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承德,河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介於北緯40°12′-42°37′,東經115°54′-119°15′之間。省內與唐山市、張家口市、秦皇島市,省外與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朝陽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毗鄰;屬溫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3.95萬平方公里,轄8縣3區、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戶籍人口383.3萬(2016年末)

[1]

殷周時期,這裡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範圍。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於燕國設置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1945年解放,11月承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48年,承德市再次獲得解放,為熱河省省會。1984年,改為省轄市。

承德,舊稱“熱河”,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國家甲類開放城市。1994年,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2]

2018年9月,《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發佈,承德排第97位。

承德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根據出土文物考證,承德一帶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人類活動遺蹟。

殷周時期,這裡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範圍。承德市東約150公里處的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過多件西周銅器。

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於燕國設置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國曾在這一帶修築長城,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特別是著名的興隆農具鐵範發現,說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的。

[6]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普寧寺

秦漢以後,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在此設置過行政管理機構。在漫長的歷史中,這裡的漢、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元朝、明朝時期屬北平(今北京)府,為喀喇沁、翁牛特、察哈爾等蒙古族的遊牧地。直到清朝初年,熱河上營(現承德市區)始終沒有設立過什麼中央或地方管理機構,是一個“名號不掌於職方”的小村落。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宮,人口與日俱增。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熱河行宮開始使用,標誌著熱河進入了發展期。

康熙五十年(1711年)熱河上營就已經是“生理農桑事、聚民至萬家”的大村鎮了。此後,為適應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的需要,各蒙古王公,朝廷大臣及一些詞人文士都爭相在承德建設府邸宅院,承德工商業隨之高速發展,市井行人雜沓,車馬喧囂,酒樓茶鋪鱗次櫛比。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承德古建築

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第二年設熱河總管,統理東蒙民政事務。雍正十一年(1733年),胤禎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罷熱河廳設承德直隸州,此是“承德”名稱的始源。[6]

乾隆六年,弘曆開始幸避暑山莊,承德開始進入繁榮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曆在一道諭旨中說:“熱河地方朕每歲秋彌先期駐蹕,數十年來戶口日增,民生富庶,且農桑繁殖,市肆殷聞……”“皇祖詩云聚民至萬家,今則不止於萬,儼成大邑矣”。“熱河自皇祖建山莊以來,迄今60餘年,戶口日滋,耕桑益闢,儼然一大都會”,是年升為承德府,此時承德成為當時僅次於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稱。當時清帝每年幾乎有半年時間來此避暑和處理朝政,接見少數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

嘉慶十五年(1810年)設熱河都統署。

道光七年(1827年)以後,熱河文武官員均屬都統署管轄,官職與朝廷派出的總督、巡撫同。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建制,民國三年(1914年)設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9年)改建熱河省,承德為熱河省省會。

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佔,成立偽滿洲特別行政區,1945年解放,9月籌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正式成立。

1946年8月國民黨軍隊佔領承德。

1948年承德市再次獲得解放,隸屬熱河省管轄,為熱河省省會。[6]

2017年10月10日,中國國家林業局批准承德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位置境域

承德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範圍介於北緯40°12′-42°37′,東經115°54′-119°15′。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和張家口市相鄰,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相鄰,城市跨度從北至南269公里,從西往東280公里。行政區域面積39519平方公里,佔河北省總面積的21.19%。[6]

地貌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階梯下降,西北部位於內蒙古高原--壩上高原地區,海拔多在1200米-2000米。因此氣候南北差異明顯,氣象要素呈立體分佈,使氣候具有多樣性。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旱少雨;夏季溫和多雷陣雨;秋季涼爽,晝夜溫差大、霜害較重。其中承德旅遊區(如:避暑山莊)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全市最高海拔2292米。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少雪,春秋季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是旅遊避暑勝地。

[6]

氣溫降水

承德市氣溫由西向東逐漸增高,全年平均氣溫9.0℃。平均氣溫年變化特徵是:從二月份起溫度逐月增高,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23.0℃,無炎熱期,形成良好的避暑環境。八月份溫度開始下降,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10℃。[9]

年雨量402.3-882.6毫米,南部627.1-882.6毫米,最多可達1500.2毫米,最少為298.0毫米;中部501.0-609.1毫米,最多923.8毫米,最少206.8毫米;北部為402.3-515.4毫米,最多885.6毫米,最少249.0毫米;壩上411.6-514.0毫米,最多627.9毫米,最少298.8毫米。霧靈山和七老圖山迎風坡因地形作用,形成我區兩個多雨地區。降雨的分佈具有乾溼界限分明的季節變化特點,春季3-5月雨量55.5-74.7毫米,佔年雨量的10%-12%;夏季6-8月雨量為241.5-542.4毫米,佔年雨量的56%-75%;秋季雨量66.4-102.1毫米,佔年雨量的14%-16%;冬季雨雪稀少,為年雨量的1%-3%。[6]

