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大戴禮記·帝系》雲:

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氏產老童。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緺氏,產重黎及吳回。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產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

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雲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鄶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連者,楚氏也。

後世演變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書稱為“祝融八姓”。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彭國,又名大彭國。 由彭氏部落的首領彭祖的帶領下建立,是夏朝東方比較強大,政治關係也較密切的屬國,夏王啟曾命大彭國君壽平定西河叛亂。商朝前期也很強大,商王外壬時,幫助商平定了邳人、姺人的叛亂。但是,商王武丁在位時,滅掉了大彭國。大彭國大約存在了八百年。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彭祖是軒轅黃帝七世孫(古人姓氏分離,姓代表血統,氏代表身份,黃帝子孫都是姬姓,但一般只有大宗長子才稱姓,小宗的庶子另取氏以別長幼,所以彭原本是氏而不是姓,戰國後姓氏合一,彭於是逐漸變成了姓),在堯帝時期被舉用為大臣,其後堯帝封彭祖到徐州彭城成立大彭國,作為拱衛華夏部落的東方屏障。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相關史書以及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內容綜合整理可以得到如下歷史記載,大彭國立國達八百餘年(後人神話為彭祖壽八百,近代史學家認為八百年是大彭國實際存在的時間)。

夏王啟繼承夏禹而即位後,曾命大彭國國君壽平定不服從夏啟的地方諸侯叛亂,夏王少康時期封大彭國支族於豕韋,另成立豕韋國。

《竹書紀年·帝啟》: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帥師徵西河,武觀來歸。

禹幼子叫武觀(有的史書中又做五觀),封於觀地(今河南浚縣和淇縣一帶)。

大彭國與豕韋國在夏朝時成為東方的強勢諸侯,殷商時期,大彭國與豕韋國主要作為也曾受商王外壬和河亶甲的命令征討東夷部落邳、姺,且最終成功將其降伏,開拓了殷商的東方領土。

《竹書紀年·河亶甲》:三年,彭伯。五年,侁人

入於班方。彭伯韋伯伐班方,侁人來賓。

河亶甲(生卒年不詳),甲骨文作戔甲,子姓,名整 ,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死後繼位。 河亶甲在位時,商朝再度衰落,無奈之下,他北上遷都於相(今安陽內黃),以緩解內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還曾出兵征伐東南方的蘭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國的幫助下,使叛亂的諸侯重新安定下來。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後葬於相。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邳國是中國在上古時代的一個方國,邳國起源地位於今江蘇省邳州市一帶。邳州,先後稱邳國、下邳、邳縣,今日邳州市沿襲著大邳國曆史沿革。 根據《說文》記載:“邳,奚仲之後,湯左相仲虺所封,國在魯薛縣”。《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商有姺邳,蓋仲虺之裔為亂者,國滅,武王復封其後於邳,為薛侯”。《元和郡縣誌》記載:“下邳縣,本夏時邳國,後屬薛。《左傳》薛之祖奚仲遷扵邳是也。

姺國(有莘氏),有莘氏在文獻中不僅被寫作"姺",也被寫作""或"辛"。商湯娶有莘氏之女,即其國。故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 ,舊陳留縣東。一說,在今山東省曹縣北。商代末年的有莘氏國君,叫作辛甲。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隨著大彭國與豕韋國在東方勢力不斷地膨脹,引起殷商王朝的擔憂,但由於其內部紛擾而無暇東顧。殷武丁即位後,成為殷商的中興之主,殷商國力開始強盛且開始東征西討。武丁首先征討了西北的少數民族部落,其中就有與大彭國曾有聯姻關係的鬼方部落,之後又開始廢除不服從王室的諸侯屬國,於是當時盤踞東方大彭國與逐韋國成為了武丁的主要進攻對象。在武丁的殷商軍隊的打擊下,大彭國、逐韋國先後被滅。

《國語·鄭語》有記載“大彭、豕韋為商所滅矣”。大彭國被滅後,其後代於是以國為姓,為彭姓的淵源;而豕韋國被滅後,其後代也以國為姓,為韋姓的來源。在周朝時期,彭氏的一個子孫在周王朝中擔任掌管錢糧的官員,後以“錢”為姓,成為彭氏的姓氏分支,所以歷來都稱“錢彭一家”。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國語·鄭語》中記載:“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從中可以看出,彭國有兩個分支國,分別是豕韋國和諸稽國

諸稽國被滅後,最終被分割成兩支,一支北上,一支南下,北上的一支以國名首字“諸”為氏,建立諸國,在今山東諸城縣西南、安丘一帶;南下一支則以原國名“諸稽”為氏,建立諸稽國,在今浙江中北部諸暨。

《風俗通義》卷一雲“ 及殷之衰也,大彭氏、東韋氏復讀其緒,所謂王道廢而霸業興者也。”因此彭人雖受商王朝的征伐, 但並未絕袍,而是四處遷移,到達各地。商代末年,彭國人懷著對商王朝的憎恨而參與周武王伐商,為“ 牧誓八國” 之一。西周建立後,因彭是西周王朝的盟國,其國柞得以延續。彭以伯為爵號受到西周王朝的重視。周平王東遷後,隨著周天子勢力的衰弱,南方楚國的強大,彭終於在公元前710年前不久為楚所滅,彭地入楚,成為楚最早所滅的方國之一。

彭祖

大彭國的開國者彭祖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相傳彭祖為開發徐州這片土地,嘔心瀝血。他帶領人民治理洪水,建設家園;他發動百姓築城,防禦野獸和外來部落的襲擾;他恬淡自守,讓大彭人民放手發展生產;他帶頭開掘了大彭第一口井.讓百姓喝到甘甜清冽的泉水;他發明了導引術,教會百姓鍛鍊身體,驅除體內的陰溼之氣,以柔軟筋骨,增強體質;他發明了烹調術,把人類炊食由熟食推向味食,完成了人類炊食文化的一次飛躍……彭城人民世世代代對彭祖感恩不盡,還保存有彭祖井、彭祖宅、彭祖墓等遺蹟。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傳說彭祖活了八百歲,是一位長壽之神。他的養生之道,後人整理成一部《彭祖經》傳世。史學家認為,所謂彭祖壽長八百,實際上是大彭國存在的年限。

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孔子對他推崇備至;莊子、荀子、呂不韋等先秦思想家都有關於彭祖的言論;《史記》等史書也有關於他的記載;道家更是把彭祖奉為先驅和奠基人之一,許多道家典籍保存著彭祖養生遺論。先秦時期,彭祖在人們心中是一位賢人。到了西漢,劉向《列仙傳》把彭祖列入仙界,並稱為碩仙,彭祖逐漸成為神話中的人物。

祝融八姓諸侯國(其三):彭國及其後裔遷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