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赐予他上帝的权利 《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

昨天一篇叫做《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勾起了老一代游戏圈人士的记忆。如果不是文中旧事重提,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个“网瘾斗士”开办的“戒网瘾学校”仍旧存在,而且据一些当事者回忆,用来“治疗网瘾”的电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下来,持续在给数量众多的少年以身心上的折磨。

是谁赐予他上帝的权利   《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

杨永信今天一早自己转发了这篇文章,似乎想表明自己堂堂正正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很多人把它看成笑话,更多的人表示惊讶。其实也没什么好惊讶的,上过《焦点访谈》的典型案例未必都可以妥善解决,下过外卖软件的黑饭店等风头过去还能重新开张,骂过《英雄联盟》误国误民的陶教授一抹脸还能代言网络游戏,所以平常心很重要呀,你说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呢。

说回到杨永信的“戒网瘾学校”上,当年游戏媒体普遍还活在“电子海洛因”的阴影下,面对杨永信搞的这一套东西当然是天然反感的,继而冷嘲热讽,左黑右黑,但其实很少有人能思考一下,这些玩意为什么能够存在,而且长盛不衰?

是谁赐予他上帝的权利   《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

杨永信还出过一本书:《网瘾的是与非》,2015年,科学出版社

作为新闻媒体,调查和求证永远是第一位的,灵魂画师小罗当年就奋不顾身做了一次人体实验,假扮成病人前往北京某网瘾治疗中心求诊,最后还真的被诊断成了精神病患者。这个例子虽然跟杨永信无关,但是起码说明在精神病学甚至心理学领域,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模糊地带,这正是杨永信的“戒网瘾学校“能够存在的基础。

是谁赐予他上帝的权利   《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

设计台词:“你有病!”

当然杨永信还有很多好手段,比如他采用的电击疗法,说白了就跟刑讯逼供差不多,让你不服也得服。他的“戒网瘾治疗”,也是利用了“网瘾”这个流行概念,即使有人指出卫生部在2009年就否定了“网络成瘾”的提法,但按照一些当事人回忆,杨永信开出的诊断书上并不是写着你有网瘾,而是用具体的某种精神疾病来认领你的“网瘾症状”。

是谁赐予他上帝的权利   《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

读到第五条,还是挺有趣的……

所以,杨永信是一个高明的玩家,有时候给人一种浑身是嘴,但就是抓不到把柄的感觉,这可不是只会给人喂硫磺的胡大师之流可比的。

而且不能忽视的是,在杨永信的戒网瘾事业中,决定性的力量其实是家长。监护人自愿把未成年人带到戒网瘾中心,签下形同拘禁的戒网瘾协议,这在法律层面好像都无可指责。杨永信大大方方地跟家长们说,孩子教育不好是家长的问题,但既然家长已经教育成这样了,也就只好由他来接盘。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是谁赐予他上帝的权利   《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

戒除网瘾的好青年专程回来感谢杨叔,杨叔更喜欢叫他们“盟友”

如果有一天杨永信和他的戒网瘾机构真的遭遇什么不测,痛心疾首的甚至反应过激的可能就是这些全国各地送孩子过来的家长们吧。想想可能有点诡异,但给他们一点虚妄的希望,是不是也还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