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坦途暖民心

隆林:坦途暖民心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那麼村家家戶戶都通了水泥路。記者 周劍峰 攝

“自從村裡通了水泥路之後,我就很少用騾子來馱重物了,再也不需要靠這個來維持生計了。”對於自己生活的改變,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那麼村那烘屯村民馬文祥感到十分高興。

馬文祥曾是村裡的“馬幫”成員之一,村裡通水泥路之前,他靠3頭騾子幫村民拉木頭,維持著一家的生計。

那烘屯是新州鎮較偏遠的一個村落。彼時,連接那烘屯和新州鎮最近距離的出行道路,只有一條不足3米寬的砂土路,路面十分狹窄且坑窪不平,村民們出行更是屢屢遭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連通外界的道路尚且如此,屯內道路自然好不到哪裡去。“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感覺生活都沒有奔頭了。”馬文祥表示當時很是沮喪。

轉機出現在2016年。在隆林各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的積極努力下,2016年年底,通往那烘屯的水泥公路正式動工修建,歷經了近一年的焦急等待後,2017年11月,那烘屯的水泥公路正式投入使用。村民們聽到消息後,紛紛燃放鞭炮以示慶祝,熱鬧氣氛堪比過年。

隆林:坦途暖民心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那麼村那烘屯的通屯水泥路寬敞乾淨。記者 周劍峰 攝

“這可是我們屯難得一遇的大事啊,我感覺一下就有了底氣,對生活更加有信心了。”那烘屯村民楊阿佳如是說。

路通後,那烘屯最先變化的是,村民們的出行工具變多了。據那麼村黨支部書記李麗介紹,那烘屯村民陸續買了摩托車、轎車等交通工具,出行方便多了。

路通了,人氣旺了、信息暢通了、觀念變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的行列,摘掉了貧困帽。那烘屯脫貧戶羅金龍是受益人之一。他家共有8口人,其中2人患有慢性病,因此經濟負擔很重。以前為了維持家裡的生計,他曾外出務工,由於家人生病無人照顧,2012年,他又返鄉創業,但成效不明顯。2016年3月,他開始種桑養蠶,經過一兩年精心管護,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隨著水泥路的修通,2018年,他又建起了一個肉雞養殖基地,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隆林:坦途暖民心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那麼村那烘屯脫貧戶羅金龍在養殖場餵雞。記者 周劍峰 攝

那烘屯只是隆林實施通屯道路建設的縮影。記者瞭解到,2016年,隆林舉全縣之力打響了貧困村通屯道路硬化建設大會戰。截至目前,隆林已整合投入各類資金約12億元,硬化通村通屯道路1018條2407.386公里,帶動沿線村屯經濟發展,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現今,通屯道路已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民心工程,成為政府與群眾心連心的德政工程,讓農村更加繁榮興旺,讓群眾更有幸福感。(記者 周劍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