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让家长吐槽“太奇葩“,怎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在当下,关于学生、学校、老师、作业、辅导等话题,动辄刷爆朋友圈,占据头条。比如,学校热衷于给学生布置研究性作业。研究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家庭到社会,五花八门,难倒了孩子和家长们。多少家有小学生的爸爸妈妈都觉得心中块垒无数,抱怨学校留的研究性作业“奇葩”“看不懂”“不会做”。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了一道艰深的命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在之后的10多年里,中小学大张旗鼓地实施了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

问题是,这种研究性作业真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正确教育方式吗?我们来看看国外的经验。

孩子作业让家长吐槽“太奇葩“,怎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在美国,有两种主流教养方式——“协作培养”式和“成就自然成长”式。


01“协作培养”式教育方法

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威廉斯(Alexander Williams)的四年级男孩,他正从学校的家庭招待会出来,坐在自家的轿车里,走在回家的半路。他的母亲正开着他家米黄色皮革装潢的丰田雷克萨斯。当时正是一个周三的晚上9:00。妈妈下班后已经很累了,而且第二天还有一个日程很满很忙的周四在等待着她。她得在清晨4:45就起床出差到另一个城市去,一直到当晚9:00才能回来。周六早上8:15她还要开车带亚历山大到他的钢琴老师家去上课;课后,他们还要去唱诗班排练,然后再去参加足球比赛。当他们在黑暗中开车前行时,亚历山大的母亲轻声地和儿子谈着话,问他问题,并引导他讲出自己的观点。

家长和孩子之间讨论问题是中产阶级抚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特征。像很多中产阶级的家长一样,亚历山大的父母认为,他们是在“发展”亚历山大的能力,是在以一种协作的方式培养他的才干。

孩子作业让家长吐槽“太奇葩“,怎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由家长安排管控的、有组织的活动支配着像亚历山大这样的中产阶级孩子。通过确保他们的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体验经历,中产阶级家长参与了一个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在中产阶级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这种优越感在成长环境里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中产阶级孩子在这个环境里学习对成年人提出质疑并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和成年人讲话。


02“成就自然成长”式教育方法

男孩小比利(Little Billy)也在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后,小比利先看电视,然后再到街上骑车玩耍,与此同时他的爸爸则在喝啤酒。其他时候的晚上,小比利则和爸爸坐在屋外的路边打牌。妈妈每天都会打电话和“一大家子人”联络,小比利的叔叔也常来串门,还时常带着小比利的表弟。

这条街的下边,一个名叫温迪·德赖弗(Wendy Driver)的女孩也是工人出身,她也是和她的表姐妹们一起渡过傍晚的时光,一起挤在起居室的地板上,一边吃爆米花一边看电视。

更远些的一个地方,一个名叫哈罗德·麦卡利斯特(Harold Mcalister)的男孩正在外面玩耍。他住在那个由政府为低收入者建造的住房区里,也在上四年级。他和两个表兄弟一起,整整一个下午都在找一个蓝球,可却没有找到,因此也没有办法打蓝球。之后他们干脆就坐下来看电视上的体育节目。现在,他们又跑出去用装满水的气球打闹。人们坐在这排单元房外的白色塑料草坪座椅上,音乐和电视的声音在敞开的门窗间飘来荡去。

与中产阶级家长不同,这些家长并不认为协作发展孩子的能力是教育好孩子的必要因素。对他们来说,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并不在于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想、观点和思想。相反,他们认为成年人和孩子之间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这些家长倾向于下达指令: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给出理由来说服他们去做事情。

孩子作业让家长吐槽“太奇葩“,怎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这些工人阶级出身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安排好的活动,他们对自己的业余活动有更多的控制权。大多数孩子都和自己的亲戚住得很近,都能自由地外出并和这些亲戚朋友玩耍。他们的家长推动了他们成就自然成长(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

孩子作业让家长吐槽“太奇葩“,怎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03孰优孰劣?

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两种模式,我们并不陌生。这两种儿童教育培养模式在中国的当下也普遍盛行。

协作培养模式下组织日常生活会非常忙乱。孩子们参加的活动太多了,能让家长的耐心及时间都丧失殆尽。

成就自然成长模式下组织日常生活大不相同,节奏完全由孩子掌控。

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拿着胡萝卜和大棒控制孩子,对孩子威逼利诱;也不是完全放任不管。所以,应该是协作培养和自然成长两种方式的结合和折中,您觉得呢?

孩子作业让家长吐槽“太奇葩“,怎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