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中國城市營銷範例,一靠底蘊,二靠實力,三靠鄰居!

中國有一座城市,實力不算差,卻很長一段時間內默默無聞,多年前,你問長三角地區以外的人是否知道“南通”,大多數人會選擇說“NO”,而現在的南通知名度越來越大,那麼,南通是如何做到的?

一、靠歷史底蘊提升城市名氣

中國地大物博,不少城市都有光輝燦爛的文明和悠久的歷史,但真正將歷史文化傳承併發揚光大的則不多,而南通則是其中少有的成功典型。

1、“中國近代第一城”

江蘇南通,中國城市營銷範例,一靠底蘊,二靠實力,三靠鄰居!

中國人獨立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

南通最輝煌的時代在近代,準確的是在實業家張謇的時代,張謇是清末狀元,後來致力於實業救國,民國時任工商部長,他集狀元、實業家、政治家等頭銜於一身,張謇祖籍南通海門,他致力於在南通興辦實業,在南通新建了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博物館、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盲啞學校、第一所氣象站,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學專家、清華大學吳良鏞教授將南通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這一說法也逐漸得到學術界、理論界、史學界及張謇研究者和普通大眾的認可。

2、“中國花木盆景之都”

說起“中國花木盆景之都”真和南通市區關係不大,而在南通下轄的縣級市如皋,不過不管如何,如皋屬於南通代管,南通用下轄的縣級市來進行整個市域的營銷也未嘗不可。

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於宋代,興於明清。如派盆景系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與嶺南派、滬派、揚派等各領風騷,以其“雲頭雨足美人腰”的獨特造型享譽海內外。

江蘇南通,中國城市營銷範例,一靠底蘊,二靠實力,三靠鄰居!

如皋國際園藝城

對於城市來說,有些榮譽不是一年兩年就能獲得的,盆景技藝就是如皋人數百年乃至更長時間摸索而來的,屬於歷史文化底蘊,看來,城市的名氣,最好還是有點底蘊才行,不然一下子爆發,也會被人嘲笑為“暴發戶”,例如,深圳就曾有這樣被嘲笑的煩惱,好在深圳用實力證明了一切,這種非議也漸漸不太多了。

二、南通靠實力“刷”各種榜單,而且大多數時間都榜上名次不錯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鄉”、“體育之鄉”、“建築之鄉”,這些都是靠實力說話的。

1、“教育之鄉”

江蘇南通,中國城市營銷範例,一靠底蘊,二靠實力,三靠鄰居!

南通中學

南通之所以成為全國聞名的教育之鄉是因為南通的高考成績很亮眼,基礎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逐漸有了“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的說法。

2、“體育之鄉”

江蘇南通,中國城市營銷範例,一靠底蘊,二靠實力,三靠鄰居!

南通籍跳水冠軍陳若琳

南通“體育之鄉”是靠成績說話的,連續六屆奧運會“屆屆見金牌、屆屆出新人”,7位奧運冠軍、20位世界冠軍,這些靚麗的成績單都證明這個頭銜不是自封的,而是靠南通人用汗水澆灌出來的,城市和人出名一樣,必須有真材實料才行,不然,就會被人們嘲諷“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或是“浪得虛名”。

3、“建築之鄉”

江蘇南通,中國城市營銷範例,一靠底蘊,二靠實力,三靠鄰居!

提起南通的這個名號,一些人滿臉鄙夷,不就是建築民工多嗎?有什麼了不起的,其實這種看法大錯特錯,南通建築之鄉的名號不僅靠建築業的產值,更主要靠遙遙領先的魯班獎獲得的。

魯班獎是中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想要獲得這項榮譽很不容易,但南通鐵軍早在三十年前就為家鄉捧回了第一個魯班獎,到2017年,南通已經獲得第100個魯班獎,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南通鐵軍用汗水拼搏來的,理應值得尊重。

4、“世界長壽之都”

這一次,南通的長壽老人為南通贏得了“世界長壽之都”的美譽,自古以來,無論平民還是帝王將相無一不想長壽,甚至有些帝王做起“長生不老”的美夢,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

江蘇南通,中國城市營銷範例,一靠底蘊,二靠實力,三靠鄰居!

世界長壽之都南通

據多年前國際自然醫學會的實地考察和統計,在南通760多萬人口中,100週歲以上的老人有1031人,平均每10萬人口中有14人。80-89歲有31萬人,90-99歲有4萬人,百歲壽星後備軍力量充足,具有普遍的長壽持續性。

南通獲得“世界長壽之都”的稱號是靠無數百歲老人的長壽實例獲得的,其他事情都可以急於求成,但長壽卻不可以。

5、中國經濟強市

南通用不俗的經濟成績證明了自己中國經濟強市的地位,南通目前在江蘇穩居第四,2018年,實現GDP 8427億元,再過幾年有望成為GDP萬億俱樂部的新成員。

南通的優勢產業有紡織、建築、船舶海工等,近年來,軟件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始異軍突起,昭示了南通新的變局。

三、南通靠鄰居上海,從“北上海”到上海“北大門”,借上海第三機場蹭熱度

南通的區位優勢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靠江靠海靠上海”,南通既是江城又是海濱城市,江海聯動成為南通的一大發展戰略,毗鄰上海,啟東、海門各有一個鎮與上海崇明區在崇明島上接壤,南通藉助上海打響名氣的戰略很成功。

1、從“北上海”到上海“北大門”

南通早期的城市營銷使用的是“江風海韻北上海,中國近代第一城”,後來,“北上海”更進一步成為上海“北大門”,因為各種上海大行其道,有所謂的“小上海”之美譽的城市就有很多座,南通一定要獨一無二,上海“北大門”這個名號,估計沒有城市可以搶得過南通。

2、南通新機場=上海第三機場?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最近,關於上海第三機場的新聞都很火爆,而其中的“男二號”就是南通,“男一號”自然是上海了,雖然,上海第三機場是否最終落戶南通還沒有定論,但南通藉助該事件無疑極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名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