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 下活勞務經濟“一盤棋”

近年來,山丹縣突出抓好返鄉創業典型培樹,著重建好縣域外勞務基地和縣內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努力提升勞務中介服務水平,加強勞務輸轉組織化服務能力,切實走活勞務經濟“一盤棋”,有效激發了新時代勞務經濟新活力。2016年以來,山丹縣勞務輸轉人數和勞務收入均穩定在6.2萬人次和11億元以上,有組織輸轉率達到60%左右,勞務經濟不但成為農民增收實實在在的“金色莊稼”和希望田野,更是山丹縣實現跨越轉型的一個特色優勢,為縣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起到極大的助推作用。

建基地提供保障

以敦煌石棉開採經銷、青海西部建築施工、新疆油氣田管道工程、新疆建設兵團勞務移民、東南沿海產業工人為代表的穩固的84個勞務基地為依託,每年組織大批勞動力成建制定向定點輸出,提高了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保證了務工人員有穩定的收入。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充分發揮山丹駐霍爾果斯口岸服務中心面向西部區域的優勢,拓展勞務市場,拓寬務工領域,積極為西部勞務基地各協會和企業做好溝通、銜接、協調服務工作。在此基礎上,瞄準京津冀、長三角、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和西部勞動力需求量大的省區,奮力開拓新的勞務基地。拓展2018年新建的雄安勞務基地,扶持培育勞務中介機構,多渠道引導“技能型”“智能型”“專業型”勞務人才、農村富餘勞動力到雄安新區輸轉就業,實現了勞務輸轉組織化、人員結構合理化、輸出質量優質化,勞務效益最大化。

接工程借船出海

全縣上下樹立跑項目、接工程、帶勞務的大勞務工作理念,緊盯大型項目和重點工程承攬建設工程,以項目工程帶動成建制輸出。新疆長絨棉基地建設這一信息,促成山丹縣新疆勞務移民項目實施十年,不僅使沿山地區10000多農民受益,而且與新疆建設兵團建立長期的多領域合作關係。因緊抓西油東輸、西氣東送等西部大開發國家重點項目,承建部分管道工程,山丹近萬名務工人員施工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使山丹縣勞務輸出基地跟著項目工程走,不斷向全國各地延伸擴展。與青海油田公司、中石油管道工程局、新疆建設兵團路橋公司等大型企業長期的誠信勞務協作,不僅成就一大批農民企業家的創業之路,而且依託國際輸油管線、高速公路等援建項目,成功實施“借船出海”戰略,使山丹勞務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

能人帶形成規模

“能人經濟”是山丹勞務經濟的代名詞。通過集團公司、聯合實體以及父子兵、兄弟連、親戚隊等多種發展模式,在穩步擴大輸出規模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石棉開採、建築施工、勞務移民、種植移民等傳統勞務,家政服務及電子裝配、棉紗紡織、商貿流通等新興勞務的組織化輸出程度。2017年,搶抓山丹縣被確定為國家級返鄉創業工作試點縣的有利時機,加大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和返鄉創業典型培樹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創業成功典型的好經驗好做法,全縣返鄉創業人數累計達到2331人,創辦市場主體223家,累計帶動就業1.59萬人。特別是在家庭服務業方面,建成集“培訓+職業介紹+推薦就業”為一體的家庭服務職業培訓示範基地體系,實現了1475名育嬰員、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保潔員為主的家庭服務人員輸出就業。

創品牌提高質量

以石棉開採和勞務移民為主體註冊“絲路硬漢子”,以建築施工大軍為主體註冊“焉支鐵人”兩個勞務品牌,以品牌擴大影響,佔領市場,帶動輸轉。幾年來,由於兩個勞務品牌的帶動,有組織、成建制輸出,長期從事建築施工、石棉開採和農業綜合開發的勞務移民每年都超過30000人,成為有組織輸出的主力兵團。“絲路硬漢子”“焉支鐵人”已遍佈全國各地並走入國際勞務市場,達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目的,有效地發揮了品牌帶動效應,走出了山丹發展壯大勞務經濟的特色之路。山丹縣先後被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甘肅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一批全國勞務輸出工作示範縣、全省勞務經濟工作先進縣和全市勞務工作先進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