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來,彆著急,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慢慢來,彆著急,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不知何時,我們對時間的感覺總是:從前慢。從前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們覺得,現在和未來總是呼嘯而來,每天都很趕,趕路、趕車、趕時間,生怕錯過什麼。

網上有個關於人一生時間的統計很火:

假如人能活100年,其中睡眠佔用30年,吃飯佔用10年,穿衣梳洗打扮佔7年,走路旅遊堵車佔7年,打電話1年半,打電話沒人接1年零10個月,看電視4年,上網12年,找東西1年零8個月,購物1年半,年輕時打架鬥毆,成家後夫妻吵架,有小孩後罵罵孩子又去掉5年,閒談70天,擤鼻涕10天,剪指甲15天,意淫8天,最後剩餘時間為10年。十年你能幹什麼呢?

是不是緊迫感和焦慮感油然而生?是不是擔心沒時間去追求夢想?是不是擔心沒機會去實現財務自由?是不是擔心無法活出成功的模樣?

這樣的時間統計,大可一笑而過。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對時間的使用,並不是如此機械。

只是這種統計背後的想法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度過時光的方式,真的需要這麼急嗎?

你可以努力,但是千萬彆著急。美好的事物,從來都是需要時間沉澱的。

慢慢來,彆著急,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慢慢來,來得及

從前,林憶蓮深情唱到:“我怕來不及,我要抱著你,直到感覺你的發線,有了白雪的痕跡。”

是啊,時光匆匆逝去,我們總是怕來不及。

愛情裡,我們怕來不及表白就各自奔天涯。

工作中,我們怕來不及趕上創業風口,怕升職加薪趕不上飛漲的房價。

生活中,我們怕來不及出人頭地父母已老去,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正是這些來不及,助長了我們的焦慮。

真的,慢慢來,不可以嗎?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序裡講述的故事很動人: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五歲孩子的手指能把蝴蝶結紮到什麼程度?

其實,我們都是由這樣的小孩子長大成人的。那時,我們能專心地做一件事,慢慢學會吃飯穿衣、慢慢學會讀書寫字。

人生起步時,總是慢慢的。

可是,為什麼後來我們就火急火燎了呢?著急上火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再慢一點……

我知道你會提及張愛玲那句“成名要趁早”。

是啊,成名、成家、掙錢、創業都要趁早。

可是,你想過沒有:人生如長跑,沒有一個運動員會在馬拉松開跑的時候拼盡全力衝刺,不到終點撞線最後一秒,你不知道結果究竟是怎樣的。

同樣,人生無法快進,也沒有誰願意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將人生百味嚐遍。

你會焦慮,因為有些計劃沒實現,有些事兒進展慢,但那又怎樣?

其實大家都焦慮,大家都著急,可成長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焦慮和迷茫都是家常便飯,反倒是說明我們自己還很敏感,說明我們對這個世界、自己的生活還有期許。

你要知道,來日方長。人這一生到底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答案。

有些事,如果我們想做,就從現在開始吧。

慢慢來,來得及。

慢慢來,彆著急,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慢慢來,比較快

不老男神吳彥祖把真人秀首秀獻給了《漂亮的房子》節目。

節目中,除了男神人到中年不油膩,我還看到了男神的四十不惑。

吳彥祖帶領團隊爆改舊民宿,為了增添綠意,他們在改建的舊宅院裡種菜。

對於從未下過田間地頭的明星而言,這種農活怎一個難字了得。

團隊中的伊一是個急脾氣,天色近晚,她恨不得馬上鋤完土、栽好苗,回屋生火做飯。

於是她用鋤頭小雞啄米似地在田裡搗啊搗,但是進展緩慢。

一旁的吳彥祖看不下去了,就讓她和其他夥伴先行回去做飯,自己和馮德倫等兩三人留下來繼續鋤地種菜,刨地鬆土,認認真真,有板有眼地慢慢做,直到做完農活,回到屋裡,依然來得及吃晚飯。

晚飯時間,吳彥祖同伊一語重心長地講:自己曾經也愛著急,但是後來年歲漸長,反倒是能慢下來了。他覺得,

年輕人一股腦做十件事,倒不如踏踏實實把一件事做好。

是啊,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做事情,做一件,成一件。而不是,做十件,每一件都不了了之。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只有打好基礎,才能繼續向下一個階段進發。

要知道,成長從來都不是線性的。當我們自我成長的量變達到質變的時候,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良性循環就會自然而然了。

不僅如此,成長還有很多轉折點,保持成長的狀態,你不知道會在下一個拐角遇見哪些美好的事情。

人生就是慢慢積累,去經歷事,去見識人,去歷練自我。

做時間的朋友,每天努力成長一點點,為成長積累複利效應,你會發現,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這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慢慢來,才比較快。

慢慢來,彆著急,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慢慢來,做自己

陶喆有一首歌叫《找自己》,靜心聽起來真的很有意義。

歌名何嘗不是我們多數人的處境:這個時代,節奏快,誘惑多,浮躁的我們自然容易迷失自我。

人總是關注別人多,關注自己少:

你身邊的人,那誰升職加薪了,那誰創業成功了,一個個都變成人生贏家。

屏幕裡的人,要麼光鮮亮麗,要麼功成名就,每一個都是讓人羨慕的模樣。

只不過,你看到的都是別人生活的表象。你忘了:

有錢的,被資本驅使;有名的,為盛名所累;有權的,也身心疲憊。

所以,你想活成那種模樣嗎?

人們跟隨別人多,獨立自主少:

上學時,你看到別人報輔導班,你也去報班,就怕自己落在人後。

工作時,你看到別人各種斜槓,你也搞起來,生怕失去多維競爭力。

創業時,你看到別人趕上風口,你也扎進去,唯恐錯過窗口紅利。

什麼時候,你能活出自己?

各種各樣的社會標準帶給你條條框框,鋪天蓋地的輿論聲音淹沒了你內心的真實聲音。

你很久都沒有認真思考過:你要做怎樣的自己?

做自己,急不得。唯有慢慢來,去發現你真正喜歡、擅長的事兒,去嘗試,去突破。

你最願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賦所在。

從今天起,傾聽內心的聲音,去發現自己,做真實的自己。

思維不要僵化、別被外界綁架,別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你可以勇敢地做出決定,去追尋自己夢想的遠方。

慢慢來,彆著急,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真真切切活出自己。哪怕晚一點,真的沒關係。

美國藝術家摩西奶奶直至暮年才發現自己有驚人的藝術天才,75歲以後開始作畫,80歲舉行首次女畫家個人畫展。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一家醫院裡工作,直到快30歲時,他還在糾結該不該放棄令人討厭卻收入穩定的職業,以便從事自己喜歡的文學。經過摩西奶奶的鼓勵,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文學之路。

年齡不成問題!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境況不是藉口!關鍵是怎麼活,要按照你想的去活,而不要按照你活的去想。

你想做什麼和你能否取得成功,與你當下的處境沒什麼必然關係。

當你知道了自己從哪裡來,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到哪兒去。

你要為自己去堅持去爭取,去向著夢想中的遠方一步步前行。

終其一生,活成自己的模樣。

慢慢來,等到一切塵埃落定。

慢慢來,彆著急,你想要的,時光都會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