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出於苗刀的練習,也對吳殳單刀圖說中的一些理論進行拜讀,針對古時的刀法精髓的總結,再加上一些實戰的經歷,可以對我們在練習刀法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及提供更好的理論支持,現將吳殳的單刀圖說的部分理論分享給大家,共勉之。

單刀圖說 自序

唐有陌刀,戰陣稱猛,其法不傳。今倭國單刀,中華間有得其法者,而終不及倭人之精,每見單刀高手,平日侈言破槍,及至赴敵,莫不驚槍而往,則其實用可知矣;蓋短器降長,惟碓鬥擁塞,槍至於不能出後手,乃為短器所困,行列稍疏,短無破長之理。

遊場槍之受破者,惟一單殺手。至於閃賺顛提,則槍猶畏之如虎,況單刀乎?程衝鬥刀法,惟破單殺手,其疏可知。餘法不然,單刀敵輕長之器,則避其虎而擊其實,何也?槍之虛處,變幻百出,必非刀所能御,而實處惟有一杆,苟能制之,則無以用其虎矣。單刀敵短重之器,則避其實而擊其虛,何也?

大棒鐵鞭,長斧木鏜,不可直當,必斜步偏身,避其重器,擊其身手,乃可必勝。擊虛之法易見,而擊實之法則在斫(zhuo 用刀砍)其槍桿。槍桿被斫,不斷折必粘住,杆被粘住,則不能閃賺顛提。刀更進步,必傷人矣。削亦粘槍,而勢力如斫大,進步又拙,是以次之。鉤革皆用刀背,槍得滑去,百變生焉。餘選 刀法十八勢。

削槍則有左右定膝勢,出人於六勢之間,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斫、可削、可進、可退。則有二拗步勢,實用止此八法,餘十勢不過小變其形以眩人耳。

斫削粘杆,餘本得之漁陽老人之劍術,單刀未有言者,移之為刀,實自餘始,安得良倭·親炙之。壬寅八月望前五日,古吳滄塵子吳殳一氏修齡撰。(斫:用刀砍,刃口幾乎垂直嵌進槍桿,削:斜著向外劃革,只能往上削,不能用作下削,刃口與槍桿呈銳角斜著嵌進去)

單刀手法說

單刀手法向有提下、鉤上、革左、革右之類,餘以其不能制槍,故皆不取,惟倚劍術斷取衝鬥斫削、粘槍二法用之。斫削者,刀之大端也。

然有大必有小,而後嚴固逸豫,故又取棍之雞啄粟、槍之海馬奔潮以輔之。蓋審勢必勝,則競用斫削,若非可必勝,半虛半實,則此二勢能羈縻聯絡於其間,以俟可乘之隙。

若遇拙槍,二法即可勝也。斫有上斫下斫,上斫下斫各有左右,而又皆有子勢。子勢者,如子之輔父,非二非一也。削有上無下,而上又有左右,亦有子勢拗勢,出人乎左右之間,如月之朋閏以成歲也。左上斫有斜提勢 ,右上斫有朝天勢,左下斫有左路撩刀勢,右下斫有右撩刀勢。

左削有左定膝勢,右削有右定膝勢。閏法有拗步削勢,拗步撩勢,而有獨立勢,則朝天勢 之子也。低看勢,則左定膝式之子也。上弓勢、外看勢,則右定膝之子也。按虎勢、拗步單撩刀勢 之子也。入洞勢、擔肩勢、單提刀勢、單撩刀勢,則右撩刀之子也。此十八勢,習之精熟,雖未能真合於倭法,而中國花法,皆退三舍矣。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左定膝勢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右定膝勢 拗步削勢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拗步撩刀勢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斜提勢

斜提勢,先立上弓勢,槍紮腳,刀提開,列身誘之,成此勢。槍必深入,刀移前足於左,進右足從上斫之。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朝天勢 左撩刀勢

朝天勢,槍右來,前足開左,進左足拗斫之,名左八字。槍左來,前足開右,進後足順斫之,名右八字。獨立勢用法,不出於此。移前足,進後足,刀從上而下,可變右撩刀勢。

左撩刀勢:開右門,槍來前足,門左進後足,刀自下而上。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右撩刀勢 獨立勢

右撩刀勢:大意同上,倭之絕技也。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低看勢 上弓勢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外看勢 按虎勢

外看勢:此勢直立,誘槍戳來,然後蹲坐,成上弓勢以削之,蓋槍高身低,乃便於削。

按虎勢:開前足,即單撩刀勢,開前足、進後足,即拗步單撩刀勢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拗步單撩勢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入洞勢 擔肩勢

入洞、擔肩、單提,皆變單撩刀勢。只進一足,即拗撩刀勢

手臂錄卷之三單刀圖說

單提刀勢 拗步撩刀勢

單提刀勢:此右撩勢為第。

單刀圖說後序

槍若單殺手直進,刀之勾格,足以制之.槍若閃賺顛提虛進,刀之斫削,足以制之。而更有可畏者,則在槍之大封大劈。蓋去身既近,而上下左右,處處攔截,下可得進步。又處處可以發戳,不知倭人有何良計。若惟餘所遇之刀師,言此未有不嘿然者。

餘故曰:刀無破槍之理,槍拙而被破,非刀之能也,必要。碓鬥擁塞,至槍不能出後手,乃為刀之勝場,而劫營巷戰,亦其類矣。此非空言,蓋以餘之槍破餘之刀,而深見其甘苦者也,敢不詳說之。滄塵子吳殳一氏修齡撰。

以上出自吳殳《無隱錄——單刀圖說》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