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努力考了一年,我居然花了两万六!

不知大家在考研之前有没有算过考研的成本?毕竟备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决定考研前如果能仔细盘算一下,也许对后期的复习会有更多帮助。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考研除了必要的花销外,还需要哪些成本吧!

一、经济成本

说起考研的成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经济成本,专业课书籍、历年真题、相关辅导书、资料打印费,向学长学姐购买一些笔记,再考虑要不要报个班…七七八八算下来,没有小一万也有大几千

下面的公式供大家参考一下:考研成本=书本费+资料费+辅导班+报名费+生活费,如果参加复试的话,还需加上复试时候的交通费、住宿费、面试费、体检费用等等。

20考研:努力考了一年,我居然花了两万六!

那大家究竟花费多少呢,相信今年的年度账单会给出一个具体答案!

@_付

支付宝年账单不忍直视,准备考研的一年,我特么还花了将近两万五~

@小仙女

考研这一年我怕是养了小白脸~

@安屿

我真的想告诉大家支付宝账单出了我都不知道我这么富有,果然是考研的人。

20考研:努力考了一年,我居然花了两万六!

二、时间成本

如果说花了多少钱是有形的成本,那么为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算是无形的成本了。

大部分同学差不多在大三开始准备,一般花费一年的时间,基础差一些的同学会选择在大二就启动复习,更有甚者从进大学开始就以考研为目标,可以说他们花费的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几乎把所有的大学时光都奉献给了考研。

三、健康成本

熬夜、久坐复习、饮食不规律……相信这是很多考研党的备考常态,虽说提倡规律作息,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仅有极少数。时间一长,眼睛疲劳,脊椎疼痛,肠胃疾病,各种症状都会找上你。

四、心理成本

每天精神高度紧张,曾经几度看书看到奔溃,只能找个无人的角落,嚎啕大哭。压力山大,紧张的复习气氛,在每天走进图书馆,走进自习室的那一秒,就感觉到了。

五、人脉成本

在决定考研后,你就要好迎接单调的学习生活的准备。为了专注备考,远离人群,与舍友也鲜少交流,渐渐地习惯了独来独往。而在考研之后,学硕三年,专硕两年。当你的老同学在工作的时候,你还在熟悉的校园生活里徘徊。

六、风险成本

考研的同学除了繁重的复习任务,还要担心有考不上的风险。到了学校的招聘季,周围的同学都在忙着找实习找工作,你还得坐在自习室备考,到了初试结束后,有些同学已经将工作落实差不多了,你还要一边焦急地等待成绩出来,一边准备复试。

说了这么多,研妹就是想告诉20考研的小伙伴们:决定考研的话就收收心好好看书,别浪费你们爸爸妈妈的签(手动心痛),一定要上岸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