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不够楼顶来凑 操场去哪儿?

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4日电(记者夏亮)新学期伊始,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的房顶环形跑道引人关注。当学校建设用地不够时,操场去哪儿?向楼顶要空间的“空中操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老校区位于天台城区的繁华地段,占地面积仅3.8亩。对于该校的1400多名学生来说,运动场地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尽管学校已经搬迁并扩建为10.8亩,但怎样在有限的土地上使学生享受到更加全面的设施,仍旧是学校面临的难题。

事实上,赤城街道第二小学面临的难题只是众多学校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缩影。这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中小学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包围。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大量人口需要读书,而另一方面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学校已经没有了扩建的空间。在体育场地不能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可以说向楼顶要空间成为了它们唯一的选择。

其实,天台县的“空中操场”在我国并非个例。由于场地等原因,北京、青岛、西安等地多所学校都已兴建“空中操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八中的“空中操场”,于2008年启用,占地16349平方米,投资近亿元,从地平面向上“腾空”5米,分地上、地下一、地下二共3层。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学校建设用地不够是无法逾越的现实,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空中操场”未尝不是一种新的途径。网友“无yu的夏”说:“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多的利用空间,只要建筑质量没问题,安全保障设施到位,这样未尝不可。”

不过也有人认为,抛开安全和噪音问题不提,“空中操场”也不宜提倡,至少这不应是首选。网友“一霎时”说:“中国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吗?说好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呢?”

因为体育场地严重不足,众多学校无奈之下才向楼顶借空间,让操场“走向”天空,其实背后折射的还是是教育在现实中的窘境。正如网友“沙二狗”所说:“是不是中国首个空中操场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用地并没有成为当地政府重点解决的事项。操场是学校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没有操场就是没有学校,没有体育课程就没有教育。”(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