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之心境



If we'd all work together, I think we could accomplish our goal. 如果我們齊心協力,我想我們能實現我們的目標。

無事時存養,有事時省察!活著都是不幸的,繁瑣,生存,壓力,苟且,掌聲,活著也是幸運的,有無限種可能,雖然很多可能看起來和中五百萬差不多。一個普通人的一生,如果用心去體會,也有可能是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我願意用長鏡頭,去捕捉你我的細節,冷靜而又客觀(儘可能),我願意用筆墨,勾勒生命中的細微的精彩甚至是性感的波瀾。他們好像小石子飄過的河面,起了點漣漪,他們又想微風吹起的湖面,讓人一生回味。近看猶太人的故事,看到猶太人歷經浩劫的歷史長河中是如何在壓迫中創造,在悲痛中喜悅,在僥倖中求生。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強大的人們,國家,應該懷有仁心,悲憫之心,同理之心,感恩的心。然而,弱肉強食,人們生怕少吃一口。

當我經歷種種不易,艱難的時候,我一個是不怕破繭成蝶的痛苦,二個是希望有能力給更多的人們帶來幫助。

看廣州羽毛球隊原總教練付漢洵的傳奇人生,為他對中國羽毛球的崛起而付出的嘔心瀝血般的人生經歷而感嘆,也為當初幫助他的印度尼西亞的人而擊掌。這位1941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亞的華僑,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熱愛羽毛球並且成為當地的“高手”。1958年印尼第一次奪得湯姆斯杯,舉國掀起一股羽毛球熱。當時的印尼羽毛球協會主席蘇迪曼目睹付漢洵的水平,想把這個英俊有潛力的小夥子攬入門下,為印尼培養後備力量。但是作為當地有影響力的華僑,作為一個愛國華僑,付漢洵的老爸找了一個藉口,說要回中國結婚生子。可是就是這樣,蘇曼迪依然排出教練來教他。

這樣的胸懷影響一生,後來,八九年國家外派很多教練去扶持他家。其中付漢洵執教新加坡隊,把一個弱弱的新加坡帶上了世界冠軍的寶座。又想到李小龍的人生經歷,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教會別人,甚至是把自己的秘訣毫無保留的教給別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獲得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的各種武術精華從而成為集大成者。

生活中當你會,就去教不會者。當你好,就去幫過得不好者。當你先進,就去幫助後進者。可是很多人,生怕沒有優越感,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生怕讓別人優秀就沒有存在感,生怕別人從此不聽自己者大大有人存在。

此外,作為一個優秀的老師也應該有開闊的胸懷,那就是我的學生喜歡別的人,從別的老師那裡學到東西應該感恩。研究生說,我去跟黃老師做課題可以嗎?可以的,然後叮囑她注意事項。不管學到多少,不管對方給語多少幫助,我都是心懷感恩的。記得韓愈這個牛人,一代宗師級的人物,他的學生對其他老師評價很好,他也是鼓勵的。

此生孜孜不倦去修煉,學習,寫作,時刻吸取好的營養,時刻保持精進的心,最主要的時刻有助人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