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書架上很多書籍塑封起來,不讓翻閱,這種做法妥當嗎?

炫酷多媒體


一層薄膜隔絕了一單生意,這就是傳統書店的經營思維。

經常逛書店的人,都會知道,在一些人流量比較大的書店,或者網紅書店,比如單向街,比如pageone,比如天河城書店等,在每一摞書裡,都會有一本是拆封的書,供讀者閱讀,判斷這本書的內容是不是好讀,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要,進而決定要不要買,完全是一種讀者思維,從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雖然每一種書,都會損失一本或者很多本閱讀樣書,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會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從而對書店有更好的認識,成為回頭客。

我是一個經常逛書店的人,但是卻不喜歡逛一些所謂的國營書店,為啥呢?因為一些國營性質的書店,服務意識太差,比如2011年前後,我在濟南的某一個新華書店裡買書,僅僅在一個書架前呆了一小會兒,便聽身邊的銷售員說,你買不買?語氣特別的生硬,且書多是塑封封著,沒法看。看到了《目送》這本,本來想買的,一聽這人的口氣以及購物體驗,果斷轉身走了,從此沒有去過新華書店。

…………………………………………分割線

看到很多網友在留言區說所在地區的新華書店可以拆封,可以自由看書,是一種事實,因為近些年來,新華書店也在改革,如果再不改,還是堅持以往的經營理念,潛在的閱讀群體會被民營書店搶走,目前民營書店的勢頭髮展很猛,像全國連鎖的西西弗書店,言幾又書店等等,因為現在的書店根本上已經不是販賣書了,而是把書作為一個載體,吸引一類人進來消費,裡面有咖啡茶座,有文具店,有墨寶展示等等,是一種很多元的經營模式,以前拼的是誰的書多,現在拼的是誰的經營理念先進,誰的服務好,所以一個書店有沒有拆封的試讀本,是體現這個書店經營理念是不是貼合市場的重要方式。

現在也有很多地方新華書店開始改革,面向市場面向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我想他們會變的好起來。比如天津新華書店,就在濱江道附近開了一家類似於民營書店的書店,以書為媒,聚合更多消費者。

有很多人說,書本來就金貴,且現在很多人是隻看不買,造成很大的損失,但是好的書店,絕不是因為這些損失而拒絕讀者看的。我在南京的先鋒書店裡,看到每一套書都有一本試讀本,有了這樣的試讀本,閱讀者就不會再碰其他的圖書,而這個書店成為南京的地標級書店。很受歡迎。


大野澤的風


我之前在民營書店工作了幾年,在我們這小縣城總共開了三家,雖然後來變成兩家了,但也是十幾年的老店了。我覺得可以說說這些大家一直困惑的原因。

第一、塑封皮都是出版社一出廠就有的,基本上裡面有些書籤或是贈品,贈品以青少年、兒童讀物裡偏多、文學類也有些。因為我們小縣城書店要不了那麼多貨,進貨渠道都是批發商,退貨如果書髒了或是少了贈品是不給退的,這裡就算是自己損失了。少了贈品還好說,便宜處理還可能有人買,但是書髒了是沒有人要的,再便宜賠本賣可能會有人考慮,還只是考慮,我幹了將近六年,只碰上一個人買了一本有些舊的書。

第二、因為周圍購買能力有限,書店要貨不可能多,一般新書要貨1-3本,暢銷書可能十幾二十本,你放在那兒都是壓著錢的。書不是必需品,大部分人只看不買,主動來買的成人非常少,基本就是學校要求青少年買的書或是自己想看的言情、玄幻之類的小說。這些書裡經常有贈品又加上看得多,看門是個大問題,學生進來幾個人一起圍在那看,不注意就會有人給你打開,都用指甲一劃,書側面都弄破損了,根本不會有人再要,而她也不會買,可能只是想看看這書好看不或是拿贈品,還有玄幻之類的書很多都是成套的,一出好幾本,書店有時會打開一本樣品讓你看,但有人會不自覺,能給你把那十幾本書全拆了看一遍。這類小說類型的書就是看一遍看著玩就算了,買得很少,一套下來好幾百,家長不會讓你買,成人自己更不會買了。只有言情類或是暢銷劇的書女生買得多些。

