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概況

羅源縣,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福州市東北部,介於北緯26°23′-26°39′,東經119°07′-119°54′之間,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東瀕東海,西與閩侯縣交界,南與連江縣相鄰,北與寧德市接壤。羅源縣區域面積1187平方公里,轄6個鎮、5個鄉,有8個社區、189個行政村。戶籍人口26.45萬人,其中畲族人口占8.1%,為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區和老區縣之一。

[1]

羅源縣別號羅川,夏商屬揚州,周屬七閩地,秦屬閩中郡,西漢為冶縣地,東漢為侯官地,晉屬溫麻地,隋屬閩縣。1956年移屬福安專區,1963年復屬閩侯專區,1970年歸屬福安地區,1983年7月劃屬福州市。

羅源縣是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對臺貿易點和中國首個國土綜合開發整理示範區;羅源縣是福建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著名景點有:陳太尉宮,畲山水景區,福湖畲族文化村等。

2018年8月,入選“中國營商環境百強區縣”榜單,位列第76位。

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概況

羅源縣別號羅川,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沿海。夏商屬 揚州,周屬 七閩地,秦屬閩中郡,西漢為冶縣地,東漢為侯官地,晉屬溫麻地(道光《新修羅源縣誌》載:或曰羅江縣),隋屬 閩縣。唐大中元年(847年),朝廷準福建觀察使之請,割連江縣北一鄉為羅源場,羅源政區始從連江分離出來。鹹通二年(861年),升場為鎮,改名永貞,屬福建觀察使領轄之福州。乾寧三年(896年),以福建觀察使為威武軍節度使,永貞鎮仍屬福州。

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元龍啟,以福州為長樂府,升永貞鎮為縣,隸屬於長樂府。五代天福十二年(947年),長樂府被吳越國佔領,永貞縣為吳越福州威武軍轄地。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兩浙西南路轄福建各州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王 錢俶納土歸宋,永貞縣屬兩浙西南路福州。雍熙二年(985年),改兩浙西南路置福建路,永貞縣仍屬福州。天禧五年(1021年),為避皇太子趙禎諱,永貞縣改名永昌。乾興元年(1022年),定名羅源縣。以境內羅江(今羅源溪)流分三支,同出一源得名。南宋 景炎元年(1276年),益王即位於福州,升福州為 福安府,羅源縣屬之。

元代實行省轄路、路轄縣體制。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福建 行中書省,福安府改稱福州路,羅源縣屬福州路。明 洪武元年(1368),改路為府,羅源縣屬福建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稱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福州府。清沿明制,羅源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

1912年隸東路道,民國2年(1913),廢府設道,羅源縣屬福建省東路道(1914年,改名閩海道)。民國14年廢道,羅源縣直隸於福建省。

民國22年11月,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為4個省,羅源縣屬閩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羅源縣復為福建省直轄縣。

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次年10月改為7個),羅源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羅源縣又為福建省直轄縣。

民國36年(1925),羅源縣又為福建省直轄縣。1933年11月“閩變”,隸閩海省。1934年隸第一行政督察區。1947年4月直轄福建省政府。

1949年8月14日羅源縣解放。9月,福建省劃為8個專區,羅源縣屬第四專區(1950年4月改名閩侯專區)。

1956年3月,羅源縣移屬福安專區。1961年11月,改屬福州市。1963年8月,閩侯專區恢復建制,復屬閩侯專區。

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同年2月,羅源縣歸屬福安地區(1971年6月改稱寧德地區)。1983年7月劃屬福州市。

境域

唐 大中元年(847年)設羅源場,羅源場東、南兩面毗鄰 連江縣,西接 閩縣,北界感德場(今寧德市)。境域約相當於今鳳山、起步、白塔、西蘭、洪洋、中房、飛竹等鄉(鎮)及松山鄉大部、霍口鄉東部。

唐 鹹通二年(861年)割閩縣林洋地入永貞鎮,西部邊界擴展到雙口渡(《 八閩通志》稱“雙溪渡”,有誤),而與閩縣(公元982年後為 懷安縣)、 古田縣為界,其他三向疆界不變。

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連江縣劃招賢裡5圖地入羅源。縣東部邊界因以擴展至海,轄域增加今鑑江、碧裡兩鄉(鎮)地區。

明 萬曆八年(1580年)裁懷安縣併入侯官縣,原屬懷安縣的霍口一帶(具體地界無考,疑為山壟壪溪以南的小塊地區)劃屬羅源,西界改與侯官縣為鄰。

民國29年(1940年),連江縣又劃巽嶼、北山兩地入羅源,此後轄域未發生重大變動。1956年5月,大獲鄉漈頭自然村劃屬連江縣,香嶺鄉後山自然村劃屬古田縣嶺南鄉;同年7月,香嶺鄉活山自然村劃屬古田縣嶺裡鄉。此時,羅源縣境域東端隔海與霞浦縣東衝半島相望,西端與閩侯縣接壤,南鄰連江縣,北連寧德縣,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分別與寧德、古田、連江諸縣及福州市郊區為界。地形呈東西向長條狀,東西最長距離78.5公里,南北最寬距離28公里,總面積1187平方公里,其中海域103平方公里,灘塗53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2010年,羅源縣下轄: 鳳山鎮、 松山鎮、 起步鎮、 中房鎮、 飛竹鎮、 鑑江鎮、 白塔鄉、 洪洋鄉、 西蘭鄉、 霍口畲族鄉、 碧裡鄉、 羅源灣。

