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在甘肅是怎樣被發現的

“馬踏飛燕”銅奔馬被定為中國旅遊圖形標誌,而它的出土到被發現都非常偶然。

在甘肅省武威市北門外,有一個又高又大的土臺,因為土臺上建有雷神廟,所以土臺被稱為雷臺。1969 年,當地農民在雷臺附近挖戰備工事,他們在一棵三人才能抱過來的老槐樹下,偶然發現了一座古墓。這是一座大型的東漢晚期的磚石墓,從墓中發掘出一批銅奔馬,共39匹。出土之後,幾個農民將其裝入三條麻袋之中,送到村庫房保存起來,不久後將它們送到甘肅省博物館。當時,它們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馬踏飛燕”在甘肅是怎樣被發現的​ 1971年,著名學者、考古學家郭沫若到甘肅省博物館參觀,在39匹銅馬中看到這匹銅奔馬,他驚喜地說:“它 是這批文物中的寶中之寶!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第一流的藝術珍品!” 不久,銅奔馬被送到北京博物館展出。敦煌學研究專家常書鴻看到銅奔馬之後激動地說,這正是他和徐悲鴻20年前談論要找的一件珍貴文物。原來,1951 年他和徐悲鴻談論壁畫藝術,他們從敦煌壁畫中的馬談到法國畫馬名家吉利古爾的馬及世界各國的畫馬。他們認為,這些古今中外的畫馬,都沒能創造出“天馬行空”的理想神態。徐悲鴻指出,畫馬的難處在於,不但要畫出馬的神速,還要畫出馬的烈性,例如像紅鬃烈馬那樣拼命的性格。這匹銅奔馬藝術地再現了這種理想境界。


“馬踏飛燕”在甘肅是怎樣被發現的​銅奔馬身高34.5釐米、長45釐米,馬首高昂,三足騰空,右後蹄輕踏一隻飛鳥,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運動速度和整體平衡相統的完美無缺的 “天馬行空”形象,這是古今中外藝術家心馳神往的理想神態。因此,看到它的外國藝術家無不驚呼,這絕世珍寶,是藝術作品的最高峰。1983 年,國家旅遊局將其定為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武威市也將其作為城標。1997 年,國家郵電部發行了銅奔馬紀念郵票,作為“中國旅遊年”的特殊紀念品。

“馬踏飛燕”在甘肅是怎樣被發現的​關於這匹銅奔馬的造型含義,專家這樣解釋:馬蹄踏著的“鳥”, 是神話傳說中專司風雨的風神龍雀,馬則是行空天馬,故稱之為“超越風神龍雀的行空天馬”,簡稱“馬超龍雀”,俗稱“馬踏飛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