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打兩伊戰爭借了該國140億,戰後不想還直接派兵將其佔領!

薩達姆打兩伊戰爭借了該國140億,戰後不想還直接派兵將其佔領!


對伊朗和伊拉克來說,1979年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的2月份,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而在7月16日,薩達姆當上了伊拉克的總統,變成伊拉克的最高領導人。

伊朗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並且霍梅尼領導的什葉派穆斯林是主要人口。伊拉克則是什葉派的發源地,但是總統薩達姆卻是一位遜尼派。正是由於派系不同,伊朗成為了薩達姆實現阿拉伯世界統一,首先要解決的目標。這時的伊拉克兵強馬壯,薩達姆迫切想稱霸海灣地區,趁霍梅尼根基未穩之時把伊朗幹掉,以解決長久以來的邊界問題。

薩達姆打兩伊戰爭借了該國140億,戰後不想還直接派兵將其佔領!


1980年9月22日,薩達姆發動了兩伊戰爭。戰爭時期,蘇聯給伊拉克提供了外交和軍事支持,阿拉伯世界的科威特和沙特給伊拉克提供了經濟支持。此外千里之外的美國是偏向伊拉克的,也提供了武器和經濟援助。從1985年開始,美國同時向伊拉克和伊朗出售武器。這場兩伊戰爭打得非常慘烈,伊朗軍隊經常使用的是一戰時的人海戰術,而伊拉克軍隊則會使用如沙林、芥子氣等化學毒氣彈。

兩伊戰爭一共打了差不多八年的時間,是20世紀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消耗戰,對伊拉克和伊朗來說,誰都不是勝利者。兩伊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儲備有370億美元,當戰爭結束後,竟然欠了700多億元的外債。這其中欠美國和蘇聯的軍火錢有400多億,欠科威特和沙特的貸款有300多億。兩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巨大,然而花了那麼多錢打仗,兩國的分界線一點沒變。

薩達姆打兩伊戰爭借了該國140億,戰後不想還直接派兵將其佔領!


為了打兩伊戰爭,伊拉克向科威特借了140億美元。因此伊拉克要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減少石油的產量,使石油價格上漲,伊拉克獲利後可以還清欠款。然而科威特卻大大提高了石油產量,使石油的價格還下跌了,想通過此方式來強制解決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邊境爭端。兩國之間的石油政策不和,就成為了下一場戰爭的引線。

薩達姆認為,兩伊戰爭時期,伊拉克作為阿拉伯世界和伊朗之間的緩衝地帶,為戰時為整個阿拉伯世界做出了貢獻,伊拉克打伊朗是為保衛阿拉伯民族而戰,所以科威特、沙特和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應該免除伊拉克為戰爭而借的欠款。當科威特認為無法接受這種做法。

薩達姆打兩伊戰爭借了該國140億,戰後不想還直接派兵將其佔領!


1990年7月,伊拉克和科威特就欠款問題談崩了。伊拉克隨後在伊科邊境集結了大批軍隊,薩達姆打算武裝入侵科威特。他認為科威特在歷史上是伊拉克的領土,後來被英國殖民者分開了,兼併科威特是實現阿拉伯統一的重要一環。

1990年8月2日凌晨1點,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出動了3個師,在海陸空三軍的完美支援和配合下,跨越科威特邊界,突然對科威特發起軍事打擊。早上5點30分,主戰部隊在科威特市和特種部隊匯合。在科威特市戰鬥了約14個小時,到晚上7點時,伊拉克軍隊完全控制了科威特首都。

薩達姆打兩伊戰爭借了該國140億,戰後不想還直接派兵將其佔領!


戰鬥還在繼續,大部隊陸續開進科威特,伊拉克軍隊控制了整個科威特。參加科威特戰爭的伊拉克兵力達到20萬人,裝甲車輛2000多輛。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向全世界宣佈兼併科威特,並把它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宣稱科威特是伊拉克永遠不可分割的領土。

就因為一筆欠款和石油政策,薩達姆就發兵把科威特兼併了。後來引發了海灣戰爭,由於美國的介入打敗了伊拉克,最後薩達姆只好退出了科威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