氣候

承德屬季風氣候區,風向的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雖因山地地形影響,但濾掉地方性因素引起的變化,仍具有其主導特徵。冬季12-2月以偏北風為主,夏季6-8月以偏南風為主,春秋兩季是這兩種氣流的轉換季節,春季接近夏季情況,秋季則近於冬季。除靜風外,年最多風向為西南和西北。年平均風速為1.4-4.3米/秒,壩上3.3-4.3米/秒。全年大風日數11-63天。豐寧、圍場、隆化、承德縣大風日數較多,最多年份多達63-93天。壩上多達116天。

水資源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城市一角

境內有灤河、潮河、遼河、大淩河四大水系,年產水量37.6億立方米,是京津唐的重要供水源地(佔潘家口水庫年入庫總水量的93.4%、密雲水庫入庫總水量的56.7%)。林地面積佔河北省的43.4%,草地面積佔40%,森林覆蓋率48%。[6]

電力資源

建有500KV輸變電站1座,220KV輸變電站6座,110KV輸變電站35座,主網供電能力180萬KW。2006年用電量74.8億千瓦時。[6]

礦產資源

承德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已發現的礦產有98種,開發利用50種,是我國除攀枝花外唯一的大型釩鈦磁鐵礦資源基地,已探明釩鈦磁鐵礦資源儲量3.57億噸,超貧釩鈦磁鐵礦資源量75.59億噸。黃金產量居河北省第一位,鉬、銀、銅、鉛、鋅和花崗岩、大理石等資源豐富。

承德市1998年底被國家旅遊局列入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紫塞明珠”之稱。

承德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許許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世界最大的木製佛——千手千眼觀世音(普寧寺);世界最短的河流——熱河;萬里長城精萃——金山嶺長城;被稱世界一絕的石柱——磬錘峰;天下第一奇松——九龍松等等。

承德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0餘處。地上地下文物文化遺存1300多處,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分佈集中且保存完好,尤以清代皇家園林和全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寺廟群而著稱於世。

簡介圖片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俗稱承德離宮,原名熱河行宮,始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臺、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餘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佔地面積五百六十四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清朝皇家園林和著名的文物風景區。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外八廟承德外八廟是指清朝時期在承德避暑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的十二座喇嘛教寺廟群,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當年有八座寺廟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於北京喇嘛印務處註冊,並在北京設有常駐喇嘛的“辦事處”,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統稱“外八廟”。這十二座寺廟在避暑山莊以北的山丘地帶有八座,自西而東依次是:羅漢堂、廣安寺、殊象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避暑山莊以東的武烈河東岸有四座,自北而南依次是:安遠廟、普樂寺、溥仁寺、溥善寺。其中的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樂寺。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普陀宗乘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須彌福壽之廟位於避暑山莊之北,普陀宗乘之廟以東。仿西藏日格則扎什倫布寺而建,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須彌福壽是藏語“扎什倫布”的漢譯,故名。據載,乾隆帝七十壽辰時,班禪額爾德尼遠道前來朝賀,頗受禮遇,並建此寺居之。寺自南而北,前有石橋。寺內大紅臺內壁四周為三層群樓,中建妙高莊嚴寺,為六世班禪講經之所。大紅臺東南有東紅臺,西有吉祥法喜殿,為班禪寢殿。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須彌福壽之廟

普樂寺普樂寺位於安遠廟之南、避暑山莊東北的平崗上,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建築佈局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由山門至宗印殿為漢族寺廟的傳統形式。後部為壇城,城牆三重,第二層牆上四角和四面正中各置琉璃喇嘛塔一座。再上為平臺,上築旭光閣,仿北京天壇祈年殿形制,閣頂有大型圓形鬥八藻井,上有二龍戲珠,製作精美,金碧輝煌,具極高藝術價值。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普樂寺

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環抱承德市區,與馳名中外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風景名勝鑲嵌相融,總面積159萬畝,距市區約2.5公里。公園自然景觀奇特,以千巖競秀、異峰崢嶸的丹霞地貌著名。磬錘峰索道為目前中國最長的吊椅式索道,長達1620米。磬錘峰北200米處,有被稱為巨壁佛光的寶山寺,寺內摩崖石刻堪稱一絕。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

水下長城水下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的潘家口水庫。整個景區水域縱深60公里,潘家口、喜峰口等長城關口沒於水下,恰似鑲嵌在燕山深處的一顆璀璨明珠。

河北省轄地級市“承德市”概況

承德 寬城縣水下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