬廊陳列(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由於破損嚴重,藝術上的損失是很難估計了。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百年前慘遭劫難的“昭陵六駿”,古代傳說曾經復活重上沙場!

被盜去的兩塊,現陳列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