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莫土司衙署,位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翠屏山麓,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400餘年,是全國乃至亞洲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築群。衙署建築均為磚木結構,融合了中原古典宮廷建築的風格和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特色,被人們譽為“壯鄉故宮”。衙署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著名影視拍攝地,先後有《一代廉吏于成龍》、《劉三姐》等十餘部影視作品在此取景拍攝。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土司制度源於唐宋、確立於元、完善於明、衰落於清、亡於民國。回望中國壯族地區一千多年土司制度的歷史,最好的瞭望臺、最能實地感知這段跌宕起伏歷史的地方,非莫土司衙署莫屬。我們從六個視角來感受莫土司衙署的非凡氣度。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一是建制規模非常宏大。土司衙署主要由土司衙門、莫氏祠堂、代理土司官邸、大夫第、練兵場、三界廟等主要建築組成,衙署佔地面積38.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同北京故宮對比著看就瞭然啦!土司衙署的佔地面積為故宮(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的一半略多,土司衙署的建築面積是故宮(故宮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四分之一略多。土司衙署只相當於縣級政府,而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排名世界五大宮之首。可見,土司衙署建制獨特、建築雄偉、規模宏大。其他的縣級政府當年敢建如此規模的衙門,是要擔心僭越而受處置的。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二是運行機制十分前衛。整個土司衙署由三條平行軸線相鄰貫穿,中軸線為衙署主體、東軸線上是祠堂、西軸線主要是代理土司官邸和大夫第、參軍第等建築。衙署主體建築由照壁、大門、牢房、兵舍、正堂(三開間,是土司老爺審案或進行政治活動的場所)、花廊(正堂通往二堂的通道)、東花廳(宴會舉行地)、西花廳(土司老爺對犯人初審、用刑之地)、二堂(三開間,左為土司老爺日常辦公室;中間是議事廳;右是師爺辦公室、臥室兼書房)、東西8間廂房(土司老爺公子寢室)、三堂(土司老爺夫妻臥室)、後苑(土司老爺千金閨房)等組成。照壁與大門之間為街道,有兩座跨街轅門,東轅門上書“粵西邊隅”;西轅門上書“慶南要地”。從主體結構上即可看出衙署運行機制,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包含有軍隊、警察駐地,有公、檢、法等政法機構,有集體議事、接待貴賓、關押犯人的場所等等。可見,公檢法加司法局等是合署辦公,政治、經濟、社會等管理職權是集中行使,土司衙署幾百年前就實行了大部制,一層樓、兩進院,政府機關幾乎全部在裡面,比現在的政務中心還精簡。不僅如此,因土司制度在歷史上本是一項民族政策,是朝庭授予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官職後、由其統治該族人民,朝庭只求自身統治穩固、滿足於徵收納貢。民族首領在轄區內行使高度的民族自治權,實行的是封建領主制,不同於封建制度。因此,在土司衙署能窺見“一國兩制”在我國曆史上的生動實踐。看看,既是大部制,又實踐“一國兩制”,土司衙署運行機制是何等前衛。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三是辦事效率特別高。土司衙署的大門、儀門(朝庭官員等來督察工作時才打開儀門)後面是個大院,大院中間有條青磚路直通正堂。院東是兩棟牢房、院西是兩棟兵舍,正堂前有廊簷直連東、西花廳。正堂建築結構獨特,由十八根格木材質的大柱子組成穿鬥構架,無需任何支撐即穩於泰山,三面牆只起裝飾和遮風擋雨的作用。就在衙署這一畝三分地界內,我們設想舉行一次處置盜搶案件演習,當然發生在兩百年前。坐在二堂辦公的土司老爺接盜搶警情,立即命令參軍從院西兵舍帶若干兵丁前去偵辦、緝拿犯罪嫌疑人,嫌犯帶回後即押送正堂邊西花廳進行預先審訊(那時還有刑訊逼供,免不了也有屈打成招的),案情偵辦、預審終結後,即送隔壁正堂進行案件的審理和宣判,結果是無罪立即釋放、有罪依法懲處,若犯人需收監,則分男女、別輕重後直接押送至緊鄰的院東牢房收監。演習結束後,你會發現從抓嫌犯到預審偵查、審理宣判、收監執行都是一條龍處置,行事效率極高。估計冤假錯案會有,但收押後久拖不審、審後久拖不判等事應該極少。更何況衙署層級少,土司老爺與師爺就能決策處理日常事務,重大問題再召集屈指可數的幾名官員集體商議,層級少又實行垂直領導、且公務人員精幹,當然辦事高效,應無推諉扯皮、層層審批、文山會海的事。除了負責衙署警衛和收押、看管犯人的士兵是全日制外,其他大部分士兵是亦兵亦農,平時種官田養家餬口並定期集中訓練、戰時衝鋒陷陣,這種以種官田服兵役、亦兵亦農為主要內容的制度,也不失為一種高效益的兵役制度。