第三、很多人看書習慣不好,不是喝著東西看就是吃著東西看,雖明令禁止但總有漏網之魚,把書弄得髒兮兮的。還有小孩子看書經常看得“爛糊糊的”,我只能用這個詞形容,他們小沒有意識,看完後上面折痕磨損非常嚴重。再就是本人不是很講衛生的,手也不乾淨,顏色深一點兒的書皮還差些,淺些的他拿過之後真是能給你看得白紙變成黑紙,還是烏黑的,那書上的黑指印啊,甭提多頭疼了。

第四、書得有神秘感。你在書店把一本沒有塑封的書看完了,出版社怎麼賺錢,書店怎麼賺錢。書店和圖書館不一樣,開書店說到底還是為了賺錢,大家都看了不買,這些出版社不都倒閉了嘛!但圖書館小城市很少,書也少,種類更少,大部分是偏文學或是專業性強的書,這些也都是國家、政府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五、現在和以前相比,出本書很容易,什麼亂七八糟的人都可以隨便寫寫就出書。這些書大部分也是有塑封的,書設計風格和書皮上寫得內容搞些噱頭,就會有些人去買,實際上裡面的內容非常爛,買了看了才知道,你不塑封,人家一翻不好,誰買啊!出版社也一樣,你出了這種類型的書賺錢了,我也出相似的書,就像寶潔和聯合利華一樣,有人喜歡這家的,有人喜歡那家。這也是一種營銷手段!

說到底最重要的就是錢的問題!國營財大氣粗,進貨量大,折扣低,打折少,隨便你折騰,人家不心疼。民營進貨量少,折扣高,為了賺錢,薄利多銷打折多,儘量降低損耗。我所說這些都是實體店的問題,沒和網絡對比,要不更麻煩。希望大家相互理解,共同進步。

寫得太多,可能亂些,如果有疑問,可以再解惑。


琲琲297


我們家在一個小縣城,記得我小時候最開心的日子就是雙休日,爸媽要上班,一早上把我放新華書店,下班在再把我接上。一到新華書店就能看到班裡的很多小朋友都在,大家也不打鬧,就是看書。誰看到有意思的書看完就互相看,書店的叔叔阿姨也不趕我們。那時候我記得是兩塊錢一個座位,沒有錢的我們就站著或坐地上。基本上大家都沒有座位。到了現在,二十年過去了,書店還有幾個小孩子去看書的。新華書店做為國企,並且壟斷各學校教材,是應該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的,尤其在一些小的地方,是要承擔一部分圖書館的功能的。把書都打開,讓老百姓尤其是孩子們免費的去看。


有話好好噴


首先,這個塑封不是書店封的。是出版社製作時就有塑封的。一般來說帶塑封的書都有小贈品。

其次,一般來說,有塑封你也是可以打開看的,書店員工才沒時間理你。

最後,問題來了,你願意買一本拆了塑封的書嗎?很多人都不願意吧。己之不欲,勿施於人。

就算在網上買書能試讀,同樣也看不到多少內容,而且買來還可能有破損對吧。

那麼怎麼辦呢?看看書架上有沒有已經拆封的書,有拆的就看拆的。如果沒有就看看此種書有幾本,如果本數在三本以上,不防拆一本,如果沒那麼多,你又不是特想買,就別拆了。

多說幾句。圖書是最適合網絡銷售的東西。因為書籍真正的價值是文字,而非紙張。不保持某種神秘感就會失去它的價值。

也正因為此,5到8年以後,圖書市場會整體被電紙書市場所取代。(教材、繪本等另做考量)

這是科技發展,文化載體改變造成的。和書店的經營理念沒有任何關係。



左袂


有時無事,總喜歡去本地的新華書店轉一轉,一來可以消磨時間,二來也可以去打點醬油啥的,順便了解一下最新出版的圖書信息。

去的次數多了,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就是書店新上架的圖書,有不少是用塑膠封住的。讀者將圖書從書架上抽出來,往往只能看看封底封面什麼的,至於書籍印得怎樣,有沒有錯字別句,以及內容精不精彩等等信息,就無法捕捉。


