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區:兜底扶貧為貧困群眾兜牢民生底線

—分享—

紅網時刻記者 譚倩 通訊員 陸意 衡陽報道

“叮”。一聲短信提示音響起,衡陽市蒸湘區呆鷹嶺鎮中平村劉泗屋組低保戶宋家輝的低保救助金已經順利發放到賬戶上。這是蒸湘區民政局每月按時為宋家輝發放的一筆兜底保障金。

和宋家輝一樣,還有許多貧困群眾除了每月領到低保金外,還可以享受到臨時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如今,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樹立了生活的信心,鼓起了脫貧致富的勇氣。

宋家輝是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據介紹,他本人患有間歇性精神疾病,妻子去年動過大手術,兩人皆需長期服藥,女兒剛畢業,兒子還在上中學,全家人的生活就靠他一個人操持。得知這個情況,2018年4月,蒸湘區民政局根據實際情況將其納入三類兜底低保保障對象。“他們家現在日子過得艱難,兩個大人都疾病纏身,屬於典型的因病返貧。現在好了,每月有點低保金餬口,也讓他少了些後顧之憂去找其他的事做。”宋家輝的結對幫扶人告訴記者,如今,他不至於喪失對生活的信心,自己還能種點葡萄補貼家用。

在脫貧攻堅戰中,民政兜底是最後一道屏障。近年來,蒸湘區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職能,用好用活民政政策,積極實施低保、五保兜底,加快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全力織密織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網”,確保在兜底脫貧工作中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一戶不少、一人不落。”

該區民政部門首先提標低保,並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農村低保對象“符合條件,互相納入”的原則,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規定程序納入低保範圍,並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差額髮放低保金;對符合扶貧政策的農村低保家庭和農村特困人員,按規定程序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範圍,並針對不同致貧原因予以精準幫扶。

為了保證低保救助對象得到“精準”兜底,去年,蒸湘區成立了全面清理農村低保和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聯合認定聯席會議,對實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進行分類保障。對原則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低保對象每年複核一次,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低保對象每半年複核一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其他低保對象每季度複核一次,不符合條件的按程序選出,重新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

同時,該區民政局採取有效措施,在做好睏難群眾低保、五保兜底的基礎上,加大對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政策的扶持力度,切實幫助貧困家庭緩解教育、就醫、住房等生活困難問題,有效防止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等現象的發生,為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