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違見擔當,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丨長江評論

拆違檢驗的也是政績觀。要擺正“潛績”和“顯績”的關係,好好算下拆違這筆“民生賬”、“發展賬”、“政績賬”,堅決避免把違建當燙手山芋、搞擊鼓傳花,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

長江日報評論員華智超

本週,武漢市持續開展“拆違颶風行動”,市城管執法委通過智慧城管指揮平臺視頻調度14個區實施集中拆違行動,共計拆除違建404處,合計拆違面積約37379平方米。本週拆除的違建中,既有在樓頂搭建的“房中房”,也有隔成多個“膠囊房”的違建房。

37萬平米違建房的體量,自然需要一場“颶風行動”。但是,37萬平米的違建,不是一天冒出來的,有的違建房已經長達20多年。

既然是違建,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合法性。理論上,它一出現,就應該有部門管。

然而,還是大量違建房“茁壯生長”了,有的長了20多年,從一個違建的雨棚,長成二室二廳的套房,還精裝修了;有的長著長著,還被切割成“膠囊房”,對外出租贏利;還有的,在本來就脆弱的違建房內,還長出了“房中房”。

這些違建大都不在背街小巷,而是在容易發現的街道旁、樓頂上。如果發現一處,查處一處,我們今天就不會被違建所困。

違建潛伏的危險時時都在,住戶也談不上居住質量。違建對城市發展和形象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城市治理中大大小小的投訴,許多都是針對違建現象,公共安全、市場秩序、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許多問題,或直接或間接與違建有關。拆違就是為民擔當、為城市謀發展。

拆違涉及利益眾多,有經濟利益、個人利益,有可能還要牽動各種利益板結問題。更重要的,拆違面對的大多是“歷史遺留問題”,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做好了沒功勞,做不好還惹麻煩。在管理模塊的變遷中,歷史問題容易成為管理“空白地帶”、“插花地帶”,管起來更麻煩。

然而,正因為難,正因為麻煩,才是檢驗作風、考驗幹部擔當作為的硬骨頭。新官如果不理舊帳,舊帳不會自動消失,而是逐漸累積,最後成為城市要付清的“大帳”。此次拆違,需要一次颶風行動,不就是舊帳逐漸累積成了大帳嗎?

所謂幹部有擔當、有作為,不是口頭上說說,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烈火見真金、疾風知勁草,拆違就是作風“檢驗場”。

拆違檢驗的也是政績觀。要擺正“潛績”和“顯績”的關係,好好算下拆違這筆“民生賬”、“發展賬”、“政績賬”,堅決避免把違建當燙手山芋、搞擊鼓傳花,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

目前,拆違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居民區越來越乾淨有序,武漢的形象越變越清爽。違建必須拆,拆違不能等、不能拖,各級領導幹部、城市管理部門要以為城市、為人民負責的態度,把違建這塊硬骨頭在自己的手上啃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