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上週日,前四輪難求一勝的大連一方終於在客場迎來了賽季首勝,穆謝奎攻破了王大雷的十指關,然而緊接著的一幕卻所有人唏噓。

第90分15秒,大連一方做出本場比賽第2次換人調整,u23球員楊芳志登場,換下隊長秦升。第91分50秒,大連一方做出本場比賽第3次換人調整,u23球員何宇鵬登場,換下的正是剛剛登場的楊芳志。

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是的,除了上下場奔跑的時間,他在球場上停留了不足2分鐘,觸球1次,傳球1次。這並不是大連一方第一次拿u23“找樂“:第3輪與廣州恆大的比賽中,楊芳志曾在第84分鐘替補出場,踢了不到10分鐘;第4輪面對天津泰達,崔康熙也將u23政策玩到起飛,登場的3位年輕球員在場上時間總和不到30分鐘。要知道上賽季大連一方的首發u23出場人數和首發u23出場時間上都排在中超首位,u23出場總人數和總時間,則均列在中超次席,排在首位的是天津天海隊。韓國人入主以後一方隊大改對u23的態度,年輕但沒經驗的球員在二年級班裡不再容易找到出頭的機會。


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為何曾經扶持年輕隊員的典範球隊,如今也鑽起了u23政策的空子?崔康熙加盟大連一方後,本想在中超建起自己的王朝,但事非人願,看似豪華的大連隊卻很難捏合成一個整體,卡拉斯科習慣性單打獨鬥,哈姆西克似乎遊離於整個體系之外,去年狀態爆棚的穆謝奎也慢熱起來,四輪過後大連球迷陣營甚至響起了主帥下課的聲音,一手好牌卻不能開胡,崔康熙自然是著急的,這種情況下難以顧及培養新人,一切都要為贏球讓路。

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其次,u23政策的制定者足協,或許成了讓政策名存實亡的幫兇。《大連晚報》曾直言:作為執行中國足協u23政策最好的俱樂部,一方把三人培養成了俱樂部主力,但卻可能因為三人被抽調走而降級。


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眾所周知,上個賽季國家隊抽調u23球員和聯賽u23政策掛了鉤,如果被國家隊抽調的球員在俱樂部只是“打醬油”的角色,他們的抽調反而能讓俱樂部更多有實力的球員得以出場,球隊整體實力不降反升,而真心實意培養年輕人的俱樂部卻吃了個大虧,三名被抽調走的主力u23球員的缺席使大連一方遭遇了一波連敗,直至在聯賽尾聲跌入降級區。因為政策的朝令夕改,以及以國家利益為重,一方這類俱樂部成為了最大受害者。此刻的“長足發展“,”立足青訓“彷彿都成了諷刺,誰還願意老老實實鍛鍊年輕球員?

於是在本賽季,大連一方創造了目前“u23換u23”的最快紀錄——不足2分鐘。


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媒體們對於崔康熙的功利主義口誅筆伐,但事實上大連一方只是恰巧觸了“最快紀錄“的黴頭,u23換u23早就是許多球隊的常規操作:中超第3輪,重慶斯威u23小將尹聰耀從出場到被另一位u23球員換下,時間為130秒;首輪比賽深圳隊還曾用三個u23球員一次替換登場,完成了u23加強接力賽;而賽季之初的超級盃,上港隊的操作就更“騷”了,上海上港2-0領先北京國安,雖然大局已定,但他們還差一個u23出場人數。落後的國安開始後場控球,試圖耗掉時間,讓上港違規判負。最終,奧斯卡不得已戰術犯規,以一張黃牌的代價為球隊贏得換人機會,上港才涉險拿到獎盃。

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當然,即便在“奇葩換人戰術”橫行的當下,還是不乏正面例子值得稱道。天津泰達隊u23球員吳偉,以優秀的意識和積極的跑動贏得老帥信任,已經是球隊的主力後防大將,同樣年輕的謝維軍,年紀輕輕便展露出尖刀隊員的潛質,本賽季第三輪與廣州富力的比賽中還斬獲了一粒進球。顯然,這樣的u23球員無需政策紅利也可以獲得出場機會,但是如果他們有一天也被國家隊徵召,老帥是否有應對之法,還是個問號。

U23:相似的政策,相似的心酸……


作為中國球迷,也許您已經對u23神奇換人策略見怪不怪,但是放眼世界足壇,這項政策的制定本身就很神奇。雖然圈內外對該項政策的不滿一直在持續,可是足協還在繼續堅持,並不斷完善。那麼u23政策真的能帶給中國足球未來嗎?時間何時才能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