有個別讀者實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想將塑膠撕掉,一瞧究竟,可手剛做出撕的動作,在旁邊伺侯的導購員姐姐,就迅即趕了過來,勸阻讀者不要撕書。

有些書店乾脆在醒目的位置,張貼如下一些提醒帖:“做一個文明讀者,請不要隨意打開書籍",“撕掉書封,視同購買”等等,不一而足。

在書店選書的讀者,見到此類提醒,將拿在手中的圖書瞧一瞧,就又放回原處,不敢撕了。


書是出版社印的,也是出版社膠封好的,膠封圖書的建議,據我推測,百分之八九十是書店提出來的。

書店是經營圖書的專門場所,建議出版社將圖書膠封起來,事出有因,無可厚非。書店的經營人員是舉雙手贊成的,歡迎之至,歡迎之至啊。

有家在縣城的書店,與縣裡的一家小學捱得很近,每天上學期間的中午丶晚間,雙休日全天,寒暑假,書店都擠滿了蹭書看的學生群體,當然也有一些退休的老年人。

尤其是在雙休日、節假日及寒暑假,來蹭書看的人作息非常有規律,一般是上午九點鐘進店,看到上午十一點半鐘左右,就回家吃中飯,稍事休息,下午二點多鐘接著來,一直到下午四五點鐘才走。

在龐大的蹭書看的人群中,絕大多數人只看不買,肯掏錢買書的人少之又少。

書店為了吸引流量,態度很好,對來蹭書看的人從不驅趕。

書店進的《斗羅大陸》、《雪中悍刀行》、《查理九世》、《怪物大師》丶《笑貓日記》等熱門讀物,最後都被翻得稀巴爛,不能再正常銷售,只能當廢紙賣了。

書店吃了大虧。

將圖書封起來,則能阻止讀者過度翻閱,為書店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換失。


卿雨潤


大家是不是許久都沒有去過書店了?

如果你們經常去的話,就不會問類似的問題了。

現在隨著網絡和電子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紙版書籍,書店銳減。我們學校之前周圍有兩家大型書店,若干家小書店,現在僅存一家,如果不是依靠幾所大學,估計這家書店也早就黃了。

之前的書籍價格不高,幾角幾元就可以購買,書店裡規矩也多,不允許抄書,不允許拍照。隨著書籍價格的攀高和閱讀人群的減少,書店逐漸敞開了懷抱,拍書可以,看書也可以,甚至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他們賣起了文具,賣起了玩具,甚至賣起了咖啡。

書籍塑封並不是書店所為,現在很多書是膠裝,經不起頻繁翻閱,有的還會附贈腰封,光盤,筆記本等裝飾品和贈品,發行商為了增加書籍的神秘性,保證書籍的完整性,會加塑封。

書店為了讓讀者試閱,每種書都會拆一個塑封,不過一些標價過高或者進口書籍不會拆封。

作為讀者,捫心自問,你會買一本被翻禿嚕皮的書嗎?所以書店的這個拆封的行為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拆過封的書只能低價處理,或者扔掉。所以如果真的遇到了心儀的書籍,又是封裝,可以上網查一下書評和內容介紹,然後決定是否購買。

藉著這個話題,我還是想規勸一下那些帶孩子的老人家,書店不是圖書館,也不是託兒所,你們希望孩子能遠離電視多學習的願望是好的,但是能不能不要縱容孩子在書店裡看書,喧譁,畫書,撕書,吃零食,喝飲料,然後扔一地的垃圾?公德心,身教勝於言教。


倬彼昊天_嘟嘟蟲


博爾赫斯曾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大學畢業後,我沒有機會去圖書館看書,新華書店就成了我的圖書館。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自己很幸運,我遇見的新華書店都很溫暖。