地貌

羅源縣位於鷲峰山脈東南麓,縣境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東西長條狀,地勢三高兩低,形如“W”:西部與閩侯縣、福州市交界處地勢最高,多中山,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12座,峰3座;往東,高度逐漸下降,至霍口盆谷海拔只有100米左右;霍口盆谷往東,地勢又漸次回升,至縣中、北部挺旗峰、飛仙岩一帶,平均海拔達500米以上;飛仙岩往東,高度再逐級下降,到起步、鳳山平原地區海拔已低於10米;平原以東的半島地區地勢又抬升為高丘、低山。

氣候

羅源縣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雨量充沛,溫暖溼潤。由於受複雜地形影響,各地氣候有明顯差異,災害天氣亦多。

水文

羅源縣水量來源於境內降水產生的徑流及縣外過境客水。全縣多年平均年來水量22.833億立方米,其中境內產流11.313億立方米,外縣過境客水11.52億立方米。1990年按境內產流計,人均佔有水量4941立方米。

土壤

據1982年福建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羅源縣土壤的成土母質主要是火山岩、花崗岩的殘積物和運積物,形成土壤後分屬7個土類,17個亞類,33個土屬(其中耕地15個土屬,33個土種)。由於地處中亞熱帶,土壤脫硅富鋁化作用強烈,紅壤成為主要地帶性土壤。各種土壤類型按海拔高度呈垂直分佈,從高到低依次為草甸土、黃壤、黃紅壤、紅壤和水稻土。

羅源縣,地處 鷲峰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地勢自西而東,高低起伏。全縣最高峰牛母山海拔1251米。四季分明,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雨量充沛,溫暖溼潤。年平均氣溫19℃,年平均降水量1652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691.1小時。境內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東部羅源灣口小腹大水深,海域面積達240平方公里,避風遏浪,不凍不淤,港口作業時間年平均360天,是 福建省六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縣轄羅源灣北岸港區岸線長25公里,可建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7個,約14公里的岸線水深在10米以上;截止2009年,有1000—5000噸級碼頭4個、3萬噸級和5萬噸級碼頭各1個,年吞吐能力達800萬噸以上,在建的還有5萬噸級、15萬噸級碼頭各1個;擁有松山、白水兩大圍墾造地近5萬畝以及周邊可開發利用腹地,土地儲量近10萬畝,形成海峽西岸“人無我有,人有我多”的可供成片開發的港區工業建設用地。羅源灣與臺灣隔海相望,距 馬祖島38海里、 基隆港146海里、 上海405海里、香港435海里,位於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等距離中心,北聯 寧德、 浙江,南接 福州、 廈門,是連接南北的重要節點。海陸空交通便捷,開闢了直抵 香港、 日本、新加坡等航線, 104國道、 瀋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僅58公里,福州市區65公里,距寧德市僅25公里、 溫州200多公里。 溫福鐵路於2009年建成,並在羅源灣開發區內設站,羅源灣港區鐵路專用線從該站點連接貫穿港區三個作業區至將軍帽。

林業資源

截止2009年,全縣土地總面積1623354畝,其中林業用地1165242畝,佔71.8%,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869784畝,佔林業用地面積的74.6%,疏林地面積23918畝,灌木林地面積21147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58933畝,非林業用地面積458112畝。全縣活立木總蓄積量91.29萬m3,毛竹立竹數1523萬根,雜竹489萬根,其中林分蓄積87.73萬m3,疏林地0.76萬m3,散生木和四旁樹2.79萬m3。

全縣林分面積652188畝,其中用材林面積376382畝,薪炭林面積2067畝,防護林267664畝,特用林6075畝,分別佔林分面積的57.7%、0.3%、41%、1.0%。林分蓄積量中,用材林53.03萬m3,薪炭林0.12萬m3,防護林33.22萬m3,特用林1.36萬m3,分別佔林分蓄積量的60.4%、0.1%、37.%、1.6%。

羅源縣地跨南、中亞熱帶兩個植被帶,以縣城所在地鳳山鎮為界,鳳山鎮以東(含 鳳山鎮)屬 閩江口鷲峰山南部潮溼南亞熱帶雨林小區; 南亞熱帶雨林是該地區的地帶性植被,原生植被被破壞後僅呈次生萌芽林,或稀疏陽性林,其中大部分已被人工馬尾松林所替代。鳳山鎮以西的羅源大部分地區屬中亞熱帶闊葉林植被帶,以 米櫧、栲類、 樟樹、 酸棗、 楓香、 木荷等組成常綠闊葉林是本地區的地帶性植被。

農業資源

2012年全年糧播面積調減為195600畝,其中,糧食作物佔111300畝,非糧食作物84300畝。糧食總產36262噸,茶葉總產5847噸,油料119噸。園林水果9100噸,肉類10422噸,水產品產量高達125370噸。

漁業資源

羅源海域、灘塗廣闊,沿海居民從事漁業生產歷史悠久,以海水捕撈為主。明代前限於灘塗捕撈,明代始有海洋捕撈作業,明末發展海水養殖,主要品種有褶牡蠣、縊蟶、泥蚶等。民國時期海水養殖年產100噸左右;淡水養殖甚少,年產5噸左右。1949年水產品總量547.6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扶持漁業,生產逐步得以發展。1979年後落實漁業生產責任制,鼓勵私營養殖。1984年養殖產量開始超過捕撈產量。1990年後將水產養殖列為工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採取措施,促進發展。養殖品種和產量逐步增加,海水養殖品種有褶牡蠣、縊蟶、泥蚶、蛤仔、貽貝、太平洋牡蠣、海帶、紫菜、對蝦、青蟹等及鯛類魚(網箱放養),淡水養殖有青、草、鰱、鯉、尼羅非魚,革鬍子鯰、河蚌、河蟹、鰻魚等。1994年養殖面積達2.89萬畝,水產品總量達2.36萬噸,產值1.52億元(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2012年水產品產量高達12537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