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文化-六長壽送給天下父母

中國老人大概有2億左右,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養老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大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父母還健在的,能接到自己身邊照顧是最好的的方法;沒有條件,沒有能力接到身邊照顧的,那麼就想辦法多回家看看父母;實在回不去的,多打電話和父母聊聊天,不要讓他們孤獨終老。父母變老了,行動遲緩了,要多些耐心照顧他們,就如同他們有耐心照顧我們小時候一樣。如果每個人都能照顧好自己的父母,那麼養老也就不成問題了。真心的祝願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倖幸福福安度晚年。

梵林文化-六長壽送給天下父母

六長壽的象徵物源於中國內地。在藏族藝術中,它常以世俗主題而不是宗教主題出現,經常刻在木鑲板和傢俱上或繪製在瓷器上,作為壁畫和裝飾性圖案。六長壽分別是:1)壽星老;2)樹;3)岩石;4)河流;5)禽鳥;6)長壽鹿。

中國的壽星老相當於南船星座[1]中最明亮的老人星[2]。三、四月份在較低的南部地平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因此,壽星老逐漸代表春分、萬物復甦、和平和長壽。兩大星神福星和財神星經常隨在他的左右。梨、石榴和香櫞[3]也象徵著漢地吉祥的福、祿、壽三神。據說,壽星老從梨裡出生。在漢地藝術中,梨樹的枝幹有時被畫成纏繞形狀的漢字“壽”字,表示長壽。壽星老兒常被畫成一個知足常樂的老人,額頭大而凸出,白髮蒼蒼,白眉白鬍苒長。在藏族傳說中,這個眉慈目善的老人代表著深思熟慮的聖賢,表現出無量壽佛(長壽菩薩)[4]的特質。

梵林文化-六長壽送給天下父母

壽星老端坐在一棵長壽樹下,樹常被畫成漢地眾神的梨樹,枝丫果實累累。梨樹可以結出長生果來。中醫藥學對梨樹的藥物成分極為重視。梨核常被雕刻成長壽護身符。松柏也是中國長壽的象徵,與竹、李一起構成“東歲三友”。在傳統上,常青的松柏也與鹿、鶴畫在一起,成為長壽三象徵。

梵林文化-六長壽送給天下父母

亙古不變的長壽石是形狀吉祥的岩石。人們認為,岩石的地質特徵對人類大有裨益。岩石通常呈海螺狀,巖面縫隙和條紋天然右旋。人們認為,與加持過的岩石形狀極為相似的地區是修造寺院、廟宇、佛塔、靜修洞和隱居地最吉祥的地方。

長壽水具有八大吉祥特徵: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傷喉、八飲時不傷腹。長壽水從海螺殼狀的巖縫中流出,彷彿是從無量壽佛的長壽瓶中流出的甘露。在漢地藝術中,吉祥巖及瀑布般落下的水都叫做“玉泉”。

梵林文化-六長壽送給天下父母

長壽鶴是漢地藝術中常見的主題。據說,鶴,特別是黑鶴壽命很長。黑鶴因能獨自在水面上生活而享有美名。鶴同樣也是長壽的象徵。與鶴一樣,人們認為鶴也是終生只有一個伴侶。據說,鶴可以把亡者的靈魂馱送到“西天”。這種說法與西方民間故事中鶴可以背馱新生嬰兒身體的說法如出一轍。十八世紀以後,由於從漢地藝術中吸收了一些文化主題,因此,鹿、鶴和松柏開始頻繁出現在藏族藝術中。單鶴象徵著隱修者的永恆滿足。雙鶴或雙鸛象徵著幸福、忠誠和長壽。鹿是壽星老的坐騎,在傳統上,壽星老被畫成騎坐在鹿角的成熟的雄鹿身上。鹿因是能夠確定“靈芝”位置的唯一動物而備受尊崇。長壽鹿被畫成口銜靈芝的樣子。漢地傳說描述“仙境位於東海”。仙人們在仙境吃的是靈芝仙果,飲的是玉泉流出的長生水。在佛教中,鹿是和平、和諧、非暴力,尤其是團圓的象徵,因為與無家可歸的托缽僧一樣,人們認為鹿也是每晚居無定所。

[1] 原文:Argo,南船星座,分為船底座、船尾座、船帆座和羅盤座四個星座。

[2] 原文:Canopus,老人星,與太陽相距一百八十光年。

[3] 原文:citron,香櫞,一種柑橘果,在外表和桔梗上類似檸檬,但比檸檬更大和沒有頂乳頭。

[4] 梵文:Amituyas,無量壽佛,即阿彌駝佛。密教稱“甘露王”。淨土宗的主要信仰對象,稱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唸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共有十三個名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