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真正實現“去中心化”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讓習慣了中心化思維的人來幹去中心化的事,就像滿嘴說著西洋文的辜鴻銘留辮子尊皇帝穿長袍一樣,總是充滿矛盾,難以服人。”

區塊鏈真正實現“去中心化”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火幣、幣安這樣的交易平臺的存在,對於區塊鏈行業的“去中心化”標籤而言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和股票交易平臺的存在有多大區別呢,我能想到的主要唯一區別就是匿名了。所以去年有一群人呼籲真正去中心化交易所,結果就有了FCoin這樣的平臺打著去中心化的幌子出現,風光了一把後也就消身匿跡了,一方面也確實有名無實,另一方面估計平臺方也發現了只是理想很豐滿而已。

我們先來看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這個概念,那麼到底什麼是去中心化?

區塊鏈真正實現“去中心化”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在一個分佈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摘除掉中心化的中心節點的競爭優勢。它不代表沒有中心,只是中心節點是一種相對中立的存在。這些中心節點不會是強制性的存在。而對於完全去中心化的系統,節點和節點之間的聯繫不通過特定的節點完成,所有的節點都可以在系統上存儲和更新數據,從而實現公開化。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也並不矛盾,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因為去中心化中的“去”字是表示弱化、消除中心的過程,而不是絕對沒有中心,與無中心化是完全對立的概念。

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區塊鏈整個應用行業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弱化中心的項目,所以才有了文章一開始的觀點。看來要幹成“去中心化”的事,還得先成長起來一批真正具備去中心思維的人才,這時間至少也的10年。

所以我們現在聊的最多的區塊鏈在底層技術上的創新,如何用其分佈式的特點來保證用戶的安全和隱私。

區塊鏈真正實現“去中心化”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最近就隱私監管問題發表了看法,他宣稱隱私是21世紀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他對VICE新聞說:“我不是支持監管的那種人,我篤信自由市場。”然而在很多領域,由科技造就的自由市場並沒有為社會帶來多麼有益的結果。

《你能信任誰?》(Who Can You Trust?)一書作者瑞秋•波特斯曼(Rachel Botsman)最近提出一個強有力的論點:機構信任的時代即將結束;它受到了來自金融危機和徹底的數字化透明的太大打擊。我們如今正在步入一個以科技為中介的分佈式信任的新時代。

有趣的是,由維基百科(Wikipedia)、優步(Uber)、愛彼迎(Airbnb)這類平臺開創的“分佈式信任模式”(distributed trust model) 的存在也並不能真正解決隱私和安全的問題。

我們有理由相信任何一次所謂技術的革命的實現,除了社會本身的強需求和技術的成熟等因素外,一群從骨子裡具備從一而終的新技術思想的人也是很關鍵的。我們還需等待。

來源:優優財經資訊https://mp.weixin.qq.com/s/VUJz9WWBgJFGBQGWzq6G5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