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發生在山西的那些悲情故事,若論歷史之厚重,山西當仁不讓

山西地處華北,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三皇五帝時期堯曾在臨汾建都,故有了堯都、堯廟和“天下第一門”的華門。西周年間,周厲王遭到百姓反叛,所以逃到山西霍州,召公、周公共同理政,號稱“共和”。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之一晉國主要就分佈在山西,所以山西的簡稱為“晉”……

歷史上發生在山西的那些悲情故事,若論歷史之厚重,山西當仁不讓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山西曆史發生的幾個不得不知的悲情故事。

1.趙氏孤兒。趙氏孤兒講的是春秋時期,晉國重臣趙盾遭到大將軍屠岸賈誣陷,全家300多老小被誅殺殆盡,在這種背景下,趙氏孤兒趙武危在旦夕,程嬰和公孫杵臼等人為了救這個孩子,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直到20年後,趙武長大後終於成功報仇。

歷史上發生在山西的那些悲情故事,若論歷史之厚重,山西當仁不讓

最為元雜劇中的四大悲劇之一,這個作品多年來一直反覆被演繹,王國維等大師對此劇讚不絕口,伏爾泰曾將《趙氏孤兒》改編成話劇,在倫敦演出後轟動一時。

2.介子推是晉國人,出生在如今的山西介休。早年間晉文公重耳被人追殺,性命不保,衣食無著,在重耳即將餓死的時候,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給重耳,重耳感激涕零。後來重耳成了晉文公,要封賞介子推,介子推確認為自己的行為理所應當,接受封賞反而貶低了自己,堅決不肯接受,最後逃到介休綿山。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出來,放火燒了綿山,介子推即使被燒死都不願出來。重耳發現他的遺體後,悲痛不已,由此就有了寒食節,在那一天不準生火。

歷史上發生在山西的那些悲情故事,若論歷史之厚重,山西當仁不讓

3.豫讓是晉國一位大臣智伯瑤的家臣,在晉陽之戰中,智伯瑤戰敗後被殺,頭骨還被做成了酒器,晉國也被瓜分。為了給主公報仇,豫讓把漆塗在自己身上,讓自己全身皮膚腐爛,並且吞下火炭,毀掉自己的喉嚨,整日在赤橋一帶伏擊等候仇人趙子襄。這次報仇卻沒能成功,豫讓自己反而被抓了,在臨死前,豫讓求趙子襄把衣服脫下,他象徵性地往衣服上刺了幾件,對天長嘆:這下我可以報答智伯瑤了!隨後拔劍自刎。

歷史上發生在山西的那些悲情故事,若論歷史之厚重,山西當仁不讓

4.長平之戰。說起長平之戰,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此戰是中國古代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殲滅戰,“人屠”白起在此戰中據說坑殺了20萬以上的趙軍降兵,釀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一場殺俘事件。此事就發生山西高平市,如今的高平依舊有骷髏廟,白起臺,屍骨坑等遺址建築。在高平還有一個特別的小吃叫“白起肉”,主料是豆腐,燒烤後蘸醬吃下,以表示對白起的仇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