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之後是蘇丹,北非長壽總統為何突然接連倒臺?

蔡永固


2月阿爾及利亞執政聯盟宣佈總統阿卜杜勒·阿齊茲·布特弗利卡將參加第五次總統選舉。這一消息引發軒然大波,民眾開始抗議,因為82歲的他已經久病不起,不能說話,而且已經統治了該國20年。這樣的領導人如果在繼續幹下去,可能會將權力帶進棺材裡。最終軍方在3月26日與之決裂,兩天之後其被迫辭去總統職務。布特弗利卡的辭職也間接影響到了臨近的蘇丹,該國自去年11月因糧食暴漲而引發的抗議示威已經持續4個多月的時間。最終在民眾的情願下,蘇丹軍方在4月11日發動了政變,推翻了總統巴希爾長達30年的統治。


(巴希爾與布特弗利卡,半島電視臺)

這兩件事存在關聯性,而且不禁讓我們想到2011年前後席捲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化運動。在那場浪潮下,突尼斯的本·阿里、也門的薩利赫、埃及的穆巴拉克紛紛下臺,軍事強人卡扎菲更是被抓住後處死。最後整個運動下來就剩下敘利亞的巴沙爾·阿薩德靠著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挺了下來,然而整個國家依然還處在內戰之中。有人將布特弗利卡和巴希爾的相繼下臺成為“阿拉伯之春2.0”版本。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畢竟無論是問題的起因,還是過程和結果都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因為國家政治現代化之後,軍事政治強人的長期統治下各種社會矛盾持續積累,最終在特定時期集中爆發,從而引發的持續不斷的政治動亂。
(阿爾及利亞與蘇丹)


那麼造成強人長期統治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西亞北非地區普遍信仰伊斯蘭教,基本社群單位為部落氏族為主,社會結構十分鬆散,國家認同度很低。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往往都是大部落的酋長或者是大家族的族長,在結束殖民統治和託管之後,便形成了一個個以部落聯盟首領和大家族族長為主的封建王朝。在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軍隊往往要早於其他群體,所以最先接觸到西方傳遞過來的民族國家、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等啟蒙思想。所以便出現了軍人政治集團,並最終站起來推翻了封建專治統治。然而國家形式上雖然實現了現代化,但是國家整體思想觀念是不可能一天改變的。於是乎軍事政治強人便取代了君主,長期把持國家政權,形成了獨裁統治和家族政治。這就缺乏科學合理的決策體系,而人又不可能不犯錯誤,所以各種錯誤的政策也就開始積累,對於國家經濟資源的壟斷是必然的,而且必然滋生腐敗,並最終引發各種社會矛盾。這其實才是問題的根源。
(阿拉伯軍事政治強人們)


結語

阿爾及利亞和蘇丹雖然推翻了強人統治,但是國家體制機制依然沒有改變。軍人政治集團依然還左右著國家發展,相應的社會其他民間政治力量還十分薄弱,所以很難說日後不會再出現新的軍事政治強人。這點其實從2011年之後的情況發展來看確實如此,除了突尼斯徹底改變之外,埃及回到了軍事強人政治,而也門、敘利亞、利比亞三國現在依然還處於戰亂之中,並且依然還要仰仗軍事強人收拾殘局。
(哈夫塔爾訪問埃及與塞西會面,路透社)

不過從布特弗利卡以及巴希爾倒臺之後,民眾謹慎的態度上來看,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點。所以這才有了更為持續的抗議和訴求,試圖通過重新建制的方式來尋找新出路。這點是不同於2011年的情況,由此可見社會的進步並非一天兩天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了!


古姿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道難違。


用戶5339077588313


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