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農村基層黨組織“空巢”難題丨治黨論苑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鄉村振興的指揮所和引航標,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重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繼續發展,廣大基層黨員的活動範圍日益擴大,黨員流動性不斷增強。近年來,農村年輕黨員流出現象日益嚴重,導致駐村黨員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加大了農村基層流動黨員管理壓力和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開展的難度,同時也削弱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自身活力與影響力,日漸形成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空巢”現象。面對新形勢新問題,要努力構建農村流動黨員管理機制,不斷為農村基層黨建增添新鮮血液,形成“固舊納新”的基層黨員保鮮管理體系,更好推動鄉村振興。

一 、農村“空巢”黨組織的主要表現

農村基層黨組織“空巢”現象是指由於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年輕黨員流失且管理不到位以及基層黨員隊伍的普遍老齡化等問題,導致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的黨員隊伍割裂化、黨員老齡化、黨組織建設失核化失活化等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黨員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隨著社會變遷以及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農村基層黨員尤其是年輕黨員流失現象日趨嚴重,導致農村基層黨員隊伍出現年齡結構普遍失衡、黨員幹部年齡偏高等問題。

二是基層活動開展少。農村基層黨建中出現一些新問題,不少基層黨組織活動開展存在無規律、無秩序、無場地、無經費等現象。

三是黨員先鋒意識弱。當前,我國農村黨員隊伍總體質量較高,但仍存在黨員隊伍中個別黨員素質低、宗旨意識淡化、榮譽感偏弱,與黨員標準和先進性要求不相適應等問題。

四是制度建設不完善。現階段我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存在制度可行性不足;制度千篇一律,不切實際;一些制度落實不到位,存在形式化等問題。近年來,儘管圍繞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全國上下各級均建立起一系列規章制度,但很多制度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五是黨員隊伍選優配強難。近年來,隨著村級事務逐年增多,群眾工作難度大,部分優秀人才對村幹部望而卻步,農村基層黨員隊伍缺乏人才基礎。同時,配班子難。素質稍高的農村青年通過參軍、外出務工、經商等渠道離開農村,致使有的村選拔幹部只能是“矬子裡拔將軍”。

二、農村基層黨組織出現“空巢”現象的主要原因

我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由於黨員外流、黨員老化、黨員意識淡薄、黨建制度不完善等問題而造成的“空巢”現象,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對流動黨員管理不到位

流動黨員管理不當影響黨建工作健康發展。其主要有如下表現:黨員流動去向難掌握、黨組織活動難開展、基層黨組織服務理念淡薄、關愛方式單一等。從根本上來說,出現流動黨員管理問題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做到位。一方面,大部分農村流動黨員知識水平不高,黨組織對流動黨員思想上也不重視,教育管理方式僵化單一,使得黨員很少接受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黨員意識弱化缺失,難以對黨組織產生心理認同,在行動上對黨組織產生應付心理,在情感上無法找到歸屬感。另一方面,流動黨員動態管理機制不健全。大多數基層黨組織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流動黨員管理措施,在管理上適應不了對流動黨員管理的要求,缺少對流動黨員的動態監督管理機制,致使許多流動黨員成為“三不”黨員、“口袋”黨員。

(二)基層黨員老齡化進一步加劇

一是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基層黨員老齡化的趨勢不斷加深。同時,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也是造成農村基層黨員隊伍老齡化的主要原因。

二是黨員隊伍後備力量不足。當前,基層黨組織存在青年黨員少、後備力量不足、人才短缺等現象,離退休黨員佔黨員總數的比例較大,其基層黨員隊伍後備力量嚴重不足。由於年輕黨員的外流和黨員隊伍的老齡化,我國基層黨員幹部隊伍也逐漸呈現出老齡化趨勢,幹部隊伍年齡偏大,隊伍結構不合理。

總體來說,由於新時期農村黨員外流,對流動黨員的管理不到位和基層黨員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深等兩方面原因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導致農村基層黨建中出現“空巢”現象,主要表現為“老的多、新的少、現有的發揮作用小”,使得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缺失了核心領導力與組織建設活力。

三、破解農村基層黨組織“空巢”現象的路徑選擇

面對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空巢”問題,基層黨支部要從流動黨員管理和黨員隊伍建設兩方面入手,積極探索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困境的有效途徑,使農村基層黨組織保持生命力,發揮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一)流動黨員管理實行多維度捆綁機制

