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再让我和你打场羽毛球吧

有些人苦苦追求着,有些人极力摆脱;

命运,有时候还真的会捉弄我们。

——谚语

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不算太富裕,也不是很差。

因为性子闷,不怎么爱说话,在学校里自然也交不到什么朋友,同学们给我起外号叫“闷葫芦”。

这可急坏了我的父母,妈妈听同事说搞搞体育可以让小孩子的个性变得开朗,于是在我七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到羽毛球。

兄弟,再让我和你打场羽毛球吧

那个时候的训练中心,在一所业余体校里,离学校不算远,两公里的路,一段大上坡,一段大下坡。

去业校的路上总要先爬个大上坡,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总是觉得那个上坡很长,好像永远都走不完,但偶尔坐公交,发现不过是司机一脚油门的事儿。

可能是那时候太小,没什么自己的想法,对于练羽毛球这事儿积极性不太高,只是遵循父母的要求罢了。

教练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所以成绩在同批队员里一直都是“中不溜”。

有次教练和我妈妈聊天开玩笑说:“这孩子就像一头老牛,抽一鞭子就往前走一步。”

不懂事儿的我那时还不知道是褒义还是贬义,现在想来应该是后者吧,哈哈。

兄弟,再让我和你打场羽毛球吧

但妈妈同事的那个孩子可就不一样了,他永远都是那么热情似火,让我望尘莫及。

每天一放学,他恨不得不等我整理好书包就迫不及待地拉我走,就连那个长长的大陡坡他也不在话下,三下两下就冲到了顶端,留着我在后面直喊“你慢点儿!等等我!”

当然了,在业校里他的成绩也是最拔尖的,用教练的话讲就是“他对羽毛球的热情都写在了脸上”。跟他比起来我可就太佛系了。

记得在我们十多岁的一天晚上,我们刚刚下训,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满脸认真的对我说。

阿睿,十年后,我一定会拿奥运冠军!”

那天晚上的夜光照耀在他的脸上,那时候的他在我眼里格外耀眼。

兄弟,再让我和你打场羽毛球吧

我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想着,他这么刻苦又这么有天赋,一定可以做到的吧。

又过了两年,他们全家搬走了,没有留下一丝音讯,电话也一直打不通,就连妈妈和教练也不知道他们家去了哪里。

不过我想,他应该是去更高的平台追求他的羽球梦了吧。

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关注羽坛动态,期望着有一天,他的名字会冲进所有人的视野。

而我呢,只不过按部就班地边上学边打球,将近十年光景,“老牛”般地练呀练,既没有被专业队看中,也未能进入省级、国家级运动队。

只是在省内比赛中取得了点小成绩,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因为有这个特长,考上了还不错的一所大学。

兄弟,再让我和你打场羽毛球吧

在去学校报到的那天,我突然收到了失联了近十年的他给我发来的一条短信:“兄弟,我是真的好羡慕你。”

我莫名其妙地问他为什么,他没回我。

再后来,听妈妈说他去当兵了,因为家里企业破产,爸妈跑路了,害怕别人讨债去找他,又害怕跟着他们过苦日子,就送去部队了。

人生好像很艰难,你走这一步的时候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但其实也有规律可循的吧。

就像十年前,他发誓一定要在二十岁的时候拿奥运冠军,而现在他做到一半——他到了二十岁。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