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拋出利之星,並不能擺脫其質量存在問題、售後態度傲慢之事實,對此你怎麼看?

曉寧亂彈琴


西安漏油發生後,如果4S店能夠及時換車,也不至於導致現在的結果。

4S店為什麼不給換,根子在廠家。我不清楚廠家和銷售合同是如何訂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廠家輕易不給換車。如果廠家給換車,商家又何苦為難顧客、為難自己呢?

不管如何,那些銷售代表,他們過的很難,在顧客面前,他們賠盡笑臉,在老闆面前,他們卑躬屈膝,對問題車輛,及時更換,豈不是一舉多得之好事。

根子在奔馳。

我不瞭解奔馳售後的具體流程,也不清楚換車之後給廠家帶來多大損失,但是對漏油此類明顯問題車,廠家就應該有個應急處置方案,特事特辦,不要拿政策,為自己找藉口。

事情鬧大了,店停業整頓了,三包不提了,汽車更換了,金融服務費退還了,一系列不光彩的事也被挖出來了,奔馳利之星成了欺詐的代名詞。

表面看,利之星受損最大,但此次事件,奔馳在中國形象的完全塌落,要想改變這一被動局面,一時半會很難。

這是奔馳長期店大欺客、漠視中國消費者的必然結果。

奔馳在中國醜聞多了去,一件一件彙集起來,量變蛻變成質變,激起全民憤慨。

我以為,現在的奔馳廠家,不是急於和商家撇清責任,而是應該靜下來,徹底反思。

一、面對消費者,奔馳在全球政策是否一視同仁?

二、奔馳質量,是否全球一樣,在中國有沒有打折扣?

三、世界各地的銷售商,政策是否一樣?

四、同樣的售後問題,假如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是不是也在推諉?如果不是,為什麼不能一視同仁?

五、漏油說明奔馳質量有待提高,售後態度說明奔馳人在中國的傲慢,這次事件,奔馳形象不僅在中國大打折扣,在世界眼中,也很不光彩,再不採取措施亡羊補牢,百年企業,一樣可以毀於一旦。

六、知名品牌、悠久歷史,只能說明奔馳的過去,面對競爭激烈、強手如林的汽車產業,奔馳萬不可吃老本,前方任重而道遠,望奔馳好之為之。

最後,想和執法部門聊幾句,依據法律法規,挺起腰桿,嚴格執法,做堂堂正正的執法者,做維護國人利益的守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