一是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機制,實現全過程捆綁。建立追蹤彙報制實行雙向綁定。針對農村流動黨員比較分散的特點,在每個村或社區的基層黨支部設立專門的流動黨員聯絡小組,“一對一”聯繫流動黨員,實時追蹤流動黨員身份去向以及思想動態,黨組織可開展跨區域黨組織活動,確保流動黨員的參與度與參與積極性,從而實現“流動黨員—在家黨員—黨員專幹—黨組織”的多級聯動雙向綁定。同時設立流動黨員“到家彙報制”,積極引導流動黨員回鄉時主動彙報,並去所在黨支部報到。建立流動分隊制強化黨員管理。針對相對集中的同崗位、同地域的流動黨員專門設立組建“流動黨員分隊”,以黨組織的形式在對流動黨員進行有效管理的同時,也為流動黨員提供生活服務以及交流活動場所。黨分隊負責人直接聯繫基層黨組織,使對於流動黨員的管理更便捷,同時也加強了黨組織與農村流動黨員間的聯繫,加大了黨組織的吸引力。對應“流動黨員分隊”,還可設立“流動紅旗”,黨組織定期考察各“流動黨員分隊”,對工作開展得好的分隊頒發流動紅旗,提高積極性。建立雙重關係制共促持久保鮮。對於農村流動黨員實行雙重組織關係管理制度,對於那些外出時間長需要轉移黨組織關係的黨員,農村基層黨組織可與農村流動黨員流入地的黨組織協商,實行流動黨員雙重組織關係管理,即流動黨員經正式組織關係所在黨組織同意,同時在流入地黨組織建立隸屬關係的管理制度。保證流動黨員可以在流入、流出兩地同時參加組織生活、接受管理、發揮作用,促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持久保鮮。

二是創新需求捆綁機制,保障流動黨員權益。要重視基層流動黨員的各項權益,維護保障流動黨員的切身利益,為農村流動黨員提供物質、精神和政治上的組織權益保障,滿足他們多方面訴求,讓農村流動黨員能夠在基層黨組織中找到歸屬感。強化物質幫扶,滿足農村流動黨員物質利益訴求。豐富黨組織活動內容,滿足農村流動黨員精神利益需求。創新機制,維護農村流動黨員政治利益訴求。建立農村流動黨員意願表達制度,定期開展農村流動黨員思想狀況調查,針對性地解決農村流動黨員的不同需求,讓農村黨員有歸屬感。

三是創新思想捆綁機制,滲透教育培訓模範先鋒。時刻關注流動黨員的思想動態,積極引導培育流動黨員與黨組織的政治溝通意識,強化對農村流動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員意識培養。要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升級教育培訓方式,充分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原則與方法,深入流動黨員的工作生活當中。

(二)農村基層黨員隊伍建設實行“控流引流”

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員隊伍建設可實行“控流引流”策略,在留住優秀黨員的同時,為基層黨建引入新鮮血液,定專員專幹,以新帶舊、新舊搭配、多級聯動,共同為基層黨組織建設添磚加瓦,解決“空巢”現象中“老的多、新的少”問題。

一是為黨員謀福利,助發展,實現有效“控流”。在政策上要加大對基層黨員幹部的支持。在支部工作上可以實行“分責制”,召集支部內優秀黨員,分責管理黨組織建設工作,同時也可作為一種對黨員隊伍後備力量的培養和挑選,有利於強化基層黨員的責任意識,調動每一位基層黨員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同時,適當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留住優秀人才提供保障。

二是為黨員隊伍強肌健體,招賢納士,實現有機“引流”。要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發現、培養、教育和考察,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吸納新力量。一要廣泛宣傳,廣泛藉助多種傳播手段宣傳黨的好政策和黨員先進事蹟;二要進行思想教育引導,積極組織廣大農村青年進行理想信念和黨課黨性教育,形成青年熱愛黨、願意入黨的良好社會風氣;三要聚焦優秀青年,把非黨員的大學生村官和大中專院校畢業後願意留在農村發展的青年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四要加大資金扶持,對於經濟條件較差的偏遠地區,縣鎮黨委可以撥款專項資金用於對農村青年入黨的培訓、考察和選拔;五要規範好農村青年入黨程序,堅持實行“雙推制”發展黨員,堅持群眾推優,黨員把關,將真正願意入黨、思想過關、作風正派的農村青年納入重點培養的隊伍中來。

(三)加大對農村留守婦女發展黨員的力度

農村留守婦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加大對農村留守婦女發展黨員的力度,可以緩解農村黨的基層組織“空巢”的問題。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將思想上要求進步、富有奉獻精神、群眾基礎好、“雙帶”能力強的農村女青年作為入黨培養對象。建立18歲至35歲優秀農村女青年檔案,通過跟蹤培養,及時把她們吸收到黨組織中來;要重點將農村致富女能手、農村事務管理能力強的優秀女青年、外出務工經商返鄉的“女能人”、產業結構調整女帶頭人,以及農村文明戶、平安和諧家庭建設中的優秀女性發展為黨員。在村支兩委幹部配備上將優秀的女性發展為黨員,將優秀的黨員發展為村支兩委幹部,將優秀的幹部發展為村委主任或村支部書記,激發廣大農村婦女加入黨組織及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歡迎訂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學術期刊認定A類

解疑釋惑·切磋交流·探索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