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透明”南昌的大野心:打造大南昌都市圈

說到“最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南昌絕對算一個。這種尷尬,顯然也源於江西整體實力不強。

有網友調侃:“上饒人去江浙,贛州人去廣深,撫州人去福廈,贛西去長沙,九江人去武漢......南昌?只有豐樟高永青陪著玩。”

“強省會”時代,江西已經意識到,讓南昌這個“核心”強起來,才能提升全省整體競爭力。為此,“大南昌都市圈”應運而生。

近日,江西印發《關於支持大南昌都市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建立協調工作推進機制、完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體系等9個方面出臺50條措施,“開足馬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發展。

而早在去年7月,江西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就提出:實施“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其中,“一圈引領”即以南昌為核心,以贛江新區為引擎,以九江、撫州為支撐,以一小時交通時空距離為半徑,聯動豐樟高、鄱餘萬等周邊縣市,打造融合一體發展的大南昌都市圈。

這一次,南昌能否藉此“彎道超車”?

發展之痛

“南昌在整個長江中下游的省會中基礎不強、未來發展模式不清晰;江西省內的人才與企業家流失也較為嚴重;從武漢到長沙,南昌是2030年規劃中高鐵不算髮達的地方,與南京、武漢等城市不可同日而語……”

幾年前,財經作家葉檀一篇名為《我眼中最無前途的十個中國城市》的文章,揭開南昌多年“發展之痛”。

南昌大學江西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玉帥坦言,南昌城市規模和人口規模都比較小。更為尷尬的是,“江西是傳統農業省份,小農經濟和思想比較重,城市經濟並不強大”。

從經濟總量來看,在中部六省省會中, 2018年,南昌GDP總量為5274.6億元,不僅與武漢、鄭州及長沙三個“萬億俱樂部”成員相差甚遠,也遠低於合肥7822.91元,僅高於太原3884.48億元。


小透明”南昌的大野心:打造大南昌都市圈


此前,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和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院聯合撰寫的《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發佈。根據這份《報告》,在全國34個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地均GDP為1553萬元/ km2,位列第23位,僅為武漢都市圈一半左右,不到排名第一的深圳都市圈10%。


小透明”南昌的大野心:打造大南昌都市圈

全國主要都市圈地均GDP排名(2017年) 圖表來源:《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


城市因人而聚,人口集聚度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2018年,南昌常住人口554.55萬人,同樣遠低於武漢、鄭州、長沙及合肥。即便在省內,南昌也毫無優勢——根據2017年統計數據,南昌常住人口低於贛州、上饒及宜春,僅能排到第四。


小透明”南昌的大野心:打造大南昌都市圈


而根據上述《報告》,南昌都市圈人口密度更是排在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及太原之後,僅為排名第一的上海19.5%。


小透明”南昌的大野心:打造大南昌都市圈

全國主要都市圈人口密度排名(2017年) 圖表來源:《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18》


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看來,“對做大城市首位度而言,人口、經濟總量、建成區的面積是核心指標”。顯然,打造南昌大都市圈,“核心”帶動力還遠遠不夠。

無中生有

時間回到2006年,中部崛起戰略正式實施伊始,南昌經濟總量1183.90億元,不僅高於合肥1073.76億元,與長沙也僅相差615億元。無怪乎有人說,在中部黃金髮展期,南昌“掉隊”了。

不僅標兵漸行漸遠——武漢、鄭州同時將自貿區這個“香餑餑”收入囊中,還相繼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在席捲全國的“搶人”大戰中亦表現亮眼。

追兵更是全面趕超——自2008年合肥GDP正式超過南昌之後,差距便越拉越大。如今,隨著合肥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無疑將加速對南昌形成“碾壓”。

在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看來,在都市圈內部,“中心城市的主城區人口一定要達到一定規模,如果規模達不到,也要有產業優勢”。

這正是南昌最大的“短板”。王玉帥坦言,南昌“吸納外來人口的能力差,工業、產業不強”。

建設大南昌都市圈,補短板是當務之急。怎麼補?簡單梳理本次發佈的50條措施,其中,關於“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的內容佔比最大:

支持設立都市圈產業發展基金,聚焦支持航空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優勢產業;

鼓勵各設區市共同發起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加快發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分享經濟等新經濟;

支持南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城市試點,爭取九江等地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

其中,南昌顯然必須“打頭陣”。抓手在哪?南昌的思路是學習貴陽——無中生有。

2018年10月,南昌舉行世界VR產業大會。一向“沉默”的南昌,“正式打響第一槍”。

開幕式上,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發言時說:“有人說江西沒有VR人才,談什麼VR,我自己也這麼覺得,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VR人才,我們的世界並沒有專家。所有的專家都是昨天的專家,未來的專家,今天的江西是在未來打造VR的專家。”

大會期間,南昌共簽約項目108個,投資總額351.1億元。建設“世界級虛擬現實產業中心”,南昌必須“火力全開”。

溢出效應

都市圈發展的要義之一,是中心城市在做強自己的同時,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

“(都市圈)各城市平行發展、均衡發力是發展不起來的,當一個或者幾個中心城市發展起來後,其溢出效應自然會帶動周邊發展。”王玉帥告訴城叔,東京都市圈、紐約都市圈都是這樣的發展軌跡。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都市圈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共同打造產業圈、生活圈的基礎。

具體而言,大南昌都市圈涉及南昌、九江、撫州、宜春、上饒等5個設區市。根據此次發佈的50條措施,將構建南昌“米”字形、九江“十”字形高鐵樞紐,謀劃利用現有鐵路線路資源,完善市域鐵路網,積極穩妥開行南昌至豐城至樟樹等周邊市縣城際列車。同時,加快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三期建設,加密國際國內航班航線。

此外,城市軌道交通方面,也將加快南昌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系統謀劃南昌軌道交通輻射周邊市縣,積極申報新一輪建設規劃。

而根據此前公佈的《江西省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年)》,未來江西將建設幹線鐵路項目25個,全面拉近南昌至各設區市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距離,有望1-2小時至上海、廣州、深圳等周邊主要城市,打造至北京、西安、昆明6小時交通圈。

王玉帥認為,隨著南昌產業、交通等愈加完善,南昌將不斷彙集周邊資源、做強做省會,與此同時,周邊城市也將與南昌產業進行配合,“比如南昌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便可以和上饒等地進行有效配套”。

“都市圈的發展絕不是跑馬圈地,也絕不是僅僅讓南昌單方面受益、其他城市全方位付出。”王玉帥總結,要讓雙方乃至多方受益,“實現1+1>2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