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这个专业新增最多,前景很不错,你想报吗?

导读: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2018通知》),引人关注的是,在本科专业审批结果一项中,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招生资格。

事实上,部分中国高校已经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原有专业范围内进行过各种教学探索,而《2018通知》的公布,意味着人工智能成功进入中国高校本科专业序列,未来,会有更多学生通过就读该专业,拿到人工智能的学士学位。



2019年这个专业新增最多,前景很不错,你想报吗?

专业代码:080717T

专业名称:人工智能

学业授予门类:工学

修业年限:四年

日常生活应用实例:

  • Siri
  • Siri是苹果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一款内建在苹果iOS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助理软件,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用者可以使用对话与手机进行互动,完成搜寻资料、查询天气、设定手机日历、设定闹铃等许多服务。
  • 无人驾驶汽车
  •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到达预定目标。它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重交叉强融合,人工智能的本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获批招收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名单——


2019年这个专业新增最多,前景很不错,你想报吗?


从获批名单来看,人工智能专业并非“高大上”院校的专属,既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全国性老牌名校,也有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校,还有长春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师范类、农林类高校。

这或许与人工智能的本质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门交叉性、渗透性很强的学科,人工智能通常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密不可分。

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布局,同时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力度。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对计算机专业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调整和整合,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专业建设和学习过程中,人工智能专业也必然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有交叉融合,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人工智能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院校“落户”的原因。

从散落走向聚集,一级学科由此诞生

2017年7月

国务院下达《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7年11月

科技部宣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2018年3月

教育部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布局57个人工智能项目

2018年4月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其实,早在人工智能专业进入本科序列之前,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开始纷纷布局人工智能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底,国内高校设立的独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已经达到了38所,覆盖了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招生与培养。

就本科专业而言,仅2017年一年,就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因高关联性,人工智能方向的教学也散落在计算机科学、控制学、软件工程以及统计数学等专业内,很多高校都在相关专业内设置了人工智能方向。

在人工智能专业从散落到聚集的过程中,西安交通大学自2017年开始筹备人工智能本科生试验班这一动作颇受瞩目。西交大成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工作组,并充分根据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设置本科专业课程群,其中包括通识教育、数学与统计、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机器人等11个课程群,共开设64门课程,其中必修课程41门、选修课程23门(完成所需学分需选修其中12门)。

据最新消息,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将于今年开始招生,学生纳入新设立的竺可桢学院图灵班。而此前,浙江大学也已经设计了人工智能研究生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分为数学与统计学、智能与认知科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四大类,方向必修类则有智能教育、智能法学、智能金融、智能农学、智能医学和智能文学等,还特别设置了综合必修类课程人工智能伦理学。

经过几年的探索,随着《2018通知》的公布,由散落走向聚集的人工智能专业,势必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以交叉融合的姿态,向着更加精深、专业的方向发展。

2018年新增备案及审批专业中,与人工智能同属“新工科”成员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等也热度不减,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开设院校达到203所,机器人工程专业101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25所,物联网工程专业14所……


2019年这个专业新增最多,前景很不错,你想报吗?


理智与兴趣,成就专业及未来

据2018年发布的《AI人才竞争力报告》显示,人工智能人才拥有更高的职场竞争力和收入,同时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中显示,上海交通大学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信息工程就业率分别是98.58%、98.70%、97.37%,就业状况理想。

而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对人工智能人才有较高需求量。


2019年这个专业新增最多,前景很不错,你想报吗?


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TOP20城市(单位:家)

对高考生来说,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势必成为志愿填报时的新热点。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念“人工智能”?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试验班项目主任孙宏滨教授曾表示,兴趣、能力和潜力是选拔与评价的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一句空话。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职位对博士和硕士的需求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势必会与众多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吸纳各种高科技元素,同时对从业人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考生在报考人工智能专业时需要制定长远规划,是否愿意且有兴趣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指标。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优秀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认为每所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方式应各不相同,这似乎也说明了第一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各具特色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