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巴黎圣母院》的女主角)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年前,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在有生之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很多人眼里,法国恐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浪漫情怀的国度,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这里有蜚声文坛的文学家:写《巴黎圣母院》的雨果,写《茶花女》的大仲马,写《包法利夫人》的福楼拜,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这里有画家莫奈、雷诺阿、塞尚,这里有潺潺流淌的塞纳河,特别是还有那哥特式的建筑,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杰出瑰宝的巴黎圣母院。

可是我还来不及看一眼,巴黎圣母院就被一场大火烧得面目全非了,我只能为之哭泣,为自己哭泣。

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一)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很多人对巴黎的了解就是来自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其中雨果花费了许多笔墨,不厌其烦地把心中的最爱——巴黎圣母院描述出来,把它展示给世界。

学生时代的我喜欢阅读雨果的小说,但是读《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几次三番地放下,又几次三番地捧起来硬着头皮往下读,那一刻我甚至讨厌透了其中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也觉得雨果有点儿矫情,有点儿卖弄,有点儿啰嗦。

不就是给小说设置一个环境吗,至于用这样繁琐冗长的方式,一页一页的长篇文字对这个教堂进行这么精雕细描吗?

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雨果)

(二)感谢雨果的啰嗦

可现在我感谢雨果,世界要感谢雨果!因为矗立在巴黎的真正的巴黎圣母院被4月15号的大火烧毁了,只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永远地屹立不倒,在世界文明史上闪烁着永恒的璀璨夺目的光芒。

电视上第一时间播放巴黎圣母院烧毁的消息时,我想每一个看到这个消息的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都会哭泣的。我看到巴黎圣母院附近的人群里热泪奔流的痛苦脸庞,我看到年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眼里含着的热泪。他们就在巴黎圣母院旁边,然而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这么眼睁睁看着哥特式建筑的塔尖在烈火中轰然坍塌,看着他灰飞烟灭!他忍着悲痛说“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一部分在燃烧”。

假如此刻,雨果在世,他会不会哭泣?

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三)浪漫情怀的摇篮

是的,巴黎圣母院对法国而言只是一部分,可是对于倾慕浪漫,倾心艺术,热爱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人而言,烧掉的就是对法国印象的全部,就是对浪漫之都所有的美好想象。巴黎圣母院是外表丑陋内心美丽的敲钟人拉西莫多的家,是他帮助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少女艾斯米拉达,使得这个无辜少女感受到人性的美,人间的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那年,年轻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出现在世人面前,夫人原来是他的老师。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师生恋,震撼了世界,从而更让拥有浪漫之都美名的法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是怎样的浪漫的国家啊,这又是怎样宽容的国度啊!世人好奇的关注着处于世界巅峰的一对爱侣,人们看到了他们像鸳鸯似的一起出访外国,一起接待来宾。

他们的恩爱,他们的和谐,他们的配合默契,无不显示出他们之间的亲密早已跨过了年龄的隔阂,他们活成了人们羡慕的样子!这种奇迹如果发生在别的一些国家,人们可能会诧异,但是发生在法国,就觉得非常正常。

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巴黎圣母院》剧照)

(四)谁的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烈火,燃起了某些人的幸灾乐祸,说什么“报应啊,当年放火烧圆明园的报应”。有必要这样看热闹吗?这种不正常的心态跟当年火烧圆明园的强盗何异?能抢走的好文物抢走,搬不走的圆明园烧掉,我得不到,谁也别想得到!因为妒忌烧毁了美丽的圆明园的强盗后悔了没有,我们无法知道。我们只知道,从那把“妒火”之后世界上没有了气派庄严美丽的圆明园,谁也无缘欣赏圆明园的美。巴黎圣母院的肃穆,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许多普通的旅游者在烧毁之前,都有机会走进去感受。扪心自问,烧毁的只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吗?

幸运的是熊熊烈火终于扑灭,巴黎圣母院还残存一部分。年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面对飞来的横祸,虽然伤心但是依然镇定依然得体地表示他会集世界智慧,修复残存的巴黎圣母院。我们相信他,相信人类的智慧会创造出任何奇迹。

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然而,修复的巴黎圣母院,还是那座800多年的建筑艺术殿堂吗?巴黎圣母院里的诸多文物还能复原吗?巴黎圣母院还是雨果常常在附近凝视的那个吗?假如雨果轮回重生来到那里,他是否还能认出记忆里的巴黎圣母院?

法国人的浪漫情怀和乐观天性,使他们不是想着问责,而是积极思考怎么弥补,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不仅是对于极有保存价值的古代建筑及文物、自然山水,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防患于未然,就是在其他方面我们是否也应该从巴黎圣母院的烈火中汲取教训以达到防微杜渐之效呢?

期待现实的重建,期待心中的永远!

世界那么大,有多少“巴黎圣母院”我们还来不及看一眼

【作者简介】胡秀红,山东德州人,爱读书,喜写作,曾在纸媒和文学平台发表文章多篇。

推荐: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