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四是家國情懷強烈。土司老爺雖是當地少數民族中有威望、有勢力的首領,但其在政治上也要依靠封建王朝,由王朝冊封世襲、劃疆分治。他們要接受朝庭考核任免、向朝庭納貢、組建的軍隊要供朝庭徵調等等,其維護國家統一的意識強。在土司衙署處處能感受到土司老爺對漢文化的尊重、對朝庭的臣服。你看衙署的主體建築磚木結構、硬脊飛簷,隨處可見以“鹿、梅”和“福、祿、壽”等為內容的浮雕圖案,以龍頭鰲身作裝飾等等,其模仿明清宮殿建築的痕跡明顯。不少土司頭人漢文化水平高、深受漢文化影響,莫氏土司老爺嚴管子女,子女除天天接受法治教育外(常用刑的預審室、關犯人的監獄離子女房間不過幾百米,違法要受刑、收監等意識自小就深烙於腦),還得接受儒家傳統教育,比如其千金平日只能在後院作息,除重大節假日外基本足不出戶,現在看是剝奪子女自由,歷史地看卻體現土司老爺子對漢文化的臣服。可知道土司千金小姐每天在後院的主要活動是什麼嗎?就是織壯錦,織壯錦主要幹什麼用呢?上貢朝庭!從這也能看出其對朝庭的臣服,他們擁護“一國兩制”、可沒想建獨立王國。同時,其宗族觀也極強,土司衙署東軸線上的建築群就是莫氏祠堂,乃家族專建宗廟且規模不小。祠堂由照壁、大門和正廳、寢堂、祭堂組成,風格與中軸線主體建築相似。由於祠堂乃神聖之地、人員出入嚴格,現保存完整。專建祠堂體現土司不忘祖宗恩典、祈求祖先庇佑的信念。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五是歷史貢獻不能抹殺。土司制度也是歷史的選擇,本是封建王朝採取的 " 以夷制夷 " 策略,但比起王朝直接統治卻來得容易有效,並且民情易服,所以土司制度存在了上千年。莫氏土司統治忻城幾百年,也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比如,勸導壯鄉人民積極開展農業生產,鼓勵農民發展私有經濟,積極推動發展壯錦生產;廣泛組織開山修路、疏渠架橋,並創辦義學,為推動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創造條件;努力保持民族地區的社會安定,促進壯、漢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中央王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得到緩和等等。所以,土司制度是當時條件下適合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特殊制度,對當地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加強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捍衛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起到了積極作用。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六是封建糟粕同樣存在。土司制度作為封建領主制,同樣也是一種落後的制度,既有封建制度的通病,也有領主制度的糟粕。同所有封建勢力一樣,土官對農民起義一律進行打擊。莫氏首任世襲土司莫敬城智勇雙全,就是因為在永樂二年(1404年)鎮壓忻城壯、瑤農民起義有功,才被推舉為土官並被朝庭冊封為世襲土司的。因為土司老爺(即土官)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又是當地的大領主,掌握著軍、政、財權,不僅鎮壓農民起義,而且在政治上實行獨裁統治,在經濟上對人民進行剝削,莫氏土司就將全縣大部分土地據為已有,採取勞役地租與實物地租相結合的方式剝削人民。特別是土司制度發展到晚期,其腐朽性表現得更加明顯,以致第十九任土官莫繩武因“縱匪殃民,世濟其惡”,被朝庭永遠撤銷世襲資格,忻城約500年的土司制度也因此而終結。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莫土司衙署後來成了國民黨忻城黨部所在地。解放後,它又成了中共忻城縣委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再之後經整修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受到國家重點保護並對外開放,從此,我們才能一睹其非凡神采。

還有,歌仙劉三姐懟莫老爺的傳說十分美麗,歷史上卻查無此事。當然,美麗的傳說自當永世流傳,流傳的只是美好,傳說的都是祈願。三姐的後人依然善良、卻也依舊貧困,我們祝願壯鄉更美好!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詠壯鄉故宮》

壯鄉有宮殿,屹立五百年。

窗花鏤空雕,殿堂磚木建。

翹角飾龍鰲,梅竹壓腳線。

背倚翠屏山,宮連殿遮天。

雨打羅漢竹,霜降壯錦簾。

英雄飲東廳,豪傑過門前。

三姐三放歌,名動天上仙。

千代萬人傳,餘音繞樑間。

轅門滿滄桑,青山色不變。

物是人已非,先祖未行遠。

天堂數回頭,慼慼戀人間。

民風依舊好,貧苦何如前?

詩行天下21:這裡被稱為壯鄉故宮,還是“一國兩制”的歷史先行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