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作者 | Amanda

環球旅行家

微愛訂製旅行創始人

想把周遊世界的故事講給你們聽!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開羅是埃及的首都,也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天方夜譚》裡有這樣一段描述,“未見過開羅的人就未見過世界——她的土地是黃金;她的尼羅河是奇蹟;她的婦女就像天堂裡的黑眼睛聖女;她的房子就是宮殿;她的空氣柔軟的像蘆薈木般香甜令人喜悅。開羅怎能不這樣呢,因為她是世界的母親”。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城市之母”可以秉承著文明的驕傲,然而,當世人為她神秘而偉大的傳說魂牽夢縈時,原始的文明與震撼卻無跡可尋。“黃金”、“宮殿”、“香甜的空氣”已經演變成了渾黃的天與地、鋼筋外露的爛尾樓以及汙染嚴重的空氣。巨大的金字塔和神秘的斯芬克斯像,陷於紛亂混雜的城市包圍裡,掙扎著不肯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開羅的樓房並不高,所以很容易就能遠眺金字塔。遠遠望去,它斑駁的外觀並不令人震撼,走近後才為這個龐然大物所折服,土黃色的巨石一一壘砌,完全不留縫隙,再高大的人也比不上任何一塊巨石基座的高度。五官模糊的斯芬克斯像,沒有了金冠與靈蛇,詭譎的微笑依然神聖不可侵犯,我們總願意把它和形形色色的傳說聯繫在一起。金字塔和這尊獅身人面像,是開羅最引以為傲的古文明“禮物”,周圍滿是賣紀念品“禮物”的小販在遊人剛有雅緻沉思歷史時,必用聲聲叫賣將人拉回俗世。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上帝是公平的,她把沃土給予了歐洲,就把石油安排給沙漠。夾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之間的開羅,有石油、旅遊、棉花和河運,一度是富庶之地。然而在現代文明中,她實在氣喘吁吁、步履蹣跚。

沒有完全蓋好的黃褐色民房是開羅最常見的街景之一。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修葺房屋時資金短缺導致的,後來才知道,這是拜政府古怪的稅收政策所賜。凡是蓋好的房屋需要繳稅,於是市民們就投機取巧,故意不封頂,演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好戲。這讓政府苦不堪言,既收不到稅,也毀掉了市容市貌。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更古怪的是,偌大的開羅市沒有一盞紅綠燈。這種自由的交通秩序最後導致了極不自由,每一條街道都水洩不通,不得已了,司機就下車充當臨時交警指揮交通。我曾經在開羅和當地的朋友約好一起吃飯,出了酒店門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等了十多分鐘,實在不敢硬闖馬路。最後還是站在對街的朋友從車流中躥了過來,一手示意司機減速,一手扯著我英勇地飛速橫穿馬路,這就是開羅人的“人工智能綠燈”,我徹底傻眼。

這麼熙熙攘攘的車流,也有趣事不斷,兩輛車不小心擦碰了,車主們立即下車理論。這一番為自己的辯護,必須從讚美他們的真主開始,然後嘰裡呱啦一通互斥,眼看著越吵越激烈要捲袖子開打的時候,倆人突然握手言和,各自上車走了。這種處理事情的方式,真是典型的開羅人作派,脾氣急,但貴在樂天,所以也不會演變成大件事,就像沙塵暴,來的迅猛,去的快速。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埃及從古文明伊始,就非常看重身後事,也才有了今天遺留下來的法老時代“墓地文明”。時至今日,開羅的市區也有大片地塊屬於墓地,把黃金的地段留給人離世後的世界。流離失所的窮人把這裡當作避難所,每有祭祀,起碼能撿到食物。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目睹了很多開羅現實社會的狼藉,踏入開羅博物館才能真正憶起古埃及無與倫比的文明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古埃及文物收藏館,它用25萬件真真切切的歷史文物帶你穿越。面對大量的木乃伊、法老王石像、面具、棺槨,以及陪葬所用的神獸像和瓶瓶罐罐,我很難抑制內心的激動,它們有的已經超過了5000年。在法老時代,且不說生動的象形文字和成熟的社會秩序,他們甚至懂得做出“安全套”,這種追求細微的生活品質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激動之餘,也很難不心生疑問,這個文明怎麼就突然沒有了呢?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歷史總是後知後覺,古埃及都還來不及遺憾時,這段文明就已經戛然而止。我們驚歎古埃及人能用紙莎草造紙記錄下最早的象形文字,佩服他們用嚴密的邏輯修建起至今無懈可擊的金字塔,他們用超前於其他文明的智慧製作工藝品和貯藏法老遺體,卻也禁不住遺憾古埃及連一部史書都沒有留下,只留給我們無盡的遐想。在埃及傳統轉裙舞的旋轉搖曳中,閃回的也只有舞曲裡蘊藏的一絲絲舊時風情。

【慢達世界】第十八期:失落的埃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