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用社團名義開展活動 非法組織“佳蕾公益”被取締

新京報快訊 據寧波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微信公眾號、寧波民政局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寧波市民政部門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依法對“佳蕾公益協會”(簡稱:“佳蕾公益”)予以取締。

經查,“佳蕾公益”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開展活動,違反了社會組織相關法律法規。4月12日,市、區兩級民政部門會同公安、屬地街道聯合執法,依法作出取締決定,並對現場非法宣傳物予以銷燬。

“佳蕾公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民政執法人員幾經調查取證發現,該組織在其上千平米的辦公場所內宣傳組織理念、宗旨和願景,甚至張貼“忠誠佳蕾公益事業”等醒目標語。內部實行會員管理,非法在區縣(市)設立“分會”,任命“會長”,形成了一個較為嚴密的組織體系,並設定了從“普通會員”到“理事”的收費標準。該組織打著公益慈善的幌子,宣稱的“條件福利”和“投資回報”,對公眾有很強的誘惑力和煽動性。但就是這樣一個貌似正規的公益組織,卻並未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更談不上具有公開募捐資格。

“佳蕾公益”作為非法社會組織的特徵明顯,形態要件具備,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開展活動,民政部門據此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執法,依法予以取締,並將違法線索移交有關部門進一步查處。

為何該組織能夠堂而皇之,迷惑不明真相的群眾加入?通過調查發現,其慣用如下伎倆:一是“假借公益慈善名義”,通過網絡微信群的方式發展會員,該組織以助學、助殘等名義開展活動,引來不明真相群眾的同情和參與。二是“打著政府官方旗號”,對外宣稱有民政部門備案,隨心所欲地冠以政府部門名義邀請各界人士參加活動,甚至邀請有關部門領導參加,博取公眾信任。三是“借殼上市”,與內部治理相對薄弱的慈善組織開展合作,遊走法律邊緣,投其所好,承諾為其募集相當數量的資金,管理費用按比例分成。四是“做大場面”,其組織舉辦的活動往往放在大型酒店會議場所,搞義捐、義演、義拍活動,過度放大受助對象信息,吸引公眾眼球。

市民政局呼籲從事慈善公益必須合法合規,社會各界在加入某個社會組織(慈善組織)或與其開展合作時,應當首先查驗這個組織是否具備合法身份,以免上當受騙併產生不必要的損失和法律風險。各級民政部門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慈善組織)信息可通過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查詢(http://www.chinanpo.gov.cn/)。

寧波市民政部門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社會組織,不斷擠壓非法社會組織發展空間,淨化合法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同時,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向民政部門提供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線索,民政部門將依法保護舉報人信息和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