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真我,尽从心":三看《无问西东》,致珍贵的你!

真的很难得,在如今商业大片泛滥成灾的大环境下,居然还有《无问西东》这样细腻入微、真实唯美、富有历史底蕴的佳作!自上映以来,口碑和票房表现都相当不错,不过导演采用了倒叙、插叙(看起来有点吃力,好在彩蛋与反转足够吸引),四段故事相互衔接中对百年清华的精神传承做了娓娓道来,主旨也相当朴素:“敬真我,尽从心”。1故事以现代职场高管张果果资助“四胞胎”开始一开场就见到张果果在知名广告公司的提案中,遭遇刀光剑影,虽然他后来侥幸胜出,但面对跟从他跳槽的女助理、老同事的真诚提问,回了个“你猜?”……着实精彩,不想说谎又不能说真话,成功人士也活得如此虚假!

还好,张果果本身有对精神富足的父母,也传承了“人性中的善念”,于是虽然奶粉的提案失败、厂家对四胞胎的赞助黄了,他自己掏钱资助,也感染了女助理、取得她的信任。2其实来自贫苦地区的“四胞胎 ”与陈鹏渊源颇深值得一提的,前文的“四胞胎”在影片中有隐晦提到跟张果果父母那一辈人陈鹏、李想有渊源,大致梳理下:张果果父母、李想19世纪60年代是“支边”的医疗队员,某次在雪山中迷路后,李想为救张果果父母而牺牲……

而在李想去支边前,跟陈鹏、女主王敏佳是青梅竹马的同学,临近毕业时王佳敏告发师母家暴国文老师而被报复,差点惨死……李想为自己前途考虑,袖手旁观;反倒是陈鹏及时从外地赶回,阴错阳差之下救了王敏佳,并赠李想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从而感化李想在支边时多为他人着想。3而陈鹏年幼时又因沈光耀空投物资而幸存,并深受其影响。在陈鹏年幼时,已是一名孤儿,生活在昆明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他长大后处处待人宽厚,其实也源自童年时受到空军飞行员沈光耀的恩惠,他经常执行完任务,特地绕道小山村上空投放的物资,即使被上级训导、处罚,依然风雨不改。

或许,正因为身受“晃晃”(孩子们给沈光耀取的外号)感召,陈鹏自小非常真诚、无畏,当着学院领导的面,对组织委派他支边,仅简单回了句“我有人要照顾”……这在19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环境,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当王敏佳被众人批斗,李想在表彰大会上演讲表明跟王敏佳划清界限时,陈鹏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被打残”的王敏佳带回云南老家安置,当然还给她造了个假坟,以掩人耳目。4再往前看,沈光耀励志从军则得益于吴岭澜“点化”沈光耀本身出自大户人家,母亲已经给安排了妥妥的职业规划,并逼他发誓永不参军……不过抗战年间,他随清华教职工搬到西南联大(地处昆明,正是陈鹏童年生活的地方),见到日本战机轰炸无辜百姓,偶遇吴岭澜冒死为救一笼鸽子……

两人在随后的接触中,吴岭澜也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迷惘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提到1924年泰戈尔访华演讲、见到当时最牛精英人群,遂决定面对真我,弃理从文,终成一代大师,这才有了沈光耀“辍学从军”的后话。5最后特别讲女主王敏佳的悲剧故事之所以放在最后,因为王敏佳的故事,或说“事故”,在剧情上看来,相对独立,且对21世纪的女人们很有警示意义。大致经过:王敏佳生性活泼开朗,坏就坏在特爱慕虚荣、小心思也特多,撒谎说小时候给毛主席献过花圈,还特作……每年跑去天安门跟毛主席画像合影,借由拿出来跟舍友、工友炫耀……

现在看来,女孩子的小虚荣,也没什么,可偏偏她还古道热肠的替国文老师鸣不平,偷了工友的护理报告,“剪辑”了封举报信告发师娘家暴自己的老师……那中国大妈哪里能惹?结果被师娘倒打一耙,污蔑她勾引老师……原本就不受众人待见的王佳敏就这么被大家拉出来批斗,硬生生安上“五大罪状”,差点被围殴致死……其实,在众人认知里,王敏佳已经在那场批斗中被打死,随后那报了仇的师娘也跳井自尽了……整部影片下来,都在讲“迷惘中的年轻人如何完成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找到内心的真我”,一代传一代,一代启发一代,在这过程中更是激发了人性中的善念,正因世道已是如此艰难,才要对身边的人好点。在此,以《无问西东》末尾张果果给人“光与力量”的独白作为结尾——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的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end--本文为笔者原创或友人撰写后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侵权,可随时私信通知我删除,给您造成困扰,深表歉意。d沺壤洄賛笇⒂?1??/游Q??掿??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