大學是在合肥唸的,學校旁邊還有所高中,新華書店就坐落於兩所學校之間。雖然大多時候我都選擇去圖書館看書,環境好,有座位,可以寫作業。但是圖書館的書一般都是“老書”,市面上的“新書”上市後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有可能進入圖書館,因此倘若喜歡的作家出新書了,要麼在網上買,要麼我會抽空去新華書店看看。

畢業後,看書的時間更少了,機會也少了。卻意外的邂逅了一家溫暖的24小時營業的書店——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上學的時候就久仰大名,一直沒有去,總覺得下次有機會再去,這一拖就是四年。2017年最後一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騎行來到三孝口書店,準備在這跨年。懷著忐忑的心,再三跟營業員核實是不是真的24小時營業,在得到店員肯定的答覆後,我安心的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書店的書很多,種類很齊全,還有小食、文具百貨、文創用品等等。當夜幕降臨時,書店將為夜讀人亮起溫暖的燈光。如果說第一次到書店通宵是體驗新奇,後面幾次真的是為了讀書而且,在那裡我有安全感,有幸福感,即使小憩一會,也覺得異常滿足,就像當年在圖書館自習室自習時,看書備考太累了眯一會時時一樣的感受。

請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溫暖的書店,有一群溫暖的人。


看見龍貓的大人


1.我前幾天去北京亞運村圖書大廈,裡面的圖書非常豐富,我重點逛了文學類圖書,發現每一個類別的圖書都有拆封的樣本,中間還遇到一個顧客申請拆封一本新書瞭解,服務人員也同意了。當時就覺得新華書店好人性化,會對各種圖書展示樣本,由此可見它的整體理念和企業文化是很好的,可能你恰好遇到的是服務沒有做到位的,做法不恰當的店吧;

2.個人覺得有樣品圖書更容易銷售,將圖書全部塑封是不恰當的。因為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當今浮躁碎片化閱讀的時代,能去書店買書的人,那一定是需要或者喜愛書的人,買的可能性本來就很大。如果有已拆封供顧客深入瞭解,那賣出去的可能性就更大不是麼?人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在書店讀完一本書,如果真的有人持續在書店蹭免費的書對,那我們在佩服他的同時,也該考慮到他可能有某種難處,那就讓他免費讀好了,權當做善事兒!


北漂隨想錄


這是書店不是圖書館,就算圖書館也要辦卡借書閱覽,剛剛看到個評論,我都沒看過我買來幹嘛?老實說,看過的書如果不喜歡的話我是不會再買了,所以不理解他的思惟,沒看過的書不買…反過來也會說這書我都免費看完了還買什麼?…人家書店肯定得盈利吧,每個人在那裡免費看書,把書弄得破破爛爛,就算你想買書也不會在那裡用原價買本破爛的書吧,別人我不知道,如果我想看書我會去圖書館,要買書我才會書店,感覺又不買還把別人的書弄得舊舊爛爛的有點缺德,特別是小孩子的圖書,我去書店給小孩買書的時候經常發現有的書要麼爛,要麼附送的貼紙什麼的給撕了幾張,感覺真的很不好


魷魚仔mama


新華書店一般不會這樣,即使新書有塑封,也可以自己或者請店員打開,看了內容,不買一般也沒有關係。倒是一些獨立書店,全店圖書一律塑封,還在店內醒目位置聲明“打開塑封視同購買”。這樣的話,書店表面上是開架售書,實際上等同於全店閉架售書。甚至,連閉架都不如,因為多少年前帶櫃檯的書店,你還可以勞駕店員把書取出來翻閱內容,現在只能看個書皮兒。對於這樣的書店這樣的書籍,我一律粗暴簡單地判斷為是貨賣一張皮的糊弄事兒。你逼我隔布袋買貓,我拿不準內容,不買就是了。

現在傳統出版社傳統書店的日子不好過,是不是和諸如此類的不注重顧客體驗不注重細節有莫大關係呢,我看是有的。問過書店店員,說這樣做是怕顧客把書弄髒了,同時也是為了防備只看不買、手機拍照自己需要的資料等行為。也許書店確有苦衷,這樣確實可以有效保護商品,但對書店的購物體驗乃至營業額恐怕都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