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巴基斯坦将首次在喀喇昆仑山建大学生夏令营

中国和巴基斯坦将首次在喀喇昆仑山建大学生夏令营

大众网1月20日讯(记者 曲磊)记者在1月19日举行的2015中巴友好年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落实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2015中巴友好年,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与巴基斯坦巴中学会今天宣布成立中巴大学生远征队,穿越喀喇昆仑山,重走丝绸之路最艰险的路段。

巴基斯坦巴中学会主席、巴基斯坦国会参议员穆沙希德·侯赛因参议员说:“巴基斯坦位于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的交界处。作为中国的邻居和最好的朋友,巴基斯坦在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愿景的过程中,扮演了独一无二的关键角色。中巴经济走廊是关键的一步。走廊沿着中国所建的喀喇昆仑友谊公路,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瓜达尔港北上至中国古城喀什。这是走廊、文化与连通的独特融合。”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说:“今年暑期,中巴大学生队伍将从喀什出发,沿着玄奘和法显西天取经的路线穿越红其拉甫,翻越喀喇昆仑大雪山,到达世外桃源——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包围的罕萨,举行中巴大学生夏令营。两国学生在那里读书、交流、写作。”

过去十五年来,在李教授主持的国家精品课——清华大学新闻大篷车采访写作课堂上,500多名学生到亚洲边地采访,曾三次赴巴写作。学生出发前要做大量的相关文献和书籍研读,行走过程中采访写作。在路上,教师会不断地点拨和指导。

李希光教授与学生多达1600页的行走笔记——《写在亚洲边地——改变清华学子一生的大篷车课堂》今天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将于今年五月在美国纽约书展向国际读者展出。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亚洲边地》序言中说:“我很高兴地看到清华有李希光这样的教师,他不仅不知疲倦地带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奔赴千里之外实地写作,大量批改作业,他还有心地把15年来的学生作业积攒下来,变成这本书。”

陈吉宁校长说:“清华大篷车课堂训练学生用理性的分析方式看待不同的文化与人群,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们,摆脱大众媒体刻板成见的束缚去搜寻异国他乡的故事。”

清华校友企业,世纪明德教育集团今天透露,他们已经将15年来只对清华学生开设的大篷车课堂,从今年寒假开始面向全国对历史、写作、探险等感兴趣的高中生或大学生开放。

该课堂将重走李希光教授设立的清华大篷车路线,包括穿越西伯利亚的唐努乌梁海草原路线、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游牧路线、霍去病漠北远征匈奴路线、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唐僧西天取经路线、斯里兰卡法显取经路线、青藏高原丝绸之路高铁路线和北京胡同游学路线。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