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

爨鄉陸良在我人生閱歷的不同時段裡,似乎有著不同的界定範疇。學生時離家住校,腦海中的爨鄉陸良就是生養自己的那個小村莊。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上了大學,離開家鄉,來到遠離家鄉100多公里的省會昆明,同學會、老鄉會等時不時的聚會,忽然間抬高了思維,意識到故鄉就是自己出生所在的那個地州,那個縣城,那個鄉鎮。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隨著認識層次和眼界的不斷提升,故鄉的範疇也在一步步的變大,由鄉鎮變成了縣城,由縣城變成了地州,由地州變成了省份,再由省份變成了國家,地域的故鄉真正成了人身體的歸宿。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回到生養的小村莊,周圍轉轉,田野,村莊,道路,農舍,老屋,鄉音,鄉韻,一切都那麼愜意,動中有靜,變遷中凝固著永恆。故鄉就是狹窄的村莊道路,是父老鄉情一口濃濃的鄉音,見面就問“你回來啦,小孩多大,來我家坐坐”等等。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爨鄉是交織的田野和遠處的山巒,是荒蕪過冬的地和家門口的風景。雖然田埂道路被硬化成水泥路面,多年不下田,可田還是那片田,路還是那條路。外面的風景再美好,可家門口的風景永遠是最迷人、最留戀、記憶最深刻的地方。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爨鄉是瓦溝上長滿的雜草和青苔,是屋簷下面織滿的蜘蛛網和老虎皮,哪怕沒人住,雨季來了,過年過節的,還是要定時清理和打掃。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爨鄉是老樹頭上做窩的喜鵲,是屋簷樑上的燕子窩,清早喜鵲叫,家裡客人到。爨鄉是父親的廚藝情節,普普通通的五花肉,經過父親的加工變成了家的味道,火燒圓子、白圓子、酥肉、蛋卷、走肉和蜜汁甜肉,再稍微加工下,就變成了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佳餚。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爨鄉是母親種在地裡的蔬菜,想吃了隨時可以採摘,充裕的時候可以送人的那份親近。故鄉是母親醃製鹹菜,乳腐、酸菜、醬豆子、蘿蔔節等。看似不起眼的老青菜,經過母親的翻曬,柔洗,晾曬,切碎,加入鹽巴、生香油、辣椒麵、茴香籽、八角等調料一起混柔,裝入陶罐中,按實在,發酵後變成了美味的酸菜。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爨鄉是母親從年頭就開始放養的雞鴨,包穀面拌著野菜餵養,白天放出來,晚上關起來。養足了十月半年,只要兄弟姊妹一回家,父母就殺雞宰鴨,父母的辛勞和想家的味道,全都包含在那一鍋雞鴨肉裡。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爨鄉就是父母一聲叫喊吃飯嘍,一大家人開心聚在一起吃啥都合胃口的美味飲食,哪怕是一桌家常菜,一鍋老湯煮雜菜,一碗蠶豆葉子,一鍋洋芋飯外加一碟鹹菜,吃起來都是那麼香噴噴的。濃濃的鄉音,淳樸的鄉韻,濃烈的鄉味,真正成了爨鄉留戀的情愫。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人到中年,回望自己走過的路,才發現爨鄉就是自己年少叛逆時想逃離、上了歲數想回又回不去的地方。 爨鄉就是父母的嘮叨和叮囑,告訴你有空多去婆家走走,別總往孃家跑,要孝順公婆,要幫襯兄弟姐妹,無論差距有多大,要跟他們多聯繫,多走動。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或許,當有一天自己走得很遠,走得很累,山一程,水一程,漸行漸遠的時候,才發現,爨鄉就是剪不斷、理還亂、臍帶連著血脈的鄉情血地,是回家倒頭就睡,無需任何解釋的地方。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無論你走多遠,無論你飛多高,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最難割捨的是爨鄉情懷,最難忘卻的是爨鄉山水,最想吃到的還是爨鄉飯菜,最想聽到的是鄉音鄉韻,爨鄉永遠保存著家園的靈魂,張開雙臂接納每一歸來的遊子。(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爨鄉啊爨鄉親,陸良啊陸良,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硃紅瓊,女,1970年生,雲南陸良人,1993年7月畢業於雲南農業大學農學系菸草專業,中共黨員,農藝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