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產業園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獨特優勢”

武漢產業園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漢市東南部洪山區,下轄八個街道、八大

產業園區,由關東光電子產業園、關南生物醫藥產業園、湯遜湖大學科技園、光谷軟件園、佛祖嶺產業園、機電產業園等園區組成。

這個武漢產業園區於1988年創建成立,199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2007年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國家生物產業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1年被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全國四家“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之一。2016年獲批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並獲批為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產業園武漢片區。

武漢產業園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獨特優勢”

武漢產業園區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518平方公里,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66名兩院院士、2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和80多萬在校大學生。產業園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6.4℃,氣候宜人。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位於江夏區境內。下轄8個街道。在東湖、南湖和湯遜湖之間,東起武漢外環線,西至卓刀泉路,北接東湖,南臨湯遜湖,面積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萬(2012年)。北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群是其科技與產業依託的重要基礎。東部及南部開闊的農村用地為開發區產業發展提供了用地空間。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緊鄰中心城區,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區內地勢北高南低,湖泊密佈,山巒起伏,三湖(東湖、南湖、湯遜湖)、六山(珞珈山、南望山、伏虎山、喻家山、馬鞍山、九峰山),再加上外圍的武漢東湖風景區、南湖風景區、馬鞍山森林公園、九峰森林公園、湯遜湖旅遊度假區,綠化和水面多達200 平方公里 。

武漢產業園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獨特優勢”

武漢產業園區

武漢產業園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直線距離武漢天河國際機場41公里,距離華中地區水陸聯運中心武漢港20公里,距離武昌火車站8公里,距離漢口火車站28公里。到2000年底,區內有珞喻路、雄楚大道、關山大道、光谷大道、高新大道,民族大道等主幹道,形成“兩橫三縱”的城市道路骨架系統。

產業園區內高等院校林立,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等58所高等院校,100萬名在校大學生;科研機構眾多,有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等56個國家級科研院所,10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個技術開發機構,52名兩院院士,25萬多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年獲科技成果1,500餘項,是中國智力最密集的地區之一,科教實力居全國第三。

武漢產業園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獨特優勢”

武漢產業園區

到2000年,東湖新技術開發區85,914名從業人員中,中專學歷佔19%,大專學歷佔22%,大學學歷佔21%,博士、碩士佔4.5%;平均每平方公里科技人員達到5,000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達5,880人,佔在冊職工的5.8%,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人員達12,966人,佔在冊職工的17%。1996年後,具有高中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在冊職工中已佔到20%。

正是由於武漢產業園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這些眾多的優勢所在,是使得產業園區具備高几率的發展機遇,高關注度的發展進程,使得這個武漢產業園區歷來被社會關注,被政府關注,亦從未被歷史遺忘。信息來自OFweek產業園https://park.ofweek.com/list-13-0-0-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